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海岛求生日志 > 第130章 烧砖前准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16年6月3日,我开始往砖窑里面搬运砖块。

烧砖,其实也不能算是一件太复杂和难度很高的活,尤其是对于已经烧过陶器还有木炭的我来说,技术难度不算太高。对我而言,烧砖,最难的依旧是对体力方面的要求。

就比如现在的搬砖装窑及最后的搬砖出窑肯定是最消耗体力的,但中间的烧火、看火虽然不需要怎么动,但因为不能随便离开,消耗的体力精力也不算小的。所以,烧砖的每一个步骤,都是要耗费我大量的体力和时间。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前两天没有立即投入到烧窑,而是要让自己稍微的放松两天的原因。

同样的,对搬砖装窑的工作,我也没有把自己逼的过于紧张,而是分成几个步骤来。首先是趁着早上和下午太阳没那么猛烈的时候,把砖块用柳筐一担一担的挑到砖窑里面或者砖窑横向通道的门口附近。然后,在上午和下午太阳比较大的时候,就钻进砖窑里面把之前搬过来的砖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摆放。

我准备在砖窑里面把要烧制的砖瓦,绕着砖窑的大肚子摆放成几个圈圈的墙体。每一堵墙,最底下一层竖着摆放两块砖依次排列。然后第二层则是在第一层的两块砖的上面,横着放两块砖,但是并不是两块砖挨着,而是中间留出一块砖的位置空着。

第三层、第四层的摆放规则跟第二层一样,中间一块砖的位置留出来用于装木炭,到了第五层又是竖着摆放两块砖。接着是第六层到第十层,摆放跟第一层到第五层一样。

到快要接近窑顶的时候,在这一个循环的小五层的第五层全部都摆放瓦块。这样一来,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所有的砖瓦都能相对均匀的被火炼制,同时也保证了瓦片不会被砖块给压坏。

我是从最靠近砖窑四周的墙壁边开始摆放第一个圈,然后接着在圈里面摆放第二个圈,接着又在第二个圈里面摆放第三个圈,以此类推,总归摆放了六个圈。当然,为了确保烧制的时候,那些木炭都能得到充分的燃烧,每一个圈其实都不是完整的,每隔一段,我就会特意断开几块砖。同时,为了保证砖墙的稳固性,每一圈留的空档位置都各不相同。

就这样,我一个人慢慢的挑砖,然后搬砖,再接着又一块砖一块砖的按照相应的规则和顺序在窑里面摆放。有的时候,都摆放了一条过去了,结果发现顺序和摆放的横竖错了,又或者是该预留的空隙给忘记了,反正一天下来,总有那么几次需要重新返工的。

不过,我并不着急,因为我现在最富有的除了时间还是时间。

一开始我是从砖窑的横向通道进入砖窑,相对来说,搬砖和摆放砖块都还算是比较方便。等到后来摆放的砖块已经高出了那条通道,我就只能是从上面窑口进入砖窑了。

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就来了。因为上面的窑口距离窑里面已经摆放的砖块还有一些距离,大概有两米多的高度。如果每一次搬几块砖进去就上下一次,会非常的麻烦不说,效率也非常的低下。直接从窑口往下面扔,又担心把砖块摔坏,更别说脆弱程度更甚的瓦片了。

后来,我想到的办法就是用柳筐把砖块瓦片挑到窑口之后,我再用一根绳子把装着砖块瓦片的柳筐吊着慢慢的放到窑里面去。然后,我再通过梯子下到窑里面。就这样,每次一个上下就是摆放好两个柳筐的砖块。

适应了这种新的方式之后,发现这种模式比之前的工作方式效率更高。原因是,这样操作模式反而不用另外安排专门的休息时间,在窑里面摆放砖块的时候以及挑着空的柳筐去挑砖的途中,就相当于是休息和恢复体力了。

2016年6月15日这天上午,经过差不多半个月的连续高强度劳动,我终于把之前制作好的所有砖坯、瓦坯全都放进砖窑里面摆放好了。

摆放砖瓦的工作结束了之后,我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如果是按照第一层、第五层的方式摆放,六个圈相加在一起,每一层总共大概是可以摆放600多块砖,按照其他三层的方式摆放,六个圈相加在每一层则是大概可以摆放400左右块砖。

我总共是在砖窑里面摆放了三个五层的小循环,那么这一窑砖至少是7000多块。另外,瓦片我倒是没怎么计数了,虽然只在最上面摆放了一层,但因为也是跟盖瓦似的,相互摞在一起,粗略算下来怎么也得有2000多片了。

不是我不愿意再多摆放一些砖瓦进去,砖窑里面至少还可以再放进去3000多块砖,但是我之前制作的砖瓦就只有这么多数量了。

其实,我甚至还有过犹豫,要不要一次性把这些砖瓦全都放进去,万一技术不过关导致砖瓦没烧透或者是烧过了头,那等于之前的工作全都浪费了。

最后,我还是决定相信自己。而且,砖窑里面装进去的砖瓦太少的话,对烧制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这半个月,累惨了,可不是辛苦两个字能形容的,那简直是累得要命!眼看着摆放进度都进行一大半了,我突然发现木炭不够了,只能赶紧又烧制了两窑木炭。还好,最后总算是完成了任务。

人工装窑和烧制木炭同时进行,这边刚装完窑,那边的木炭就烧制好了。然后,再把木炭从那边的窑里取出来,拿到这边的砖窑摆放好。时间的把控,必须要争分夺秒,精确到每一秒。这是我上岛以来,做事情最精细的一次了。虽然过程很艰辛,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还是特别得意的。

当我把最后一片瓦坯放进砖窑里面之后,我当时心里不是解脱也不是高兴。怎么说呢,一开始反而有些突然的感觉,然后就是有些意犹未尽,再接下来才是感觉松了口气。

之后,我又好好的把砖瓦摆放进行了检查,尤其是预留的那些个通风换气用的空隙,全部都一一的再三检查。之后,又再细细的在最上面铺上厚厚的一层黄泥。当然,中间还是预留了几个出气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