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重塑大唐 > 第322章 做自己想做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钱镠闻言一愣,“黑火药?殿下说的是不是火药?”

李侃点点头,“算是吧。”

“火药这东西,早就存在了,一般被道士用来炼制丹药,或者在一些重大节日用作烟火表演,殿下您莫不是也对这东西感兴趣,想要尝试着改良一番?”

李侃心里这般想着,但话到了嘴边却又突然变得有些迟疑起来。

在当下这个时代,火药的配制比例相当随意,尚未有人真正意识到火药巨大的军事潜力和价值,自己若提前将火药运用到战争中,不知道以后是福是祸。

钱镠见李侃这副欲言又止,神神秘秘的模样,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孤欲对火药加以改良,并运用于军队。\" 李侃迟疑片时,但终究下定决心。

既然火药迟早会应用于军事领域,与其让他人捷足先登,倒不如自己抢占这个先机,毕竟身处如此乱世之中,谁能率先掌握这种强大武器,谁就能获得更多优势和利益。

对于今后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大规模伤亡,火药并非罪魁祸首,自己也不必内疚。

况且自己只知道后世火药的配比,要想真正成功研制出火器,恐怕此生都难以实现。

钱镠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的神情,“殿下竟然要将火药运用到军事领域?虽然火药的威力确实不容小觑,甚至不亚于火油,可它似乎非常容易燃烧,极难掌控,万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恐怕还没有伤到敌人,我们自己就已经遭受重创了。”

李侃微微一笑,语气坚定地说道:“火药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对硝石、硫磺和木炭的比例稍作调整和改进,就能大大提高其稳定性和可控性,不过要想真正将其应用于军事,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去研究和试验。此事眼下唯有你我二人知晓,万万不可向外泄露半句!”

钱镠见李侃面色凝重,如临大敌,赶忙颔首应道:“殿下宽心,下官定会守口如瓶,就当此事从未听闻。”

李侃微微颔首,“除了新设招贤院,孤还打算在福州设立船政司,医政司,司农署和技工署。”

钱镠听得一头雾水,脸上露出茫然之色,“殿下,这船政司、医政司和技工署到底都是做什么的?”

李侃微微一笑,语气简洁明了地回答道:“船政司,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负责培训水师将领的地方,将士们不仅要学习如何指挥海战,还要掌握建造战船的技艺。”

“医政司,则是仿照太医署设立的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优秀的医师,同时还会开设一些医坊,方便老百姓平日里看病就医。”

“至于技工署,它肩负着培养各个行业工匠的重任,无论是铁匠、木匠还是其他手艺人,都能在技工署学到真本事,只有具备了高超的技能,才能造出更好的物品。”

钱镠瞪大双眼,一脸惊讶,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神来,迟疑地说道:“殿下,您设立这些新官署的想法固然美好,可是……恐怕未必会有人愿意前来应招吧?”

李侃微微一笑,似乎早就料到了钱镠会有此疑问。

“万事开头难,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困难就不去尝试,这些新设的官署,专门面向那些有志于仕途的学子们开放,他们进入其中后,将有一定的学习年限,每年还会举行考试,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对于成绩合格者,官府将会授予他们流外官的职位,这样一来,既给了年轻人一个晋升的机会,也能为朝廷培养更多优秀的贤能之士。”

钱镠脸上露出惊愕之色,有些担忧地说道:“殿下,您这样做恐怕不合律法?朝廷那边也未必会认可这种做法。”

李侃轻轻哼了一声,对钱镠的担忧毫不在意。

“如今这世道,官员的任命哪里还能完全听凭朝廷的旨意?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就必须要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殿下的许多奇思妙想,下官虽不能完全理解,但定会全力支持!”

钱镠对于李侃的谋逆之言并不惊讶,他现在已经和李侃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李侃笑着点点头,“孤所做之事,绝非为了私欲,乃是为了我朝百姓,黄滔与王审知二人你务必要善加利用,他们将会是你的左膀右臂。”

钱镠拱手道:“能被殿下如此推崇之人,下官定当重用。”

李侃接着说道:“几个新官署设立的章程,孤会尽快制定出来,你依照章程设立便可。”

“下官明白!”

李侃继续说道:“福建百废待兴,你的首要任务便是让老百姓吃饱饭,有饭吃,大多数老百姓便不会生乱,所以司农署要优先建立,除了指导百姓垦荒种地,还要重视农学着作的搜集与编撰。”

“下官遵命!”

李侃顿了顿,问道:“孤以前给你看过的天下堪舆图,你可还记得?”

钱镠点点头,“自然记得,不过很多州县的方位,下官已经记不太清楚了,还请殿下恕罪。”

李侃摆摆手,笑着说道:“无妨,孤这几日为你重画一幅,届时你寻人做一幅尺寸更大的悬挂于府衙。”

钱镠一脸喜色,“有劳殿下了!”

李侃笑了笑,接着说道:“福州往东三百余里有一座巨大的岛屿,名为流求,你可有印象?”

钱镠一脸恍然,“下官当然记得,其大小与苏、杭二州之和相当,东吴,隋朝皆有派人前往。”

李侃颔首道:“待福建平定,你派人登岛建衙,将其纳入福建管辖。”

钱镠满脸惊讶,“此岛乃一片荒凉之地,要之何用?恐怕没人愿意在岛上生活。”

李侃轻轻摇头,“事关国家领土,先占了再说,此岛西岸多为平原,可以耕种,岛上应该已有汉人生活,届时派驻一营水师,设立州府,改流求为宝州,在岛北设桃园县,在岛南设嘉义县,将福建境内的盗寇与犯人流放至岛上开荒垦田,若有百姓自愿登岛生活,可免三年赋税。”

钱镠轻轻点头,“下官明白。”

李侃沉吟片刻,轻叹道:“说来说去,还是要先平定福建内乱,从原福州守军中抽调两千人,再从威胜军中抽调三千人,明日同包达一同南下泉州。”

钱镠微微一愣,颇有些诧异,“泉州不过四千多兵马,需要四五倍兵力征讨?”

“既然都在等着泉州之战的结果,那便早日分出胜负,泉州这颗钉子必须拔掉。”

史书记载,王潮兵围泉州,与泉州刺史廖彦若僵持了一年多时间,李侃可没那么多时间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