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你回农村种地,怎么成大明星了? > 第290章 就是这首诗,就它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0章 就是这首诗,就它了!

蓉城。

省少儿文学研究协会。

得知这一次交流会需要准备一首诗词作品之后,省少儿文学研究协会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李青。

因为适合小学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学习的诗,看似不难创作,但其实创作难度颇高。

越是简单的诗,有些时候创作难度越大。

所以,得找一个诗词高手帮忙。

因之前《狼来了》而结缘的李青,毫无疑问是最理想的人选。

所以,何婵直接给李青打了电话。

自然还是由她联系李青。

打电话之前,何婵略微有些忐忑,不知李青是否还记得她?

电话接通后,见李青还记得她,非常高兴。

把事情说了,李青并没有多少犹豫就答应了之后,更是高兴。

如此,就只需耐心等待李青的作品即可了。

相信只要李青肯出手,质量就不会差。

至于酬金,已经和李青说好,在一千块钱到三千块钱之间。

等到诗写出来之后,再具体定。

……

落峡湖。

对于一首诗来说,酬金一千到三千不算低了。

而且,这一次还情况特殊。

很多人,包括一些诗词名家在内,即便是一分钱酬金不要,也非常愿意写。

因为自己的作品出现在各省少儿文学研究协会交流会上,能够在比较大的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名气。

而且,更重要的是,国家教育部教材局也会关注。

如果作品质量足够高,不排除进入教材的可能性。

所以,何婵说酬金在一千到三千之间的时候,李青没有意见。

很不错了。

但应该选择哪一首诗呢?

李青在想这个问题。

最好是直接在前世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挑选。

回忆一下,前世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上都有哪些诗?

挺多的。

就在李青做选择的时候,有客人来吃烧烤了。

那就先不想了,先接待客人。

一首诗而已,只要决定好了,不用一分钟就写完了。

不急。

……

一直到了中午12点半,所有食材全部卖完。

收摊回家。

回到村里,经过一口堰塘的时候,看到堰塘里有几只大白鹅。

李青脑海里灵光一闪,突然之间已经有了决定。

就它了。

用作小学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学习,再合适不过。

便是前世知名度最高的诗之一。

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是一首非常简单,但却又神韵十足的诗。

相传是骆宾王七岁那年写的。

当然,只是相传,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

这首诗有听觉,有视觉,有静态,有动态,有声音,还有色彩。并且,所有这些都非常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活灵活现的展示出了鹅的形神情态,生动而又传神。

同时,描写的还是鹅这样一种,小朋友们完全能够有机会自己观察到的动物。

将诗句内容与自己的观察相结合,定能让他们印象深刻,从而第一次真正体会到诗词的魅力。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应该都是最合适的一首。

决定了,就它了。

待会儿稍微晚一点的时候,就把它写给何婵。

……

回到家里,刚好赶上午饭。

吃过饭后,李青来到院子旁边,观察一下上次种下的葡萄、还有车厘子苗的情况。

上一次李青在镇上买了四株葡萄苗,两株车厘子树苗,在万能肥料的作用下,现在全都长势非常好。

李青一度有些担心车厘子是假苗。

现在就新枝和叶子的形态,仔细对比了网上车厘子树的枝条和叶子的形态,发现应该的确是车厘子树无疑。

看来,那位老板没有骗他,比网上那些卖车厘子苗的黑心老板靠谱多了。

一想到网上那些卖假苗的,李青就气得很。

玛得!

他一定要咒那些卖给他假苗的人不得好死!

观察一阵后,李青回到房间,躺在床上看手机。

刷了一会儿视频之后,将《咏鹅》发到了何婵的电子邮箱。

再给她打个电话。

……

蓉城。

省少儿文学研究协会。

何婵接到李青打过来的电话后,并不意外。

对于写诗厉害的人来说,创作一首诗的确用不了太长时间。

看看质量如何?

何婵登录进自己的电子邮箱。

看到了。

一眼就看完了。

脸上全是喜色。

她就知道,李青的作品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这首诗简单,非常简单,但又绝对不是那种毫无美感和韵味的简单。

一首诗要写得很简单,当然可以说很容易。

但是,大部分人写出来的简单诗,都是为简单而简单,没有一点艺术魅力。

把那样的诗拿给小朋友们学习,不仅无法让小朋友们对诗词产生兴趣,反而还有可能产生不好的影响。

而这一首诗,在非常简单的同时又形象生动,韵味十足,能够让小朋友们产生兴趣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再让小朋友们自己亲自去观察一下水里面的鹅,效果还会更好。

马上把这首诗拿去给领导看一下。

领导看过之后一定也会非常高兴,然后立马就决定就用这首诗。

何婵把诗用一张A4纸打印出来,然后起身敲开了主任王万秋的办公室门。

“主任,李青已经把诗写过来了。”何婵说道。

“速度挺快。”王万秋微微一笑,说道,“拿给我看看。”

何婵把A4纸放到王万秋的办公室上。

王万秋看到后,同样眼前一亮,连说了两个“好”字,然后还说道:“李青果然名不虚传,这首诗写得很好,非常符合我们这一次的要求。就这一首了。”

王万秋果然很快就拍板决定了就用这首诗,何婵非常高兴,说道:“那主任,酬金呢?给多少合适?”

王万秋沉吟道:“你之前给他说的是一千到三千,对不对?”

何婵点头。

王万秋道:“那就三千。先报三千,看李青那边怎么说?”

何婵再点头,“好。”

过了片刻,又说道:“对了主任,你说这首诗有没有可能进入语文课本?”

王万秋道:“不好说。不过,我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小,甚至是很大。到时候我会向上面推荐这首诗。”

何婵等的就是这句话。

她非常高兴!

马上给李青回电话。

……

非常感谢,一刀、飘零惯两位大佬的又一次打赏!

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