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痛,常人无法理解。
随着张任的归顺,刘备顺势就宣传出去,试图打击刘璋的士气。
出乎预料的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益州上下都知道张任对刘璋最为忠心,刘备居然说张任会归顺于他。别说是刘璋了,很多百姓都不相信。
刘备正好又答应张任不出战,使得刘备真的是哑口无言。
在益州爆发这场不义之战,无法在短时间内平息,双方陷入了拉锯。
谁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而十多天过后,郭嘉才回到了襄阳城。
“主公!我可想死你了。”郭嘉一见面就向刘俊抱怨道:“你不知道啊!这益州的道路真的太难走了。”
刘俊见到郭嘉这副样子,心中无语至极。
锦衣卫通报,郭嘉明明可以在三天前就可以回到这里,但偏偏就等到今日。
“好了!躲祸就躲祸,说的那么好听的。”刘俊白了郭嘉一眼,然后询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徐庶他答应了么?”
郭嘉自信地说道:“一切顺利,徐庶愿意为主公做事,不过他没有表示效忠。而张任也如同主公所料,假意臣服了刘备。”
“嗯!”刘俊轻轻点了一下头,说道:“有他们两人在,日后夺取益州就轻松多了。”
每次出征,刘俊都会事先布局。
刘备进入益州,是刘俊等人预料而到,甚至是刻意引导的。
其实说起来,刘备要是在除了益州的其他地方,搅动风云,会让刘俊很棘手。
但到了益州就不一样了。刘俊反手就可以将其锁死。
即便刘备失去进取心,安稳地在益州当土皇帝,也不过是第二个刘璋。
唯一能够出现变数的就是刘备、曹操、孙策三人联手。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刘俊就要一个人单独面对三大势力。
这个三国时代最强的三个势力。
但刘俊却有信心。
“回来就好了。等一下文和、孔明、士元都来了,咱们需要好好地商议一下接下来的安排。”刘俊开口说道。
郭嘉向刘俊述说着这次前往益州的事宜,还有自己的各项安排。
刘俊都很满意,对于刘备也有了新的认知。
不多时,贾诩、诸葛亮来了,唯独庞统没有来了。
“士元呢?”刘俊有点好奇地询问了一下。
贾诩和诸葛亮都没有回答。
只有前去通报的典韦回答道:“俺派人去通知了,可大门紧闭,叫了好久都没有回音。”
听到这里,刘俊和郭嘉就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难道庞统大白天的还在进行着奥妙的造人工程?这身子骨吃得消么?
“那就不用管他了。你们看看这个!”刘俊拿出一份卷轴,说道:“南方湿热,我军多为北方人士。最近越来越热,很多士兵都受不了。吾担心出现瘟疫。”
贾诩、郭嘉、诸葛亮依次将卷轴的内容一一过目。
刘俊麾下大部分兵马都是北方中原人士,他们对于南方的气候很不适应。
冬天还好说,一旦气温不断回暖,各种水土不服就会陆续出现。
如今已经出现了不少士兵呕吐腹泻的情况。
在荆州居住了很多年的诸葛亮十分清楚,荆州本地人时不时就会爆发瘟疫。官府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医治。
现在战争阶段,更加容易出现瘟疫的几率。
“一旦出现瘟疫,对我军大大的不利。甚至乎,曹操、孙策都会以此来攻!”郭嘉脸色变得严肃了。
贾诩冷声道:“他们要是赶来!咱们就把感染瘟疫的尸体扔到他们的军营之中。”
诸葛亮张大了嘴巴。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到,可诸葛亮还是对贾诩的毒辣很吃惊。
刘俊摆摆手,说到:“文和,事情还没到那个地步。现在仅仅是一个苗头,只要预防和整治便可。”
对于预防和整治瘟疫,刘俊这边太有经验了。
四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要求荆州上下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特别是军营,卫生要求更是严格。
还有禁止食用生水,所有饮用水必须烧开。
还有种种各种预防和整治措施开始施行。
这对荆州百姓造成不小的困惑。
为何唐王要让他们这样子生活呢?
可官府不是开玩笑的,谁要是不按照官府的命令行事,被发现的话就会抓起来治罪。
慢慢的,百姓们也习惯了按照刘俊提出的要求生活。到了最后,百姓们发现时不时出现的瘟疫,次数居然变少了,甚至有时候都不会发生。
瘟疫的传播,更多的是细菌和病毒产生的传染病。
卫生环境变好了,细菌和病毒的滋生繁殖条件就降低了。
这个时候,百姓们才知道刘俊的好。
这些都是后话。
处理瘟疫的可能传播之后,刘俊对众人说道:“如今曹操占据武陵,孙权占据长沙,孙策更是不遗余力牵制本王在荆州的部署。接下来的征战多为水战,而我军多为北人,不善水,该如何应对?”
郭嘉开口说道:“纵观荆州和江东之战,水战胜者为王!如今荆州水军战力尚存,却难以比拟江东水军,以我之见,要灭曹操、孙策,必先灭江东水军。”
这是明白着的事情。
但孙策就算是再蠢,他怎么可能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水军被灭呢。
贾诩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诸葛亮也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
这一点被刘俊给察觉了。
刘俊对贾诩和诸葛亮问道:“你们两个是不是想到了计策?”
贾诩示意诸葛亮先说,机会先给年轻人。
诸葛亮很感激地一拱手,然后向刘俊说道:“主公,若要江东水军,我军需占据一地!”
刘俊听到这里,对诸葛亮说道:“孔明,你说的那个地方,不会是赤壁吧?”
诸葛亮大为惊讶,向刘俊拱手道:“主公英明,就是赤壁。”
刘俊有点苦笑了,暗自感叹道:“看来冥冥之中必有天意。”
贾诩笑道:“原来主公对荆州很是了解。”
郭嘉轻轻点头,若不是刘俊提到,他都不知道赤壁这个地方。
“继续说!”刘俊很想听听诸葛亮是不是有着改变历史的计策。
诸葛亮略加思索,他一开始还以为刘俊不知道赤壁,现在刘俊的样子是对赤壁很熟悉,他需要组织一下语言了。
“主公,赤壁之地,乃兵家必争之要冲。” 诸葛亮的声音清朗而沉稳,羽扇轻点地图上赤壁的位置,说道:“此地扼守长江天险,西连荆州,东望江东,地势险要,江面狭窄,易守难攻。若我军能占据赤壁,便如在长江之上竖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刘俊轻轻点头。
诸葛亮微笑着,继续说道:“其一,威慑江东。孙策据守江东,倚仗长江天险,向来对荆州虎视眈眈。曹操、孙权割据武陵、长沙。若我军在赤壁布下重兵,陈兵长江北岸,便如利剑高悬于长江之上。”
贾诩轻轻附和道:“南阳、襄阳、南郡之地可保平安。”
诸葛亮接着道:“其二,占据主动权。进,可顺江而下,直捣江东腹地;退,可凭险据守,保荆州无忧。”
贾诩最后说道:“其三,逼迫孙策、曹操联手,引其来攻。一举而灭之!”
诸葛亮向贾诩露出了微笑,说道:“正是如此!”
刘俊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听得出赤壁的重要性。
可历史上的曹操就在赤壁吃了败仗,从此再也没有踏足南方的机会。
明知道现在刘俊占据优势,他还是很担心自己会被击败。
郭嘉一直都在关注着刘俊的神情,发现刘俊面露忧愁,于是询问道:“主公可是看出有什么不足之处?”
刘俊沉声道:“我军驻扎赤壁,其中利弊。恐怕曹操、孙策那边也会很清楚。我军一个不慎,被其一把火给烧了!”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差一点就掉在了地上。
郭嘉看向了诸葛亮,说道:“孔明,你这是?”
刘俊打断道:“好了!就驻军赤壁吧。本王乏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们。”
贾诩、郭嘉、诸葛亮三人走出了刘俊的书房。
走了一段距离之后,郭嘉向诸葛亮问道:“孔明,你刚才失态。难道主公所言之事,是你的计策之一?”
郭嘉何等聪明人,他也想到了灭掉江东水军的计策,只是损失有点太大了。
诸葛亮沉默不语。
有伤天和的事情,诸葛亮还是有点做不出来。
贾诩阴恻恻地说道:“你们啊!都是一个个假仁假义。”
郭嘉和诸葛亮能够想到的,贾诩自然也能够想到。对于贾诩来说,什么手段都行,只要能够赢下来。
“听说文和先生家中有一坛珍酿,我等也好久没有去文和先生家中拜访,择日不如撞日,文和先生不如就请我等一番?如何?”郭嘉想了一下,提出来一个建议。
贾诩当然知道郭嘉不是冲着美酒过去的,笑道:“此事甚好!走!老夫今日就与两位后进之辈痛饮。”
诸葛亮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同意了。
他们也需要好好地背着刘俊商议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