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凤衔柳 > 贰佰肆拾 阴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尘骨关失守?!”

“你再给朕说一遍?!”

皇宫——

萧君泽从信使手里一把夺过军报,目光急速扫过上面的文字——西戎王亲征、数万主力、绕道奇袭、守军粮尽援绝、关城已破……每一个字都像一把烧红的匕首,狠狠扎进他的眼中!

“砰!”他一拳重重砸在御案之上,震得笔架砚台齐齐一跳!刚刚登基、亟待稳固的权威,被这突如其来的边关惨败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这不仅仅是军事的失败,更是对他新朝威望的致命一击!

盛怒之后,是冰冷的寒意瞬间席卷全身。他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尘骨关一破,河西走廊门户洞开,西戎铁骑可以肆意劫掠甚至直逼中原!届时,他这个刚刚登基的皇帝,立刻就要面临立国以来最大的危机!

“噗——”急火攻心之下,萧君泽只觉得喉头一甜,一口鲜血竟直接喷了出来,染红了身前的素色龙袍。

“陛下!”殿内顿时乱作一团,内侍们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呼喊太医。

萧君泽却一把推开要来搀扶他的人,用手背狠狠抹去嘴角的血迹,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冰冷和锐利。他不能倒,至少现在不能!

“传朕旨意,即刻召集朝中所有大臣,朕要在御书房商议对策!”萧君泽强撑着站起身,声音虽有些虚弱,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大臣们很快齐聚御书房,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百里怀箫闻讯而来,第一时间拿起军报迅速扫过,饶是她一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此刻面色也瞬间凝重到了极点。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冰冷的清明。

“陛下,”她微微躬身,冷静分析,“西戎此次进兵,时机、路线、目标,精准得反常。这绝非寻常寇边,此乃有预谋、有内应、倾尽全力的灭国之战!更令人心惊的是,西戎竟与北蛮形成夹击之势。若非陛下早先防备,恐怕北境也已失守。臣斗胆揣测,六殿下……怕是早已将西北两境边防,卖了个干干净净!”

萧君泽知道她的推测多半是对的,所以更加气愤:

“我原以为,他行些构陷诽谤、结党营私的勾当,不过是濒死挣扎……不曾想,他竟是要拉着整个江山、亿万黎民给他陪葬!”

“萧启……朕的好六弟!竟勾结两族外敌!献祭整个国朝!”

他是皇子啊!身为天潢贵胄,先帝血脉!竟将祖宗基业、将士血肉置于不顾,行这等自毁长城、祸国殃民之举!

百里怀箫上前一步,指尖点在军报上“西戎王金狼大纛”字样上,声音带上几分紧迫:

“陛下,现在不是追责之时。西戎王御驾亲征,破关而入,其兵锋必直指河西,继而威胁中原。当务之急有三!”

“其一,立刻调兵! 京师三大营,立即抽调精锐,由得力大将统领,火速西进!同时,诏令周边诸州驻军,向河西方向集结、阻击,不惜一切代价,迟滞敌军推进速度!”

“其二,稳固内部! 六皇子虽已被圈禁,然其党羽未尽。当以此叛国罪证,即刻彻查兵部、乃至朝中所有与其过往密切之官员,雷霆手段,肃清内患,以防再生变乱!”

“其三,安抚边帅!” 百里怀箫目光深邃,“凤将军处此绝境,无论其是战是退,朝廷都必须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和信任。请陛下立刻下旨,褒奖其忠勇,授其临机专断之权,西境一切军政事宜,皆由其统筹!并明确告知,朝廷援军已在路上!”

萧君泽听着百里怀箫条理清晰的分析,强行压下了心中的惊怒。他知道,此刻,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他缓缓坐回龙椅,脸上已恢复了帝王的冷峻,但眼神深处,是前所未有的沉重与杀机。

“准!”

“按百里卿所言去办。拟旨!”

“告诉凤遇竹,给朕守住!朝廷的援军和粮草,朕就是砸锅卖铁,也会给他送过去!”

所有人都明白,此时的凤遇竹和她的军队,已经被推到最危险的境地,承担起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重任。

“再拟一道密旨……”萧君泽的声音变得异常冰冷,“着宗正寺与大理寺,严加‘看顾’六皇子萧启!没有朕的手谕,任何人不得接近!待朕平息外患,再与他……慢慢清算!”

一道道命令从勤政殿中发出,整个帝国的战争机器,在仓促与震惊中,开始艰难地加速运转。

战争的阴云,已彻底笼罩了整个王朝。

……

边关的震动终归还是波及到了京城,即便萧君泽已尽力安抚,但京城上下,仍旧是人心惶惶。

“听说了吗?西戎来犯,尘骨关已经失守了!”

“怎么办?西戎破防,会不会直接一路杀到京城?!”

“我听说那西戎的蛮子最是残暴了,茹毛饮血,到时候我们还有好日子过吗?!”

“别说好日子了,能不能留着自己这条小命都是一回事……”

“娘——我不想死——”

百姓哭嚎间,却也有不少有志之士慷慨陈词:

“蛮子还没到,你们就窝囊成这样!若是哪天真到了,岂不是要跪下地喊边寇祖宗了?!”

“一群软骨头!不想想做些什么,就在这儿哭着等死吗?!”

有人反驳:“那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又不会打仗,难道去跟蛮子拼死吗?”

慷慨陈词之人看他一眼:“你……!气死我了!”

他们争执之间,一拨人从他们身边经过,目标十分统一地跑向了一个地方。

“这是干什么?”有人注意到,出声询问。

“不知道,”一人摇头,站起身,眯了眯眼,看向人群奔涌的方向,“他们好像都在往一个地方去……好像是……文安堂!”

“走,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