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杀手陆鱼塘 > 第221章 就是不认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会不会就像你说的那样……那根头发根本就不是凶手的,而是水泥里原本就有的?”陈浩问道。

陆鱼塘摆了摆手:“我当时是为了反驳左铃武断的放弃最合理的推测路线才故意那么说的。不错,那根头发的确是有概率属于水泥厂员工的,可水泥厂的员工都是戴着头套、口罩等,把头部包的严严实实的上班,所以这种概率很小。我认为大概率……那根头发还是属于搅拌水泥者的,也就是凶手的。”

左铃撇了撇嘴:“承认吧你就……你所谓的可能性最大的推测路线这回失误喽!你赌输喽!”

“不对……一定是遗漏了什么。”陆鱼塘喃喃道。

“哼,嘴硬!”

陆鱼塘皱着眉头沉思了片刻,问道:“你们细说说呢,被遗漏的那三处建筑当年的情况是怎么样的?特别是道观和竹木检查,当年都在施工对吧?”

陈浩点头:“对,道观是推倒重建,竹木检查站是翻修。”

“那三处建筑当年常驻的人员状况呢?”

陈浩耸了耸肩:“这得问左铃,人员状况是她调查的。”

左铃翻了个白眼:“行!就是不服输是吧,哼哼,行,我配合你,让你输的无话可说。先说那个山坳间的护林站,当年林管局是派了四人常驻,每两人一组,每周轮换一次。”

“那四个人……是哪里人?常住在哪里?”陆鱼塘问道。

“都是金州市人,常住地址也都在金州市区。”

陆鱼塘微微颔首:“道观呢?”

“那个道观不大,是70年代建成的,砖木结构,质量比较差,十五年前地震时给震成了危房,所以市里就拨了资金推倒重建。那个道观早些年间据说还有四个道士,后来老道长去世之后三个徒弟就散了,只留下了一个徒弟守着那个道观,直到现在也是他一个人。”

“那个道士是哪里人?”

左铃从包里抽出一个小本本翻开,边看边回道:“那个道士是……原籍是南州的,现年五十七岁,原本是个流浪儿童,后来被那个道观的老道长收为了徒弟,之后就一直在那个道观里住着了。”

“竹木检查站呢?”

左铃合上本子:“竹木检查站和护林站的情况差不多,当年林管局也是派了四个人在那里,两个人一组,半个月轮换一次,那四个也都是金州市人。”

“那……竹木检查站当时翻修的项目是什么?施工现场会有水泥、白灰和红砖这三样东西么?”

左铃点头:“有的。竹木检查站当时是整体结构改造,将原来的砖混结构改造为框架结构,跟重新构建差不多,所以水泥石灰还有砖头什么的,肯定都会有的啦。”

陆鱼塘倒吸了口气,拧着眉头说道:“也就是说……当年有道观和竹木检查站这两个地方正在施工,而且这两个地方都有水泥、白灰和红砖这三样东西。”

左铃望着苦苦挣扎的陆鱼塘是忍俊不止,“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对对对,可关键是……竹木检查站和道观里的人全部都做了dNA比对,没有人能比对的上那根头发哦。”

“笑你个头啊!我承认我输了么!”

左铃这回是彻底没忍住,捂着肚子大笑了起来:“行行行,您慢慢挣扎哈。那个……陈浩啊,我们即将要见证陆大神探的首次失误了,激不激动?”

陈浩比了个剪刀手:“简直是激动的不要不要的。”

陆鱼塘大手一挥:“少扯犊子!为师是不可能让你们这两个逆徒得逞的!一定是遗漏了什么!”

“漏?要不要给你一片菲子啊?”陈浩坏笑道。

“啪!”

陆鱼塘当即就把手中的烟头给弹他脑门上去了:“谁特么让你抢我台词的!”

这时左铃满脸不耐烦的甩了甩手:“喂喂喂,到底要闹到啥时候去啊,到底承不承认输了啊?伸头缩头就那么一下,爷们儿点、干脆点好不好?”

陆鱼塘伸出一根手指:“我最后再挣扎一下,好不好?”

左铃抬了抬手:“请开始你的表演。”

“混账!不许抢我台词!把那份名单拿来给为师过目!”

左铃愣住了:“啥名单?”

“村民的dNA信息采集名单。”

“等着,我回办公室给你拿来。”左铃虽然是一脸的不耐烦,可却是一蹦一跳的出去了,看上去是欢快的不行。

那份名单拿来之后,陆鱼塘便闷着头研究开了。

左铃则和陈浩在一旁轻松的聊着天,静待陆鱼塘认输的那一刻。

十余分钟后,陆鱼塘放下了那份名单,仰面长吁了口气,看上去是一脸的惆怅。

左铃见状连忙拍了拍陈浩的肩膀:“快快快,快掏出手机记录!他要认输了!陆大神探要首次承认失败了!”

于是陈浩光速掏出手机打开了录像功能,并且将镜头对准了陆鱼塘:“准备了喔!三、二、一,ActIoN!!”

陆鱼塘却是对着镜头突然呲牙一笑:“准备你们个大头鬼。这份名单……有问题。”

“啥玩意儿?”左铃脸上得意的表情间僵住了。

陆鱼塘拿起名单晃了晃:“你所组织的参与dNA比对的村民,有问题。”

“什么问题?”

陆鱼塘冲着陈浩的手机镜头比了个中指:“你所提供的这份名单上,年纪最小的村民是29岁,也就是说,这位被采集dNA信息最小的村民,在案发时,是14岁。”

左铃茫然点头:“对啊。采集14岁以上村民的dNA信息,这有什么问题么?”

陆鱼塘轻笑了一声,甩了甩头:“我问你,田欢欢遇害时,多大?”

“6岁多,怎么了?”

“那我问你,14岁以下孩子,能不能杀的了一个6岁的孩子?”

左铃是俏眉一挑:“你的意思是……应该把采集群体的年龄下限再放低一点?”

“很奇怪么!?”陆鱼塘摊开了两手,做出了一副夸张的表情,“13岁的孩子,也可以轻松的杀死一个6岁的孩子,12岁甚至11岁的孩子都做得到,你为什么不把这些年龄段的孩子纳入检测的范围?就因为……他们只是小于14岁、在法律上可以免除刑事责任的孩子?”

“……”左铃咬着嘴唇,陷入了沉默。

而陈浩则在她耳旁低声提醒道:“陆鱼塘说的没错。就全国的未成年犯罪记录来说,14岁以下的杀人犯还是有一些的。”

陆鱼塘站起了身,将那份名单塞到了呆若木鸡的左铃手里,然后迈着松垮垮的步子走出了周连华的办公室……

“哼哼哼……小富婆~~~想我认输?有那么容易么!赶紧的再去查查喂!我建议把当年年纪在10岁以上的人都纳入比对范围,另外,这条建议免费哦。”

左铃是银牙一咬,追了出去:“可以!我可以按照你所说的再去查一次!但是我还是坚持,我坚持你这一回的推测方向是出现了偏差的!而且……14岁以下的孩子是凶手的可能性,我认为也不大!毕竟水泥块那么重,要将其移动到池塘边的话,一个孩子是办不到的!”

陆鱼塘没有回头,也没有停下步子,悠悠道:“对…一个孩子是移不动,难道,这个案子的作案嫌疑人,就不能是多人么……无论是14以下的孩子,还是成年人,只要是在理论上能完成这个案子的对象,我们的调查范围都应该将其覆盖,不是么?”

“……”

陆鱼塘他当然认为孩子在理论上也有作案的可能。

他认为有可能的依据,一方面的确是参考全国的未成年犯罪记录。

而另一方面参考的,则是他自己。

因为刚好在他14岁时……

他跨过了正式成为特别行动员的最大的那道坎……

首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