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娄晓娥发家史 > 第295章 三大爷计划卖烤红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5章 三大爷计划卖烤红薯

三大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只要是孩子们过的好就行了。就是这解娣以后真的不来看我们了,想想心里就怪难过的。这外孙出生以后,咱们也没有管过。”

三大爷瞪了三大妈一眼,想着这老婆子咋一点也不知道轻重缓急他不重男轻女但是你这孙子都没看过就去给人家看外孙也是不像话。

三大爷:“你别想着看人家了,人家有爷爷奶奶看着。以后谁家的孩子都不管,管好咱们两个人就行了都多大岁数了还惦记着看孩子。”

只能说阎老抠是清醒的,但是这时候他也在研究赚钱的门道。

住在南锣鼓巷,这附近的游客多了光靠捡瓶子是不够的可以弄点烤红薯卖。

也不用走的远了,就在这四合院的门口就可以。

他们老两口赚的钱,也够平时买菜的花销了。

什么文人风骨,都是什么时候了必须为了五斗米折腰。

现在看病这么贵,孩子们治不上还不自己想办法到时候就只能是等死了。

三大爷:“老伴,这眼看就要入冬了咱们可以在院子门口卖烤红薯。现在这附近来的外地人也越来越多,这烤红薯应该好卖。也就是费点煤和功夫,卖不出去咱们可以自己吃了。这煤和红薯都可以在王大那边进货,量大还能给优惠价。”

三大妈对于三大爷的这个想法表示支持,毕竟谁也不喜欢手心朝上找人家要钱。

再加上三个儿子这日子也并不是过得有多好,不然也不会因为这十五元钱的养老费而斤斤计较。

与其靠着这几个不孝顺的儿子,还不如自力更生。

三大妈想了一下继续说道:“我这身体也还行,我在这边守着红薯摊子你还是出去捡瓶子到时候也算是多个进项。王大那边经常有处理的红薯,咱们一开始也别用太好的红薯。”

三大妈也是一如既往的算计她经常看到,王大跟王二这两个店也是经常低价处理一些破皮品相不太好的红薯。

别看早年吃了大半辈子的红薯,这会老了吃一到冬天就喜欢蒸红薯烤红薯吃。

三大爷是个行动派,等着三个孩子带着媳妇孙子都走了以后就开始想着怎么低价弄一个烤红薯的专用炉子。

他们九十五号院可是红星轧钢厂的家属院,这里面大多数住着的都是一些轧钢厂的职工哪怕是现在还有不少人在轧钢厂上班。

父亲退休了,儿子就继承这工作岗位了。

三大爷对自家老伴商量道:“咱们院在轧钢厂上班的,能给打炉子的也就大羊。要是易中海或者刘海中还活着,这个活他们两个分分钟就能给干了。但是这大羊和傻柱可不一样,人家不占公家的便宜。”

三大妈就想到了王大在自己店里摆着的烤火炉子,不光能烤火还能烤红薯看着还是十分好用的。

但是非常明显就是用装汽油的大桶改的,应该不是很贵。

“明天我买菜的时候问问,王大店里的烤炉找谁给做的。到时候咱们也找他弄一个,看着好用还可以烤火。”

三大妈认真的说着。

就这样一大早的三大妈就去王大店里买菜了,顺便也看看有没有品相不好的红薯正在处理。

三大妈看到王大就开口问道:“王老板,你们店这个烤红薯的炉子在哪里卖来的?”

王大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直接说道:“这是小六店里的师傅给做的,周边的村民也有不少去店里买的基本上就是收个材料费也不贵就是十五元。但是这运回来就得靠您自己了,你要是要可以找大林子让他明天去大仓库拉货的时候给你带一个回来。自然这也得要五块钱的辛苦费,数量不多您要是要的话还是早点下单。”

这时候买这种炉子的人不少,有的是去客运站或者火车站做生意的人。

有不少退休了身体还比较好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出去做点小生意摆个摊什么的。

尤其是什刹海那边,一到冬天就各种摆摊的都在那边。

像是这种烤炉也是比较畅销的,有一部分是用集装箱的边角料改的也就是那些挖下来的窗户那一小块。

三大妈一想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她们这么大岁数也不适合去别的地方大老远的买一个炉子回来。

三大妈不好意思的说:“王大你能不能到时候安排人给送家里去,我们这老胳膊老腿的也弄不动啊!”

王大想了一下,这三大妈距离这边也不远到时候用摩托三轮车拉过去就行。

而且她这光卖炉子,这红薯以后肯定也是在这边进货的这可是个长期的买卖。

王大点点头:“就是您得先交上二十块的货款,毕竟我们这又搭人工又搭油的。”

现在这油价是天天上涨,王大都是尽量的省着用。

三大妈二话不说就把钱给掏了,想着正好到时候子在王大这边买点煤球和红薯一次性就给都送过去。

正好也是下午的时候,娄晓娥这边给王大打电话去仓库那边拉鱼和虾还有一些螃蟹。

赵磊和刘大林两个人就开大车去了,仓库里面正好有小六那边师傅做出来的炉子。

赵磊去了看到除了海鲜还有一些新鲜的玉米,拿回家煮着吃或者烤着吃刚刚好还是比较嫩的。

赵磊:“大林子,咱们装上十袋子玉米回去。红薯那边也不太多了,很多人都去咱们那进货都多装一些。像是这些鱼虾螃蟹,咱们店卖不了多少去估计是给工人加餐了这些就少带一些回去。”

大林子也不多说,看见这些好东西就是一个字装。

想着卖不完,不是还有他们这么多张嘴了肯定能吃的完。

因为他们来得最快,这会的鱼和螃蟹还有虾都是最鲜活的时候。大林子也是利索人,拿着网子就照着最大个的捞。

一点都感觉不到累,就跟钓鱼佬一样。

赵磊看着大林子这么卖力也不好说什么,他是平时就吃这些自己大舅拿回家去的鱼肉海鲜之类的早就免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