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说没叫姜三叔一家,但她们还是来了。

一家五口。

是的,这几年黄翠菊始终只有一个儿子,再也没有怀孕。

当然也是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就是了。

大喜的日子里,姜母冷冷的审视了他们几眼,还是让几个人进去了。

就当给老太太一个面子。

席间,姜三叔一家话里话外的诉苦要好处,都被姜老太太挡了回去。

直到散席,他们也没找到机会单独跟老太太说话,就被姜二叔拉走了。

他当然是不想走的,但他也不敢在姜家闹事了。

第二天。

姜二婶一家又来了。

这次不是别的,是想让姜母帮忙打听一下有没有门市往外卖。

这半年他们卖酱菜也攒了不少钱,想到城里来发展了。

姜母也不吝于帮这个忙,给找了一个位置不错的店铺。

姜二婶看过之后,没几天,她就筹备着开店的事宜了。

天气渐渐凉了下来的时候,姜氏酱菜店开业了。

有之前打下的基础,姜二婶的生意很是不错。

另一边。

姜梨的服装厂也建设完成了。

建完之后,她还赶时髦剪了个彩。

那之后,服装厂正式开业。

没过两天,服装厂招工。

这一次招的多为技术性人才。

工程师,设计师,会计,还有销售方面的人才,她都需要。

姜梨开出的待遇优厚,有不少人心动慕名前来,她自然是择优录取了。

服装厂很快走上正轨。

源源不断的衣服被生产出来,又被送到各个店里。

冬天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有家服装厂,已经是江市服装产业的龙头。

大多数服装店里的衣服,全都来自于有家。

年终总结的时候,姜梨也没有吝啬,给名下的所有员工都包了个大红包。

然后带着两个闺女包袱款款上京市过年去了。

八八年。

年初上班时,姜梨就召集大家伙儿开了个会。

目的就是要往下边县里铺设店铺。

她用一年的时间,在江市的各个县里,都开了一家到几家不等的服装店。

让有家这个名字,成为了江市服装的代表。

在之后,她开始把衣服销往各地。

她手底下养了一大批设计师,源源不断的新款衣服从服装厂流出,款式新颖,审美更符合当下的国情,销量很是不错。

服装厂建成的第三年。

有家成了市里乃至省里的纳税大户,一跃挤下许多老牌国营厂子,发展势头锐不可挡。

同时,随着服装厂的发展壮大,姜梨手下的员工也越来越多。

目前来说,服装厂的领导阶层,从原来的三个变成了八个。

销售主管,会计主管,生产主管,门店主管,后勤主管,安保主管,设计部门,还有最最重要的质检部门。

再加上许琳琳和吴轻水两个,一共十个领导,各司其职。

许琳琳依旧是副厂长,吴轻水则成为了另外一个副厂长,至于姜梨,又给自己招了个助理。

服装厂和服装店相辅相成。

服装厂发展的迅速,姜梨名下的服装店也一增再增,除了江市,逐渐辐射开周边各市。

她一个女人,混的风生水起,有不少人看不惯,想要给她使绊子。

不过姜梨是军嫂,又按时纳税,定期做慈善,还给军属提供工作,在上面眼里都是挂了号的。

可以说只要姜梨不偷税漏税,违法犯罪,就一直有人给她保驾护航。

八十年年代末,犯罪分子猖獗。

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姜梨也请了保镖,没别的,她惜命。

她的事业越做越大,与之相反的是她和霍卿衍两人的感情。

两地分居,不常见面,又没有个孩子,在外人眼里看来夫妻两个的感情岌岌可危。

但这影响不了姜梨。

相反的是,分居的这几年,她和霍卿衍的感情越来越好,真真应了那句远香近臭。

而且,两人对没有亲生孩子这件事,默契的达成了一致。

不知道怎么的,霍卿衍和姜梨两人,内心深处对生孩子这件事,都有些无感,甚至有些抗拒。

或许,是童年各有各的不幸吧。

姜梨曾经和霍卿衍就这个问题聊了一次,从那以后,再也没犹豫过要不要孩子的事情。

当事人都不在乎什么,其他人说再多也影响不了两人的心情。

转眼又是一年冬。

姜母正式退休了,把早餐店交给了姜大嫂经营。

她每天的日常就变成了催婚催婚催婚。

催的是姜城姜佑的。

两个弟弟也已经毕业,不过都没回来江市工作。

阿城毕业以后直接被导师带进了实验室,一边读研一边跟实验,一年到头回不来几次。

阿佑呢,留在京市第一人民医院了。

两人岁数都不小了,但一个比一个忙,眼看着根本没有成家的意思,这给姜母急的啊。

几乎是一天一个电话的催。

不过两人离得远,姜母也只能打电话催催了,大多数时候还找不到人。

再来说姜桃,她也是个能干的,三年的时间,她的霄霄电器,扩大成了电器城,也是个成功女强人的形象。

至于姜大哥,她自己组了个运输队,每天也是忙的很。

一家子各有各的事业。

忙啊忙的,日子就过的飞快。

眨眼间,就到了九十年代。

姜梨从饭店出来,上了街边的小轿车,开着回了家。

家里,三圆和平安已经放学回来了。

三年的时间,两个孩子都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妈妈。”

姜梨勾起一个笑容:“做好饭了?”

三圆还是害羞腼腆的样子:“做了香煎牛排。”

“三圆真棒!”

十二岁的小姑娘,厨艺一级棒。

别看姜梨的服装厂越开越大,在家里可没有一点老板的样子。

住的依旧是当初上面奖励的平房,也没有请保姆,就是很普通的日子。

吃饭的时候,平安小丫头叽叽喳喳的:“妈妈,爸爸能赶在元旦晚会前回来吗?”

“肯定能。”姜梨给她吃了颗定心丸。

“你爸都答应你了,要看你登台演出,绝对不会食言的。”

平安这才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三圆也面露期待:“姐姐会回来吗?”

“大姐应该可以,二姐可能不行。”

说到文景,姜梨就想叹气,这孩子,现在她都联系不到。

她只知道人平安,至于在哪,做什么,一概不知。

文景进了少年班的第二年,上面就给配备了安保人员,出入都有专车接送。

第三年,直接不见了人影。

现在倒好,联系都联系不上了。

也亏得她还知道报个平安。

相比起来,盛楠的日子就无波无澜了许多,她如普普通通的学生一般,努力学习,一级一级往上升。

现在已经高三了。

不过盛楠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就是当军人,也一直为这个目标努力着,不太需要姜梨的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