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老道微微抬手,示意火头道人将他缓缓搀扶起来,目光温和且慈悲地看向阿武。
开口说道:“施主,莫要如此悲伤难过。吾道中人,向来秉持慈悲为怀之心,以普度众生为己任。
无论苗疆还是中原,但凡百姓遭受苦难,我们必定会竭尽全力伸出援手。
只是,这还魂丹虽为我观无上至宝,但它终究也无法做到起死回生啊。
若是如你所言,你们族人已然中了尸毒,恐怕即便求得丹药回去,也难以挽回他们的性命了!”
阿武听闻,赶忙焦急地解释道:
“老神仙有所不知啊,族人所中的尸毒,目前已经被一位游方道人施展法术,以符箓压制住了。
如今他们神智尚算清醒,并未像此地出现的那些怪物一般失去理智,变得狂躁凶残。”
“咦?”
白眉老道轻咦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尸毒竟然还能被符箓压制住?这道人当真有好本事啊!”
一旁的黄叶道人听了阿武的讲述,同样对那游方道人产生了几分浓厚的兴趣,忍不住开口问道:
“施主,你可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游方道人啊?竟有如此手段,能以符箓驱毒,着实罕见。”
阿武挠了挠头,面露思索之色,说道:“我只知道这位道长是偶然间路过我们村子,看到族人受苦,便出手相助。
他自称四海为家,并未提及具体来自何处。不过他身上的道袍样式有些奇特,和我以往见过的都不太一样,上面绣着一些奇怪的纹路,看着像是某种古老的符号。”
黄叶道人微微皱眉,陷入沉思,心中暗自琢磨:
“这游方道人究竟是何来历?他的符箓之术如此高超,难道是出自某个隐秘的道家门派?”
白眉老道则轻轻点头,说道:“看来这世间,果然是藏龙卧虎啊。既然你族人的尸毒已被压制,那情况倒还不算太糟。
只是不知这压制之法能维持多久,还需尽早想个万全之策才是。”
阿武听了,眼中满是期盼,说道:“老神仙,您慈悲为怀,还请您无论如何都要救救我们族人啊。
那游方道人说,他也只能暂时压制尸毒,时日一长,恐怕符箓的效力就会减弱,尸毒还是会发作。
须得求来揽月观的灵药还魂丹配合他的符箓一起发力才能祛除余毒,保住性命。”
白眉老道与黄叶道人对视一眼,两人目光中都透着坚定,白眉老道缓缓说道:
“施主放心,我们定会尽力而为。只是还魂丹一事,还需从长计议。
这丹药炼制不易,且数量稀少,我们需权衡一番,才能决定如何相助。”
阿武赶忙再次跪地,连连磕头,感激涕零地说道:
“多谢老神仙,多谢老神仙!您的大恩大德,我们全族上下没齿难忘。”
白眉老道赶忙上前扶起阿武,说道:“施主快快请起,切莫行此大礼。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自会全力以赴。
你且先说说,你们族中如今中尸毒的有多少人?那游方道人所画符箓的具体样式,你可还记得?”
阿武站起身来,认真回忆道:“回老神仙,族中中尸毒的大概有三十来口人。
那符箓的样式……我记得上面有一些弯弯曲曲的线条,像是一道道闪电。
中间还有一个圆形,里面似乎写着一个古老的文字,具体是什么字,我也认不出来。”
黄叶道人听了,心中一动,说道:
“听你描述,这符箓似乎与我曾在古籍中看到的一种驱邪符箓有些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或许,那游方道人对其进行了改良。”
白眉老道微微点头,说道:“这位游方道人,应该是正一道门的道友。
他既然如此了解尸毒,又知道还魂丹关键所在,想必确实有把握祛除尸毒。”
阿武听了,眼中燃起一丝希望,说道:“老神仙,有你这句话我就更加放心了。看来咱们族人真的有希望了。
韦修平听完了这段曲折的往事,又见那苗人也成功求得了丹药,自觉此行任务已然完成。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时间不早了,心中暗忖不能耽搁过久,以免再生变故。
于是,他整了整衣衫,抱拳对白眉道人说道:“白眉道长,今日听了这许多过往,我也算了解了其中缘由。
如今这苗人丹药已求到,我也该告辞了。叨扰许久,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白眉道人微微点头,还礼道:
“韦施主一路保重,今日之事,多谢施主仗义相助。他日若有需要,尽管来寻我等。”
韦修平应了一声,转身大步离去。
白眉道人看着韦修平远去的背影,收回目光后,与师弟互相对视一眼。
此时,两人心中都明白,揽月观如今情况不明,还潜藏着诸多危险,暂时还不能回去。
经过一番商量,大家觉得稳妥起见,决定先下山,投奔到俗家师弟刘云飞家中暂避风头。
说起这道教俗家弟子,也称作道教居士。
他们需经过正规的道教皈依仪式,虔诚地拜过度师,并且对道经师三宝真心信奉皈依,还要受持五戒(全真派)或九戒(正一派),如此才能成为正式的道教信徒。
这些俗家弟子不必出家,依旧生活在世俗社会之中,维持着正常的家庭生活。
与此同时,他们始终坚守着道教的教义和规戒。
就好比正一派的“火居道士”或者说“俗家道士”,他们既不出家,也不修建道观,而是在家中设坛行教。
天心派亦是如此,弟子分为出家与俗家两种,俗家弟子首先要皈依三宝,接着拜度师,之后由度师过经,最后方可回家自行修持。
而这位刘云飞师弟,就是师父当年破例收下的一位俗家弟子。
只因为刘师弟家中三代单传,到了他这一辈,刘家一脉就仅有他这么一个男孩。
他家在涂山县城郊外,那可是一位有头有脸的乡绅大财主,家中产业丰厚,良田多达百顷,牛羊成群,数都数不过来,产业铺面更是遍布全县各地。
平日里,一家人锦衣玉食,生活得十分滋润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