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不想登基 > 第172章 既然乱成了一锅粥,那就趁热喝了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2章 既然乱成了一锅粥,那就趁热喝了它

“儿臣如今被父皇叫到宫里,南伯侯府的世子如今应该依旧还在长公主府才是,但若是有人为了帮助父皇解忧,或者是直接把人带了出来,那就不是儿臣能阻止得了的。”

何浩然可不是顾昭惜的孩子,她当时在二哥昏迷的时候答应父皇帮忙照顾一二,也不过是因为有之前的约定,但现在皇帝执意要把自己叫过来,还这样对待。

那南伯侯府若是坐不住,借机闯进去把人给接走,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她可什么都没交待,剩下的就要看沈慎行能做到哪一步了。

皇帝听到这句话之后,脸上的神色瞬间变了,下意识的反应就想让身边的侍卫把何浩然接进宫,但这个时候若是莫名其妙的把人接进来,还没有想好,应该怎样解释他和何浩然之间的关系。

那么恐怕修复父子之间的感情会变得更难,而且还会将这件事情的影响力继续向外扩散。

没想到软肋被旁人拿捏的感觉竟是如此难耐,刚想要开口询问顾昭惜的看法,好不容易修复一下,刚才不知道丢到哪里的父女之情,外边的福寿就进来磕头。

“陛下,外边大臣们跪成了一片,要求面圣。”

皇帝瞬间愣住。

顾昭惜则是微微侧过头,遮掩一下早就已经翘起来的唇角,真不愧是当时能够果断的为了沈家站出来的沈慎行,稍微给他一点儿机会,他真的有能力搅得满城风雨。

“让他们都滚。”如果说刚才还存着几分试探,那这时候皇帝就真的愤怒了。顾昭惜刚才辩驳的那些话如果是真的,那么到底是谁收消息能够如此之快在自己刚把皇太女叫进御书房后边就安排了一众大臣过来将此事做实?

他并不是一点儿都不怀疑顾昭惜,但是目前为止看起来更有嫌疑的还是老五。

接下来不管皇帝开口怎样询问,顾昭惜都是老老实实的跪在那里一言不发,只要你开口,我就是儿臣有罪,最后逼得皇帝不得不出去见。

主要是因为这次的人来的真的是太巧了,沈慎行因为得了允许,所以能够直接接触到有关于何浩然身世的所有证据和证人。

他直接将此事捅了出去,反正借着这个机会刺激一下老皇帝的病情也不错,他们在竞争多少也是有几分人手的,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和华妃娘娘抗衡,但至少顾昭惜身上还有一个皇太女的名号。

那些个言官收到消息简直是乐开了花儿。朝廷海晏河清的时候根本没有他们立足的余地,而且对于他们来说,唯一能够名留青史的机会就是劝谏皇帝。

武将可以凭借商场上拿命换来的战功立足,成为人人敬仰的大将军。战争这种事情虽然发生的概率低,但并不是一点儿都没有。

但是皇帝身上能够有这么大的污点对他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更何况这件事情可不是什么空穴来风。人家都把证据怼到他面前了,而且目前看起来这件事情还和先皇后、太子的死,以及顾行简顾昭惜这对嫡出的皇子皇女多年来受到的苦难和折磨有关系。

一个皇帝背叛了发妻,亲手残害嫡出子女,若是能够被他们参上一参……前来的言官觉得空气都是甜的,至于太监出来说话,说皇帝让他们尽早离开,他们更是听都不听,恨不得直接跪死在这儿。

“召。”

皇帝没有办法,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臣们把御书房给堵死。

沈慎行真的是把篓子越捅越大。顾昭惜勾唇轻笑,余光扫到了肩头的伤,伸手扯了扯,瞬间就有鲜血从衣服里渗了出来,也不枉费她今天特地穿了一件月白色的衣裳。

戏台子都搭上了,她不去岂不是浪费了沈慎行的一片好心。

皇帝直接把人叫到了朝堂上,今天人来得齐到不行,就连平日里出了名的保皇党的态度都暧昧不清。

皇帝现在可是把顾昭惜和华妃一起恨上了。毕竟现在还不知道到底是谁在背后捅出来的幺蛾子。

南伯侯一脸焦急,想要要不干脆把这个事捅出去,对外就说当时孩子生下来身体太弱了,道士说皇宫中不利于孩子生长,害怕养不活,所以才留在南伯侯府,至于出生年月日都好办,后续再伪造一份就行了。

不过,浩然现在在哪?

顾昭惜趁着外面乱,直接给自己披了件斗篷,所以送她去大殿的宫女太监也没有发现她受伤了。

“陛下,臣有本奏!”

章龄之第一个站了出来,还不等皇帝允许他开口,他就迫不及待的跪下,简直是字字泣血。

“臣奏南伯侯私藏天家血脉,意图不轨!”

皇帝的头,瞬间变大。

南伯侯则是恨不得将姓章的吃了!

章龄之今天可是做好了身死的准备,最好能万世流芳。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这件事闹大,大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爱卿何出此言?若是没有证据,空口白牙诬赖南伯侯,朕绝对不会容你。”

皇帝这句话说出来以后,大家差一点儿笑出声,他们若是没有真实的证据,怎么可能过来送死?

“臣请问陛下,南伯侯府世子何浩然是否是陛下的血脉!”

铿锵有力的话语一出,别的不说,顾昭惜的眉头都跳了一下,这群人还真的是癫,涉及到自身切实利益时,什么都不管了。

这都直接张嘴问到了皇帝的脸上。

简直不把皇帝当个人看。

皇帝听到这个问话之后也一时之间语塞,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这时候更是不敢把目光看向南伯侯。

“你是得到了什么证据?”

皇帝这副态度既然没有开口否认,那就说明何浩然的身份已经坐实。

那个大臣也不犹豫,“臣找到了当年南伯侯府小姐接生嬷嬷,同时还有那段时间伺候在侯府的下人,这些人都可以作为人证。”

“当年那位小姐生下来的孩子并不是什么穷苦书生的,而且小世子如今的年岁和南伯侯夫人当年生产的年月也对不上。”

“当时侯府负责伺候和安胎的仆人都能够站出来证明当时和那位小姐唯一有接触的外男就是陛下。”

沈慎行也就是这时候没在现场,若是在现场的话恐怕会直接笑出声来。

皇帝脸上的神色都已经黑沉的如同锅底,章龄之依旧还在喋喋不休的开口。

而且现在干脆利落的就直接把证人叫了过来,完全不在乎皇帝的面子问题了。

那些个仆人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儿,最重要的是事情都已经闹大了,他们就算想要改口也来不及了,人证物证俱在,干脆利落的把何浩然的身份给摁了下来。

顾昭惜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何浩然的身份会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暴露出来,不过,这么做似乎也不错。

南伯侯一直没有等到皇帝开口承认,心里也越来越不安。当时他知道皇帝和自己妹妹那档子事儿之后,还特地留了一大串证据,等着有朝一日逼皇帝改口,可没想到自己压根儿没能等到那一天。

而皇帝也没有要改口的打算。

他下意识觉得这是自己唯一的一次机会,于是便主动的站了出来,“章大人莫要胡言乱语,何浩然当然是陛下的子嗣,当时陛下是与我的妹妹两情相悦,但恰好有一个道士过来,说生下来的孩子没有办法好好养大,所以陛下才决定把人养在南伯侯府,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再认回去。”

皇帝这时候真的是张嘴也不是,闭嘴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还没说就先被人给堵住了所有的后路。

顾昭惜面带微笑的在原地站着,并不打算掺和到大臣和皇帝之间的争吵。

因为这件事情非常严重,所以顾恒、顾宵,还有顾安也都在一旁听着。

顾恒虽然性子比较直,但并不是傻子。如果何浩然真的是因为身体弱才养在外面,那为什么年岁看起来硬生生的比先太子还要大几岁。

最重要的是当时父皇娶了定国公府嫡女,之所以能够坐上皇位,完全是因为有了这一份婚约才得到了定国公的全力相助。

如果当时父皇娶的是旁人,现在坐在皇位上的到底是他的哪位皇叔还不一定……可这个时候不管怎么看,怎么都像父皇骗婚了。

顾恒缓缓的把头转向站在一旁的定国公,定国公凭着自己最后一丝涵养才没有开口说别的话,他目光如炬的盯着如今的陛下。

似乎在等着陛下根据这件事情给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回答,或者是在等着陛下开口否认何浩然的身份。

可是老皇帝坐在上面,张嘴又闭上,反复几个来回,始终没能说出任何反驳南伯侯的话语,这就是将这件事情给认了下来,同时也证明了那些个接生嬷嬷和伺候的仆人说的话都是真的。

自己女儿这个皇后当的当真是荒唐!

老定国公本来打算甩袖就走,但是他就算再如何愤怒,这时候也没有真的离开。

因为谁也不知道事情闹到这个地步,皇帝到底打算把皇位传给谁?他们定国公府现在已经损失了一个皇后,也损失了一个太子。

而且已经和顾行简顾昭惜恶交,现在不知道能不能挽回那两个孩子,但至少要做到在这种关键的时候替顾昭惜守住皇太女的位置。

章龄之美滋滋的占了头功。

他刚才还在府里陪着夫人吃饭,鲁子敬风风火火的带着一队人就冲了过来。他府里的老管家还以为这人是疯了,但说完事情起因经过之后,章龄之甚至连官服都穿得歪歪扭扭,生怕错过了这个好事儿。

沈慎行并没有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章龄之身上,他还拿了当年皇帝所留下来的书信、还有随身的玉佩,分别交给了朝廷中的其他几位忠正耿直的大臣。

那些个大臣现在排着队将何浩然的身份给坐实了。

甚至还有一个大人抓住了机会,把矛头转向定国公和顾昭惜。

“当年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定国公府的嫡女也是先皇后和陛下情意甚笃,为陛下生下了嫡子,陛下将其立为太子。可是何浩然的年岁不仅要比二殿下还长上几岁,甚至比太子殿下也更大,定国公可知道当年之事?”

这时候就要看定国公到底愿不愿意为了皇帝把烂摊子给认下了。

定国公当然不是傻瓜,如果皇帝这时候还是当年那副年轻力壮的模样,如果自己的女儿还活着,如果太子还在,他他当然愿意帮皇帝收拾这个烂摊子,但现在皇帝已经日薄西山。

他唯一能够指望的只有顾行简和顾昭惜。可惜的是顾行简对白怀瑾的敌意极大,甚至还流露出要死压着定国公府不让出头的心思,现在只能看着顾昭惜愿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善意?或者是顾昭惜有什么需求了。

皇帝更是修炼了千年的狐狸,他若是一点儿心计都没有,也不可能坐到现在这个位置上,定国公是不可能为自己说话了,他现在要争取的也是顾昭惜。

很快就有察觉出其中味道的大臣。

“之前何浩然一直住在皇太女府里,不知皇太女殿下对此事是否知情?”

“如今皇太女殿下正处在闭府期间,在市井流言层出不穷的时候,殿下在这儿又是为何?”

“殿下现在出现在这里,那么南伯侯府的世子又在何处?”

“二殿下是否知道南伯侯世子的身份?”

“当时二殿下遇刺,经过禁卫军和还是长公主殿下的您几次三番的调查,最终将犯人锁定在了罪人沈谨言和南伯侯世子身上,沈谨言落得了个身死的下场,为何南伯侯世子时至今日依旧毫发无损?”

“皇太女殿下对沈谨言和南伯侯府世子之间的差别对待,到底是因为知道了什么?特地要为了陛下保存血脉,甚至连自己嫡亲兄长的仇都不顾,还是因为什么其他的原因,受制于人才无法对南伯侯世子动手,为二殿下讨回公道!”

一个问题比一个问题犀利,顾昭惜站在一旁安安静静的听着,甚至连脸上的神色都没有改变。

等到那些个大人把话都问完,定国公都没有主动站出来。

似乎大家都在等,有的人在等顾昭惜一个态度,有的人在等事态会不会有什么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