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合在一处,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战斗机器,在丧尸群中艰难却坚定地向外杀去。
丧尸们疯狂地扑上来,试图阻止他们的突围,但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始终无法突破防线。
一时间,喊杀声、丧尸的嘶吼声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整个山道上。
众人成功杀出丧尸包围圈后,马不停蹄地向着远处山坡上的几间草房奔去。
到了近前,杜尚清一马当先,用力推开院门。
只听“吱呀”一声,众人这才发现此地竟是一处牛圈。
牛圈内摆放着十七八个大石槽,槽里还残留着些许草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牛粪味儿。
地上满是牛粪,却不见一头牛的踪影,想来应该都被放出去吃草了。
“三宝,修平,带着大伙搬出石槽,在门口堆成细锥形,就像这样。”
杜尚清说着,迅速蹲下身子,用手指在地上画出了一个倒三角形状,一边画一边解释,
“下宽上窄,细细长长留一条通道。”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透着一股让人信服的威严。
“将前面空地尽量保留在里面,外面那条通道全用石槽堆码出来,后面石槽不够用就拆砖堆砌,记住一定要牢固一些。
齐樟、齐桐,你们俩去后院看看,有没有长竹竿什么的,拿出来准备用来捅刺。”
杜尚清有条不紊地继续安排着,眼神坚定而专注。
简单几句话,杜尚清就将防御阵形安排得妥妥当当。
白眉道人在一旁看着,心中惊讶不已。
原本只知杜尚清武艺高强,却没想到此人在谋略阵法方面也是一流水准。
只见他指挥若定,对各种情况判断精准,短短时间内就利用现有的条件布置出一个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防御阵型,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看来,自己之前还是小瞧了这位团练使。
曲三宝和韦修平立即领命,带着几十名步卒开始搬石槽。
大家齐心协力,石槽与地面摩擦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狄帮主带着属下也一起帮忙,总而言之除了不能动的,全都过去帮忙了!
齐樟和齐桐则迅速向后院跑去,不一会儿,两人扛着几根长竹竿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二伯,竹竿找到了!”
杜尚清点点头,“好,把竹竿削尖放在通道两侧,丧尸要是敢进来,就用竹竿狠狠捅它们。”
齐樟放下竹竿,冒了一句话:“后院还有一仓库的干草。”
杜尚清闻言大喜,“快,叫卫中他们一起搬出来,码放在石墙外围,细通道不用摆放,就让丧尸从那里穿行。”
众人各司其职,迅速按照杜尚清的指示布置好防御。
这时杜尚清才得了空闲,请白眉道长到了后院,两人寻了一处相对安静的角落,杜尚清便开始叙说他们的遭遇。
原来杜尚清在山道与六小卫汇合后,便一直在焦急地等待韦修平赶回。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却始终不见韦修平的身影。
杜尚清心中暗忖,揽月观恐怕是出了事。
当下局势危急,他们若想解揽月观之困,就必须抓紧时间下山,回到县城集结人马,才有能力杀回来解救众人。
于是,杜尚清留下了联络暗号,而后果断带着步卒乡兵朝着涂山县城方向赶去。
谁料,刚到山脚下,就被那伙丧尸堵了个正着。
那处地势开阔平坦,四周毫无险要之地可以据守。
那些丧尸仿若不知疲倦的恶魔,张牙舞爪地死命追赶。最终,他们还是被丧尸成功围堵住了。
其实,以杜尚清带领的小青山众人的实力,若是奋力拼杀,杀出一条血路并非全无可能。
但那几十名步卒乡兵,却极有可能成为丧尸的盘中餐。
杜尚清心中不忍,他深知这些步卒乡兵都是为了协助他们才陷入如此险境。
所以,杜尚清毅然决定留下来保护这些步卒。
他一边指挥众人抵御丧尸的进攻,一边期望卷毛等人能尽快带来县里的骑兵。
他心里清楚,只有这样,大家或许才有一线生机。
白眉道人听完杜尚清的讲述,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
“杜大人深明大义,能为这些步卒乡兵着想,实乃仁义之举。
只是如今这丧尸之患棘手非常,咱们还需从长计议。”
杜尚清长叹一声,说道:“道长所言极是。方才若不是道长及时赶到,恐怕我等今日都要葬身丧尸之口了。
只是不知这丧尸究竟因何而起,为何如此之多?”
白眉道人目光深邃,望向远方,缓缓说道:
“此事说来话长,与我揽月观一段恩怨有关。
那黑石叛徒,为得还魂丹秘方,与恶势力勾结,致使尸毒扩散,才生出这许多丧尸。”
接着,白眉道人便将揽月观的前尘往事,以及黑石的恶行,简略地向杜尚清说了一遍。
杜尚清听完,怒目圆睁,狠狠一拍桌子,说道:
“这等恶贼,实在是天理难容!待我回县城搬来救兵,定要将他碎尸万段,为道长及那些无辜丧命之人报仇雪恨!”
白眉道人摆摆手,说道:“杜大人切莫冲动。黑石此人隐藏极深,又与京中势力有所勾连,背后势力错综复杂。
咱们贸然行事,恐难成功,还需细细谋划。”
两人正说着,突然听到前院传来一阵嘈杂声。
杜尚清与白眉道人对视一眼,立刻起身,快步向前院走去。
“什么情况?难不成是丧尸循着气味找过来了?可它们的鼻子能有这么灵吗?
这才过去了多久啊,居然就追赶到这儿了?”
杜尚清满脸狐疑与警惕,迅速登上大石槽,踮起脚尖,极目向远方望去。
只见在那遥远的地方,几个人影在沟壑间时隐时现,起起伏伏地拼命奔跑着。
而他们身后,一群丧尸如同潮水般涌来,不断有丧尸因沟壑崎岖的地势而摔倒,但旋即便又挣扎着起身继续追击,摔倒的丧尸后面又有新的丧尸紧追不舍。
由于地形复杂,双方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
然而,很明显可以看出,这几个奔跑的人已然快要达到极限,个个气喘吁吁,脚步虚浮。
跨越沟壑的速度也逐渐慢了下来,每迈出一步都显得愈发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