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全职超级巨星 > 第44章 一声叹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赤伶》的热度不断增涨,易帆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要求封杀他的声音也开始越来越多。

而作为此事的始作俑者,吴渊一直没为此发声,甚至都没露过面。

更不要提之前的那一帮小爱豆了,他们早就自觉删除了转发吴渊的那篇V博,都是一副此事与我无关的样子。

都将保命模式拉满了......

......

申城。

中心商务区,易帆工作室内。

易帆满脸晦气的抽着烟,满地的烟头似乎在诉说着他此时心中的烦躁,还有不安。

他的对面坐着一个三十岁左右,身穿职业装的女人,她正是易帆的助理兼经纪人,孙颖。

孙颖看着他的样子,也是无奈叹息道:“唉,你说你没事嘲讽他干什么......”

易帆闻言神情更加烦躁,狠狠的丢掉手中的烟头:“踏马的,我是个艺人,我只是想蹭波热度,我有什么错?!”

“你蹭热度是没什么错,但是你说的那些话......现在你的热度是有了,可都是负面的,网上抵制你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了。”

“我特么的当时又没想这么多,脑子里想的什么就发什么了,而且我现在也不认为我有哪里说错了!”

孙颖皱了皱眉,没想到他都到这个时候了,还没意识到错在哪。

“你怎么还没明白呢?你的话先不说对错,可是你把你自己放在了整个夏语音乐的对立面了啊!”

易帆似乎被戳到了痛点,一拳砸在桌子上,怒声道:“本来事情都已经快过去了,那小子又踏马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我真的是*****!”

“易帆,你清醒一点吧!就算没有苏泽,那你也不能公然说自己的母语不如别的语言啊!”

“我......”易帆一时语顿,不知该说什么。

孙颖看着他失望的摇了摇头:“还有一件事呢!吴婷婷你还记得吧?”

“她又怎么了?”

“我还想问你呢,你怎么她了?”

易帆一脸的不耐烦:“你究竟想说什么?”

孙颖掏出手机,然后打开了信息栏递了过去:“她张口跟我要一百万,不然就曝光你草.粉!”

易帆接过手机,翻看着那一条条充满威胁的信息。

片刻后,本就在气头上的他,一把将手机重重摔在地上:“一百万?她那玩意是金的还是镶了钻?张口就一百万?她怎么不去抢?”

孙颖看着地上的手机,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终究没说出来。

易帆一肚子火气没处撒,只能撒在手机上,又狠狠踩了几脚之后,他突然有些颓废的靠坐在椅子上:“现在我应该怎么办?”

孙颖叹了口气:“没办法,钱只能给她,至于网上的事情......只能先发个道歉声明,然后躲上一段时间,等这次节奏过去吧,再洗一洗应该就没什么大事了。”

易帆无奈点了点,似乎目前也只能这样了。

他第一次为自己所做过的事情产生了后悔的情绪......

......

上京。

夏国戏剧家协会。

会长付长清已年近七十,虽是一头灰白发,但面容却很是精神矍铄。

他听着对面年轻人的讲述,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惊讶。

“你说戏曲在网上火了?”

那年轻人犹豫了一下,纠正道:“应该说,是戏腔火了。”

付长清好像没太听懂他的意思,疑惑问道:“这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年轻人解释道:“是一个叫苏泽的年轻人写了一首流行歌曲,其中加入了戏剧唱腔和一段昆曲,现在这首歌火了,戏腔也跟着火了。”

付长清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什么样的歌,让我听听。”

“好的。”

年轻人打开手机翻找了一下,然后递了过去:“这首歌还有一个背景故事,也是关于戏曲的,您也看看吧。”

“哦?是吗?”

付长清有些诧异接过手机,然后好奇的听着视频中苏泽讲述的故事,他时而讶然,时而眉头紧皱,时而惊奇......

几分钟后,他赞叹道:“好一首《赤伶》,戏剧唱腔竟然还能这么用?!”

那年轻人轻轻点头:“可以说这个苏泽不仅为夏语国风歌打开了一扇门,同样也算是给我们戏剧开了一扇窗。”

“是啊。”付长清叹了口气:“确实给戏剧提供了新思路,我们不能让这项国粹一直埋没下去,是应该更加多元化一些,试着去走公共能接受的路线了。”

“会长,我觉得我们可以学一下这个苏泽,在戏曲中尝试着融入一些流行元素,增加娱乐性,迎合一下现在观众的口味。”

“嗯,一会儿组织开个会,我们研究一下,不过,这种事情还是要让你们年轻人来,我们这些老家伙可不懂什么流行。”

那年轻人沉默了一下,说道:“会长,这种尝试应该需要不短的时间,我们在这之前是不是可以联系一下苏泽,让他多支持一下戏曲,多出一些这类型的歌,维持住这份热度呢?”

付长清点了点头:“行,你先去通知他们开会,一会儿我们在会上详谈此事。”

“好的,会长。”

年轻人转身离开,付长清看着他的背影却幽幽叹了口气。

融合了流行元素后,那还是戏剧吗?

还能称之为国粹吗?

可这又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

因为戏剧再不另辟蹊径,让其继续没落下去的话,终有一日会断了传承,或许到那时,人们连什么叫戏剧都要忘记了......

想到这里,付长清又不禁想起了自己入戏剧之前。

那时的他,也只是一个对戏剧懵懂的年轻人。

他还清晰的记得那天,下了很大很大的雨,在路过一个空旷的广场上时,广场的一侧搭着一座不算很大的方寸戏台。

戏台上念白抑扬含顿挫,唱腔委婉透激昂。

而台下,只有一位老人,打着一把伞,坐在板凳上,静静的聆听着台上演唱的戏曲。

是的,那天的观众只有一人,台上的戏曲演员都比观众要多。

可是在磅礴的大雨中,台上人唱的认真,台下人也听的认真。

也不知为何,他当时的眼泪,不自觉的便流了下来。

戏剧为国粹,流传了那么多年,而且它并没有消失,只是渐渐落寞了,喜欢听的人少了,听得懂的人少了,懂得其中韵味的人少了......

从那天起,他就下定了决心,要入行戏剧,并努力把这项国粹流传下去。

如今,他做到了,但是也没有做到。

因为他的戏剧是学成了,但是这项国粹却比以往更加的衰败了......

“唉...”

所有的不甘似乎都化作了一声叹息,回荡在房间里,久久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