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烽火路 > 第313章 摧古拉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史慈的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期待的,毕竟敌我双方实力相差太大。

对方完全没有死磕的必要。

对于每一位攻城的将领,肯定都是希望对方的守将,在还没有开打的情况下,就开门投城的。

尽管太史慈还期望着对方开门投城,但是打硬仗的准备还是要做。

于是,在准备了三天之后,两百架投石车,比南皮城墙都还要高那么一点的五层冲车八十架,都已经造好了。

而这三天,南皮城就那么静静地待在那里,里面的守军没有任何的表示。

到了这个时候,太史慈全是终于明白,一场大仗是必不可免的。

当太史慈的四万大军带着他们的攻城器械再次围上南皮城的时候,守将花宜被吓得腿都哆嗦了。

当然,被吓得腿肚子哆嗦的绝对不止郡尉花宜。

那些被临时抽调上城墙的家丁,可都是拖家带口的,他们要是阵亡了,还指望他们的主家能够善待他们的家人?

想都不要想。

以前他们主家支援给袁绍的家丁,那是一去不复返啊!

那些家丁的妻儿老小,现在的日子那才叫一个凄凉。

用妻离子散来形容,完全不为过。

指望他们现在拼命,想都不要想!

一个个的抱着他们的武器,全部龟缩在墙朵后面。

这些家丁全都打定了主意,只要太史慈的大军一攻城,他们立马就弃械投降。

而且,根据那些在南皮做生意的南方商人说,在刘辟的治下,每户百姓都有自己的地,人均十数亩,足以养家糊口。

这些家丁隐隐都希望太史慈的大军能够打下南皮城。

看到城墙上人影人影绰绰,太史慈也不想再和南皮城的守将废话了。

攻城装备安装到位,太史慈就准备直接发动攻击了。

再看到城门楼子上晃来晃去的人影,太史慈心里生出了一股杀气。

还真以为我太史慈好拿捏吗?

“凌操,把城门楼子给我打掉。”

既然你们想要战争,那我就赐予你们战争,希望你们不要后悔。

看着太史慈一句话不说,直接就用石头砸,城门楼子上的花宜和刘真直接开骂了。

“太史慈你不讲武德啊!”

然而太史慈根本就不管这些。

十几颗近乎两百斤的大石头直飞城门楼子,直接就把城门楼子给砸塌了。

至于,会不会砸到人,谁还会管这些。

“凌操,对着城墙先砸一阵。”

既然已经开战了,那就想着怎么消灭对方了。

战前战后可以仁慈,在战争中是绝对不能仁慈的。

紧接着,一颗又一颗巨大的石头飞向南皮城的城墙。

投石车嘛,准头很感人的,几乎都是靠碰运气。

前后扔了十轮石头,南皮城的城墙也受到巨大的破坏。

那就直接上高达五层的冲车攻城吧。

预料中激烈的抵抗根本就没有出现。

当太史慈带着士卒攻上南皮城的时候,不管是郡卒还是那些临时抽调过来的家丁,都很老实的跪在一边,没有任何的抵抗。

这个时候,在太史慈的脑海里甚至冒出了这么一句,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吗?

无论如何,太史慈的攻占南皮城还是非常顺利的,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抵抗。

而且,让太史慈怎么也想不到的居然是,渤海郡的郡守刘真和郡尉花宜居然都没有死,虽然被城门楼子塌下来的木头给砸在身上了,都受伤不轻,至少都还活着。

对于这两个让人讨厌的家伙,太史慈根本就没有去理会他们。

这个时候,太史慈把南皮城那几十家世家大族都招呼了过来。

本来可以兵不血刃下南皮的,没想到这些世家大族居然你家三百我家五百地凑出了一万五千人。

让刘真看到了战胜太史慈的希望。

现在,这些世家的家丁已经被挤干了,都成待宰的羔羊了。

“你们为了对抗我太史慈,还是很大拼命的嘛,居然把你们的老底都拿了出来。

现在,你们可曾后悔?”

“成王败寇,有什么好说的,是杀是剐,悉听尊便了。”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族长很有骨气地说道。

太史慈也没有客气,直接就硬怼了过去。

“很好,大家都是成年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你们既然决定要和我们对抗到底,那我也不需要和你们客气了。

今天都攻城战,我们俘虏了近两万战俘,为了这两万大军归心,我决定把你们的土地给分了,全部分给那些投靠我们的战俘。

我想应该有不少战俘很可以加入我们的。”

“你这是强盗行为,我们的土地都是我们世代积累下来的,你怎么能够直接抢我们的土地?”

农耕社会,土地就是根。

太史慈则呵呵一笑。

“如今我们战胜,你们战败,我将你们抄家灭族,似乎都说得过去吧?”

几十个家族的话事人,一下子就都闭嘴了。

一个个的后悔地直砸腮帮子。

大将军和刘辟的战争,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掺和什么嘛!

这下好了,全完了!

“太史将军,可还有缓和的余地?”

一个家主鼓起勇气,小声问道。

“那就要看你们的诚意了。”

太史慈哈哈大笑道:“你们世家大族是袁绍以及其他诸侯的统治基础,然而却不是我们的统治基础。

我们的基础是那些底层的庶民。”

“大人,庶民如何管理国家?”

又有一个家主鼓起勇气问了起来。

“管理国家,不就是需要读书嘛,以前只有你们世家大族可以读书,现在嘛,主公要求所有适龄的孩子都要上学读书。

要不了多久,我们自己培养的孩子就能管理地方了。”

“太史将军,我们现在投靠贵方,可还来得及?”

在其它家主诧异的目光里,一个家主站了出来。

其它家主突然意识到,今后在渤海郡,就是人家太史慈说了算了呀!

“张家愿意投靠!”

“李家愿意投靠!”

“吴家愿意投靠!”

、、、、、、

一时间,大厅里几十个家主纷纷表示投靠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