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第308章 西安战役(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西安府在接下来多日的整顿之下,包括粮价在内的各种物价,开始疯狂下降。

至于原因,自然是王三打开了秦王府粮仓,先将一部分旧粮腾出来,并以进行了一场开仓放粮。

这些陈年旧粮发出去之后,王三就开始组建供销社系统。

从澄城县、合阳县等地,大量的抽取供销社人员,来到这里填补市场缺口。

城内一些中等商行掌柜、东家,第一时间被召集来到了王府。

旧秦王府,现在的新顺王府。

商贾们来到了这座王府前,因为洪承畴是举城投降,所以整个西安府并没有受到多少的兵灾。

因此他们看到的秦王府,只是更换了匾额。

之前的秦王府匾额被王三下令收藏,并且在西安府地界选了一片空地,准备用来建造博物馆。

其中就包括了记载新顺政权是农民起义政权的正当性。

也就是说,本朝的法理来源,并不是明代的奉天承运,而是奉天应民,昌义光大。

所以这些商人进来议政所在,看到了眼前的八个字,一个两个面露凝重之色。

“奉天应民,昌义光大。”

都是字面意思,但偏生这是整个新顺政权的法理来源,一旦新顺政权背弃了这八个字,下场就跟朱元璋的大明朝一样会死,但死得飞快。

因为这八个字,本身就是摒弃了现在社会的主流——地主士绅集团。

王三依靠历史的嗅觉,这才找了窗口期,狠狠撕开了一条路。

但之后呢?

明廷等明年赶走建奴之后,就会反应过来,肯定不会轻易的饶过现在的新顺政权,所以王三依旧是抓紧时间,将整个西安府境内的人口和生产进行调整。

眼下这群商人,就是接下来王三的统战目标之一。

只要安抚住他们,将后续的物流运转起来,西安战役也就基本结束,开始转而进入全靖陕西的治安战。

“大王,商人们到了。”

王三听到了方淳的声音,抬起头来看向了外边站着的人影,点了点头说:“让他们进来。”

随后王三看向作揖准备后撤的洪承畴说:“洪卿家不必着急走,正好有些事情,我还需要问你。”

洪承畴一滞,随后应命。

不消片刻,商人们走进来,哗啦啦跪了一地:“参见大王。”

王三摆了摆手说:“你们若是不想跪,花点时间去考试,弄个秀才学历回来,以后就不用跪了。本朝开始,商人也可以考学,但想要做官,就得多花心思。本朝是有国营公司的,公司制度想来你们也在西安府有所耳闻吧。”

众多商人们视线快速交错,眼底闪过一抹讶异,接着纷纷躬身道:“大王天德,视四民一视同仁,洪福泽被,英明神武。”

各种夸奖的词汇不绝而来,但很快被边上的方淳敲了敲桌角,让他们安静了下来。

王三这才开口继续道:“本朝也不会禁止私人行商,相反本朝会鼓励私人行商,但按照规矩,本朝是以实业为主,所谓实业就是要产出实物商品,而不是跟牙行、囤积一样,做掮客,高买低卖,这叫投机倒把,是要遭到打击的。”

“当然,适度的牙行,也是准许的,至于其中的度,你们看着办。只要别给我闹出天怒人怨,或者买卖人口的事情,一切依法行使。”

王三警告了两句,这些商人面面相觑。

他们之中,可没有牙行中人,不管是官牙还是私牙,近来之后,就被王三下令逮捕,然后抄没他们的家产,刚刚他们进来的时候,已经有一批牙行掌柜,被干掉了。

现在说这个,是要把牙行生意放出来了?

这可是好事。

“嗯,最后要交代你们的,就是本朝除了国营公司之外,还有集体公司、联营公司、股份公司和个体公司。之后孤会颁布《公司律》,对于以上几种公司进行规制。所有人的持股比例必须清晰,背后是谁持有,股东必须变更。

朝廷会设立商部,督管商业,同时加强对商业行为的课税。

不会低,但也不会高,不过能减免很多苛捐杂税。

同时,你们如果能按照约定,提供工作岗位,每年本地还会退税。”

王三想了一下继续说:“孤举旗造反,不仅仅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更是因为土地生产到了极限。想要改变整个北方的社会状态,必要的工商业迭代,也要开始了。

接下来,国营公司会主推大工厂,你们这些城内的商业大亨,也要准备开始组建生产所在,然后雇佣城市人口。

只要你们好好的干,赚来的钱上好税,按照朝廷的大框架办事,不投机倒把胡搞八搞,你们的生活也可以和和美美。”

“谢……谢大王!”这些商人一个两个表情都是惊愕的,但更多还是不可置信。

要知道,历朝历代都重农抑商,而眼前的人居然跟他们大谈商事,甚至连牙行都能开放给他们入局,这简直是……商道圣人!

王三又叮嘱两句,这才让人送走了他们。

看起来,他们多少是对新顺王的保证而产生感激,西安战役至此算是落幕。

接下来,要转入全靖陕西的治安战了。

场内,就剩下洪承畴和方淳他们。

洪承畴皱眉片刻后说:“大王,准商贾诸业大力生产,会不会导致百姓都跑去从商,从而影响田亩耕种?”

王三点了点头:“影响肯定是有的,但不会太大。”

“不会……太大?”

“嗯。”王三想了一下说,“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首先,历代开国,都是经历大乱,兵灾、旱涝、瘟疫、虫灾。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民不聊生,所以这个时候选择重农是没错的。

但每到了王朝中叶,人口滋生,土地不足,城市开始多流民,于是商业开始蓬勃。

这种时候,自然就会有大量的商业行为。

而我现在进来西安府第一件事,就是清算士绅大地主,你最近也跟我看了这么多的鱼鳞图册,以及各种土地契约,应该也一经发现,哪怕将整个关中的土地数量分下去,完全可以覆盖整个关中人口。所产出的粮食,也能覆盖整个陕西的人口,可偏生关中之外的土地,粮价为何这么高?”

洪承畴不言,眼光闪烁,其实他心理也知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