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忆梦难遗 > 第241章 出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天晚上的客厅里并没有开着空调,但依旧是灯火通明,陈默把所有能开的灯都开启了,只为了能够更好的打扫卫生。虽然中午时候已经打扫过一遍了,可明天王奶奶就能出院回家了,自己打扫的总是要更加仔细一点。

厨房、卫生间、客厅、阳台、楼梯、阁楼,他基本一个不漏的又擦又拖。而属于德哥和王奶奶的两个房间、一个书房,他却是没有进去,只是打开了房门,透了透气。虽然可以用打扫卫生的正当理由进去,可他觉得这样不好,人与人相处,边界感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无论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自己都不应该有机会去触碰到他人的隐私和私人场所。

厨房和卫生间其实是最花费陈默时间和精力的地方,一个油污多,一个污秽多,可他毫不在意,带上橡胶手套便是埋头苦干。

做好所有的清洁工作后,他还有最后一项活没有干,消毒。家用消毒其实非常简单,一瓶84消毒液,一个喷水壶,按照说明书兑好后便能整屋消毒,便宜又简单。

陈默摘下眼镜,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擦在短袖上,可自己的前胸后背都已被汗水浸湿,倘若他脱下来拧一拧,汗水一定能够滴啦滴啦,落个不停。

“呼”,他扶着腰,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终于完工了”。

陈默的脸上并没有干完家务活后的疲惫之色,反而都是满足和喜悦,就如同是高一新生入校时,他提前把自己宿舍打扫干净一般的心情。

洗澡、洗衣服、做作业、陪小娘子聊天,这是他每晚睡前的必修科目。

陈默呈大字型的躺在床上,呆呆的看着文章顶部,他有些感慨,没想到补课已经过去一半多了,时间过的可真快啊!过了明天便是八月份了,自己距离最后的高三生活也就越来越近了。

这个晚上,陈默有些心绪不宁,不知是因为担心王奶奶,还是因为想到了不久后的开学,亦或是别的,总之,他在夜里醒过来很多次,可以说是最近睡的最差的一次了。

因为要接母亲出院,今天德哥并没有安排补课,只是说在原本的补课安排上延后一天。

“你还买花啦?”

陈默打开房门,见到珠妹手上捧着一束花,终于明白了自己昨天为什么老觉得什么事没做。

“嘻嘻,漂亮吧?王奶奶一定喜欢”

陈默竖起大拇指,“还得是你,想得就是周到!”

“学着点!”,朱珠得意的走进了家门。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可陈默二人并不是无事可做。考虑到王奶奶大病初愈,又得到德哥的赞同,陈默煮了一锅杂粮粥,炒菜也以清淡为主,只等王奶奶到家后开炒。

两人坐在靠北侧的饭桌上,原本这是德哥和王奶奶的座位,可这离窗户更近,能听到汽车行驶的声音,以便二人第一时间发现王奶奶的归来。

“奶奶!”

不等德哥打开车门,朱珠便第一时间跑上前去,用自己娇滴滴的声音,呼唤着八天未见的王奶奶。

“好,好”,王奶奶扶着她的小手,笑容将她脸上的皱纹,凸显的更加明显。

虽然是出院了,可王奶奶并没有恢复往日的精神矍铄,走路的步子还有些虚浮。

望着自己母亲被陈默和朱珠一左一右的扶着上楼,德哥站在原地,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或许他在怀念,或许他是欣慰,可扶住自己母亲的毕竟不是她的亲孙子、亲孙女,自己有愧于她。

“奶奶!给你的!”

朱珠在从饭桌上将鲜花递到王奶奶的怀里,还说了很多的祝福话语。

“哥哥还给你煮粥了,就等你回来了,马上他就去烧菜了”

王奶奶看向陈默,陈默只是笑着点了点头,“奶奶你安心休息吧”

“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

或许是有感于两位孩子的孝心和善心,一向笑容满面的王奶奶竟然溢出了热泪。

朱珠立马抽出纸巾给她擦拭眼泪,“王奶奶,是不是呛到你眼睛了,都怪哥哥喷了消毒液,咱们先回屋吧”。在她心里,自己和哥哥做的事情其实无足挂齿,只是看到王奶奶落泪,心中不舍,给她找了个由头离开现场。

明明才只是隔了几日不见,当四人再次围聚在饭桌上时,竟发现之前的“团圆”,是如此令人怀念。

“宏德,你教出了两个好学生啊!”王奶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是他们自己优秀,我哪有这个本事”,德哥也为这两个孩子感到骄傲。

珠妹被看到的有些害羞,自己其实也没做什么,“我,我”

“珠妹想说,她想你们想的吃也吃不好,谁也睡不好”陈默及时抢过,帮她把话说完了,他可不想听到珠妹说都是自己的功劳。

这顿饭虽然菜式朴素、烹饪方式简单,但吃饭的四个人都是细嚼慢咽,享受着彼此陪伴的时光,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氛围。这种感觉远胜于山珍海味或是丰满汉全席。在这个小小的餐桌旁,几人分享着趣事和欢笑,心灵都是安宁的,仿佛时间也变得缓慢而宁静。每一口食物都充满了爱与关怀,让人回味无穷。这样的一餐,或许才是生活中最真实、最珍贵的时刻。

“小默,这几天辛苦你啦”,王奶奶本想收拾碗筷厨房,可陈默却主动把家务活承担了。

“奶奶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好起来,我还期待着你带我去逛菜场呢,这几天我买的菜真是一言难尽,没得到你的真传”,陈默乐呵呵的穿上了围裙。

“好,好,我其实好的差不多啦,晚点就带你去”。

在珠妹的搀扶下,王奶奶回房休息了。

“陈默,最近辛苦你啦”,德哥泡了两杯茶,其中一杯是给陈默的。

陈默站起身,受宠若惊的说道,“德哥,怎么还能让你亲自泡茶呢”

德哥笑着摆摆手,示意他坐下,“你不在医院,你不知道”

“啊?”

“你那个姐姐真的特别关照,病房里的护士一天要来几趟,专门来问你王奶奶的病情。护士带她去做检查时也很热心,路上还会陪着说说话。果然医院里有人,待遇就是不一样。”

陈默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额头,“这个,这个,都是她们的分内之事,我也没怎么住院过,不太清楚呢”

德哥看着陈默,眼里都是满意和自豪,这个学生,他很喜欢,虽然智商和悟性并不是很出色,可心性却是尚佳,为人也谦逊、踏实,是个不错的苗子。

“你姐姐很关心你啊”

听到德哥谈起自己的玉玉姐,陈默咧嘴一笑,“是啊,她是个特别温柔的姐姐,对我也是极好,我真的很感激她。”

“那你期待她来看你吗?”

陈默有些吃惊的张开嘴巴,“我姐姐说要来?”

德哥微微一笑,“是我准备请她来,哪怕是在家吃顿饭也行,你王奶奶一直夸她好,到时候你可别掉链子哦”

陈默听懂了,这是想让自己在中间牵线搭桥,帮着把自己的姐姐请到南塘来。

“这,这,我姐姐很忙的,平时我也见不到”

“你这孩子,难得喊你办点事,给点痛快的”,德哥喝了一口茶,笑呵呵的看着陈默。

“那,那,我尽力,哈哈哈,我尽力哈”,陈默心里也没底,只能先硬着头皮应付过去。

“那就说好了,我来找时间,一起吃顿晚饭”,德哥端起茶杯,笑着走进了书房。

而在王奶奶的书房,她正在给朱珠看着自己大孙子的照片。

“奶奶,您别难过了,或许是他学业压力太大了,所以不回国。”朱珠感受到王奶奶心里的哀愁,不停的安慰着她。

“哎!”

“难咯!”

“这孩子的心不在这了,跟他母亲一样,心狠的很。”

王奶奶拍了拍朱珠的手背,“上了年纪,总是会喜欢想点过去的事情,别嫌王奶奶烦啊”

“不会的,不会的,跟您唠唠嗑多好啊,您可不像我哥哥,就只会气我”

“你就是嘴硬,整天都是哥哥长,哥哥短的,王奶奶还不知道你的心思吗?”

“我,我,哪有什么心思”

王奶奶却也不再多嘴,笑着说道,“这个暑假有你们俩陪着,我真的特别开心,家里也格外的热闹,真希望你们的补课时间能长点,可惜你们要高三咯。”

“嘻嘻,不还有寒假嘛,寒假我们再来?”

“再来也就那么几天,等你们毕业了,可就见不到咯”,王奶奶抚摸着朱珠的后脑勺,一脸的慈爱。她是真心喜欢这两个小孩,在她心里,似乎他们俩就是自己的孙子、孙女,每天陪在自己身边,一起开心,一起欢闹。

听到这话,朱珠也不由愣了愣,王奶奶说的不错,即便以后自己还念着德哥,念着她,确实很难在见面了,她有些不知该如何接下这个话题。

“傻孩子,别多想,年轻人总是要离家出去闯荡的,王奶奶不会难过的,你心里要是能记着这段美好的记忆,王奶奶就知足啦。”

朱珠用力的点点头,“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

轻轻关上房门,朱珠却发现客厅已经空无一人,静悄悄的。仿佛刚刚的欢聚只是一场梦,被风一吹就散了。

她有些莫名的难过,径直走到饭桌前,撑起了下巴。

“嘎啦嘎啦”,厨房的移门被推开,陈默端着玻璃碗出来了,盘子里是他刚洗好的葡萄,一颗颗的堆叠在碗里。

“怎么啦?好像不太开心嘛?”

“才没有,只是有些累了”,见到陈默的出现,朱珠才重新有了笑脸。

“上楼吧,我们吃点儿再睡?”

“哎呀!我要去告诉周老师,你语文白学了!”朱珠撅起小嘴,一脸埋汰的盯着陈默。

“啊?我又干嘛了?”陈默觉得真是莫名其妙,早知道不喊她了,让她继续发呆算了。

“你,你把上一句再说一遍”,朱珠有些羞涩的开口。

“我又干嘛了”

“不是,再上一句”

“我们吃点儿再睡”,话音刚落,陈默终于意识到了自己讲的话确实有歧义,到底是一起吃点,还是一起睡,亦或是二者都是。

“哈,哈哈,那,那个,一起吃葡萄,待会你自己睡午觉,这总行了吧?”

“哼”

以前很是不解,为何适龄男女总是被催婚催生,好像即便是长大了,依旧没有人身自主权。单身也好,丁克也罢,确实都是每个人自己的权利,可有些事,真的只有到了自己年老,才能想明白。

网上都说张爱玲曾说过,“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这句话放在如今二十一世纪的二十年代,似乎已经被很多人认可。的确,这个社会发展的太快了,我们居然已经跟不上了。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已经让我们喘不过气来了,似乎自己父辈、祖辈那个年代的人过的比自己幸福很多,即便他们很贫穷。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一切自有定数,父母要做的不仅仅是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教他(她)学会发现、善于发现世间的美好更为重要。

那些经历过家庭成员缺失的人们,总是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家,是由家人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