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厨师的我,竟是李二的女婿 > 第531章 果然,是有那小子参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1章 果然,是有那小子参与

崔家人过来是挑拨离间的。

他不知道这件事会不会和李泰有关系,但这么说保准没错,另外几家人跑去魏王府上,去李泰面前煽风点火了。

就算真的没有关系,以他们的嘴皮子功夫,也能说出关系来。

“和青雀有关?”李承乾瞪圆了眼,手里的茶碗打翻在地。

崔家人点头。

李承乾皱着眉:“可这事不是……”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崔家人打断:“可这事最终收益的会是谁?”

“朝廷、孔家…”李承乾毫不迟疑,报出几个名字,“还有正阳公。”

崔家人立马否定:“当然不是!”

李承乾说的很对,但崔家人不能让李承乾觉得这就是事实,挑拨离间哪能用事实说话,白的得说成黑的。

李承乾投过去疑惑的目光。

崔家人开口解释起来:“殿下,此事乍一看,虽是这是哪位受利,可殿下从殿下的角度去考虑……”

“此事若是有魏王殿下参与,哪怕只是考据地点、建设学塾,魏王殿下在朝堂、在陛下心里岂不是……”

他的话没说完,但刀子已经深深地插入到李承乾的心腔上去了。

李承乾点点头,面色严肃:“你说的对,此事于我不利,孤应当想想如何截胡……”

崔家人一瞪眼。

怎么还截胡?

别说李泰是不是真的参与进这件事里来,就算是真的,李承乾也成功截胡了,这件事不还是要去施展起来?

于他们世家不利。

他们想要的,可是李承乾去阻扰这件事,哪怕不能完全阻扰,闹得鸡飞狗跳、不尽人意,把这件事给拦下来,至少暂且搁置下来。

这人…往日看起来呆呆傻傻的,怎么这时候就这么聪明了?

崔家人忙拦下来他的话:“殿下,岂能截胡?”

李承乾眼里迸发出锐利的光:“哦,何出此言?”

崔家人拱手道:“此事虽是孔家提出,或许是由魏王殿下施行,可…其中最关键的人,却是正阳公。”

“臣此话或许难听了些。”

“可以殿下和正阳公之间的关系,殿下能拿到这份差事吗?”

李承乾的脸色瞬间绿了起来,好死不死,提这种伤心事,一想到尹煊,他心里就哇凉哇凉,别说是做尹煊的事,就是和尹煊见上一面都不容易。

他到食肆吃饭,尹煊一准就躲到厨房里去。

“你…”李承乾咬着牙。

崔家人膝盖一软,跪了下去:“臣所言放肆了。”

李承乾叹了口气,挥挥手,有些无奈:“的确放肆,不过所言甚是,孤和正阳公关系的确有些差。”

“此事…青雀的确比孤占优。”

“所以,你是觉得孤应当怎么做?破坏这件事吗?”

崔家人没有说话,但他低垂着的头颅,已经把他的态度给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他的确是这么想的。

李承乾一拂袖,敲了敲桌子:“孤明白你们的想法,但孤很不喜欢。”

说着,他顿了一下:“仅此一次。”

崔家人低着头,声音颤抖着,惶恐之至:“谢殿下宽宏。”可嘴角抑制不住,都快要咧到自己的耳朵根上去了。

聪明那么一次又有什么用啊,得一直聪明下去才行。

李承乾并没听信崔家人的话,没有冒冒失失地去当他们的刀子,而是旁敲侧击地向李世民请教了一番这件事。

李世民乐得教他。

但这件事并没交给李承乾去负责。

此事关系甚大,李世民觉得还是自己亲自出马把控会好一些,等长安试点结束,有了经验之后,再安排李承乾去。

可…李承乾并未理会到这一点。

哪怕李世民都亲自开口同他做了说明,李承乾并没有把这句话往心里去,反而觉得这是一个借口。

尤其是当李泰真的参与到这件事里来,被李世民派遣出去,调查应该在哪些地方设立学塾,能够让孩子们往来更方便一些。

李承乾胸腔里的那股子名为嫉妒的火焰,就熊熊燃烧了起来。

为什么李泰能参与进来,他却不可以?

崔家人的那些话,在他脑子里蠕动。蠕动着、蠕动着,便结成了茧,须臾间茧裂蛾子扑棱着翅膀飞出来,把他脑子撒上了一层磷粉。

自己这个弟弟,真的成大威胁了!

他和崔家人密谋商议起来。

“你觉得孤应当怎么做?”李承乾认真地看着崔家人,提出自己的疑问,“既然是你提出来的,你应当是有了些想法的了?”

崔家人一点头,脸上挂着惊喜:“自然是有的,殿下,臣以为在魏王勘测之后……”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承乾打断:“孤不要在魏王勘测之后,孤要魏王连勘测都做不了。”

崔家人一愣,皱起了眉头。

李承乾一挑眉,冷笑一声:“怎的,是没主意想法了吗?”

崔家人思考了一会,迟疑着点了点头:“殿下,倒还真的有一个想法。”

李承乾一勾手:“说。”

三日之后。

长安城外,灵武乡里。

一名做小吏打扮的人,手拿纸笔,绘制着乡里的舆图,往来从田间耕作回来的,都好奇地看着这名吏员。

等舆图绘制完,这吏员却也不离开,反而挨家挨户地过问,几口人、是否有孩子、孩子多大了。

本没什么事的庄子,反而因这件事弄得人心惶惶的。

这…像极了强征徭役前要发生的事。

“这位…郎君。”等吏员问道第七户的时候,一位老人迎了上来,开口过问起来,“您问着这些事,是为何事啊?”

吏员一摆手,皱着眉,看着老人战战兢兢的模样:“你且放心,不是征徭役的事。”

老人松了半口气。

吏员接着说道:“只是朝廷近日准备在这一乡里设一个学塾,办什么…公学,供孩子们读书的。”

老人微微皱起眉头:“郎君啊,这公学是什么东西?”

吏员一开口:“这公学…是孔大儒提出来的,说是要让孩子们都过来上学、读书,学一下绘画、音乐什么的。”

“这…孩子是必须去读公学的嘛?”老人担忧地问出了他最关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