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嘉意在医院住满了七天才出的院,这期间几乎所有相熟的人全都跑到医院来探望了她。

连大哥,在马上就要参加全军比武,最忙的时候,也硬是挤出了半天时间跑到医院看了看江嘉意还有两个小外甥。

看着他抱着大宝小宝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的模样,江嘉意严重怀疑亲哥看自己是顺带的,他主要目的还是来看两个崽崽。

出院后江嘉意被江母逼着足足做了两个月的月子,可把她被闷坏了。

陆安清自然没有那么长时间的假期,他在家待了二十多天,就恋恋不舍的回了基地。

不过这之后他回来得更勤快了,几乎每个周末不是遇到暴雨天,雷打不动的肯定回家。

江嘉意明显的感觉到了他当初在医院说的那些话是真的,他确实在做着离开基地的准备。

确定了他的决心之后江嘉意就开始做起了准备。

她现在还不能确定丈夫离开基地后会去哪里,估计此时的陆安清自己也还没想好。

但对于江嘉意来说,其实去哪里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她不存在调动工作的问题。

而且这边的生意也不是她的,而是父母的。

嫂子的工作单位在南江,哥哥将来大概率也是留在这里,那父母应该也不会跟着自己走。

有哥嫂在,父母留在这儿也没什么不放心的,更何况他们年龄都不算大,自己也能很好地照顾自己。

江嘉意想了想,自家在南江唯一的产业就只是这栋一直住着的房子了。

这房子当初买的时候花了两千多块钱,可经过了两年的时间,价格虽然涨了一些,但实际上涨的并不是很多。

毕竟南江也不是什么大城市,外来人口不多,本市人们的购买力很有限。

江嘉意肯定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把房子卖出去,更何况这房子现在修得这么好,住着这么舒服,她也舍不得。

江嘉意并没有瞒着父母她和丈夫的打算。

而老两口听说后对于陆安清的决定也很赞成。

大概当初陆兴生来的那一趟,说的那些话在两位老人心里扎了根,让他们也觉得女婿应该有更适合的选择。

当听江嘉意提到房子,江父江母当时虽然没说什么,但第二天的时候江母却找到江嘉意跟她商量。

江母说:“嘉嘉,这房子要是将来你要卖,就卖给我和你爸吧。”

江嘉意听后直接就笑了起来。

她对江母说:“妈,你说什么呢?谁说我要卖房子了?这房子就算是我们走了你和我爸也随便住,没人会撵你们走,你别想太多。”

江母瞪了她一眼:“好好跟你说话呢,你别不当回事,好好听着!”

江嘉意只得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坐直了身子听母亲吩咐。

江母说:“当初你买对面那个院子,非要你爸把房子放在他的名下,我们就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担心我们老了老了没有自己的房子。

这一点我和你爸都领你的情。

那时候我和你爸手里都没有那么多钱,所以你买就买了,我们也没法多说什么,但其实我们俩早就商量着,那房子的钱等我们攒够了肯定得还给你。”

江嘉意一听这个就急了,可江母摆了摆手,示意她先闭嘴等自己说完。

江母接着道:“咱家生意怎么样你天天都看着呢,你也知道现在爸妈手里不缺钱。

那套房子的钱你爸已经单独去办了个存折,写了你的名字,等他晚上回来就把存折给你。

这套房子要是你打算给军军或者海洋留着,那我们肯定不说什么。

他们俩和两个小的不同,他们是在这里长大的,你要是想给他们留个念想,那就给他们留着。

但你要是将来准备卖,那就卖给我和你爸,我们肯定是要在这边养老的,这房子我们也住习惯了,卖给别人我们舍不得。”

江嘉意原本还真没想到要把房子留给军军还有海洋,两个孩子还这么小,她是真没想那么长远。

可经母亲这么一提醒,江嘉意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她有四个儿子,她还真得替这四个小子的将来打算!

以后房价会以怎样的速度飞升暴涨她是知道的,如今看来屯房已经变成了刚需!

京城那套房子来自于陆安清的母亲,虽然后来经过了置换,但总是婆婆留下的遗产。

那房子将来如果要留,只能留给大宝小宝,无论是给军军或者海洋都不合适。

那把现在这套房子给他们俩,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两套房子都是大两进的院子,住两家人怎么也能住得开。

当然,江嘉意知道这只能算是一个打算,将来孩子们长大了,最后会留在哪里都不好说。

她现在也就是想想而已。

江嘉意出了月子出门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编辑部送稿子。

看到她孙编辑非常惊讶,亲自从屋里迎了出来。

“你怎么自己跑来了?稿子让小田带过来不就行了。”

江嘉意笑了笑:“我可算是出月子了,自己出来转转,就当是放放风,这俩月可把我给憋坏了。”

听她这么说孙编辑也笑了起来。

孙编辑把她迎到自己办公桌边让她坐下,又去拿了一个待客的杯子给她倒了杯水,然后说:“小江你来得正好,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之前咱们出的那套启蒙画本在这次全国的订货会上卖得相当不错,销量比我们预先估计的多了一倍还多!

社里商量,准备用它代表咱们社去参加今年的全国优秀出版物奖,咱们社今年就只有一个名额,就给它了!”

江嘉意听到这个消息也惊喜不已。

说实话当初孙编辑非要出版这套书是顶着压力的,毕竟之前国内并没有同类型的书籍。

社里当时的想法和田晓宁他们社的想法一样,怕叫好不叫座,买的人太少。

可孙编辑力排众议,坚决要让这个项目上马。

后来书是出了,可大家心里的担心还在,直到这次全国的订货会这套书爆了大冷门,大家才终于放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