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1976步步生莲 > 第1553章 “公家”和“个人”是两码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53章 “公家”和“个人”是两码事

和黄百分百控股位于葵涌的,全球最繁忙港口之一的港岛国际货柜码头。

百分百控股位于青衣岛的,由九龙、太古、黄埔三大船坞合并而成的港岛联合船坞。

百分百控股管理港岛多个本地码头的和记港口公司。

百分百控股屈臣氏集团,旗下包含屈臣氏个人护理连锁店、百佳超级市场连锁店和丰泽电器行。

百分百控股港岛历史最悠久的贸易公司,涉及食品、日用品、工业原料进出口的和记洋行。

除了主体业务,和黄还掌握这三个不起眼的“小资产”……

第一个“小资产”,和记黄埔持有百分之三点九七的汇丰股份。

1865年怡和、太古、沙逊、旗昌等十家洋行共同出资投创了汇丰银行。

时至今日,十家洋行只有太古和怡和两家还活着。再就是一个业务全面萎缩,几乎退出所有实控经营,以家族基金形式守着老本吃红利的沙逊家族。

余下七家洋行在撤出亚洲市场、倒闭或被吞并的过程中,所持有的汇丰股份几经转移。

其中太平洋行撤出港岛时,持有的汇丰股份被黄埔船坞承接。宝顺洋行和仁记洋行的股份被和记洋行接手。

和记和黄埔两家,曾经都在汇丰的董事会上占据过席位。

一时风生水起过后,两家没有跟上汇丰发展的脚步,权重一再被稀释。73、74两年经营最困难的时候,又都出售了部分持股套现。

等75年汇丰开始推动二者合并时,总占股已经不足百分之四了。

但即便是这样,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李家诚入主和黄后凭借这百分之三点九七的的汇丰股份,以及沈壁的支持,进入了汇丰董事会。

时间进入八十年代后,老黄瓜趁着两边谈判陷入僵持,国际资本对港岛信心不足时,持续吃下了部分投资机构释放出来的股份,最终在85年成为了汇丰的非执行副董事长。

从那时起,在港岛地界上,他才从替汇丰赚钱的工具人,变成坐上牌桌的,真正有影响力的人物……

和黄第二个“小资产”,持有枫叶国赫斯基能源百分之九的股份。

虽然只是小股东,但赫斯基能源主营的是油气田勘采和炼油。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当下,算是和记和黄埔两家众多海外投资中,罕有的优质项目。

要是类似的项目再多掌握几个,两家也不会沦落到眼下这种半死不活的鬼样子了。

第三个“小资产”,持有恒生银行百分之四点九的股份。

港股的恒生指数,就是恒生银行64年创制的。以64年7月31日为基期,于69年11月24日正式对外公布使用的。

恒生银行是33年?由林炳炎、何善衡、梁植伟、盛春霖和何添共同创建的华资银号。

在六十年代初时,发展成为最大的华资银行,62年时资产规模已经可以挑战汇丰。

65年1月,汇丰很可能在明德银号引发的银行业危机中扮演了不光彩的推手角色(没有实质证据),无限放大了华资银行过度放贷导致的风险积聚,继而引发挤兑潮。

随后汇丰以“救市者”的姿态入场,用5100万港元收购了恒生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保留其品牌但取得了控股权。

经此一役,华资银行业转入势微,英资银行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78年港府宣布放宽外资银行准入,79年又重新收紧。这一放又一收的操作,给汇丰创造了机会。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从79年下半年开始,汇丰趁着利好时涌入,利紧时外资撤出,进一步增持恒生股份,直至超过百分之六十二。

但意外不是发生了吗。

谋划的挺好,结果金库失窃,国际金价又蹭蹭的往上窜。

汇丰不缺港币,但买入黄金填补亏空,需要调用大量的美金和英镑。从国际资本手中接盘,同样需要美金和英镑。

外汇储备周转不开,只能错失时机,推迟增持恒生银行控股权重的计划……

好吧,那些暂时还不重要。

重要的是,和黄控制了港岛最大的码头,最大的船坞,最大的港口运营公司,最大的零售连锁集团,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影响力真正深入了港岛的百行百业民生基础。

还有深度影响航运、交通和物流的九龙仓公司。

这两家眼下都由华人当家作主,是内陆十分愿意看到的。

毕竟,华裔做主,就意味着凡事都有的谈,有的争取。

如果还由英国佬拿捏着民生命脉,真到了某一天,只要凭着所有人的饭碗稍微一煽动,轻易就能掀起整个港岛的集体抵制。

相比于华资掌握,如果能更进一步握在手里,施加更直接的影响力,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所以,大领导对曲卓说,家里愿意砸锅卖铁的支持他,绝对是诚心实意的。

曲卓知道,但不能要。

准确的说,是不敢要!

汇丰不是傻子,英国佬更不是傻子。

他打着借助内陆某些特定人群“个人资产”为幌子,英国佬和汇丰乐见其成。

毕竟“拿捏”住关键人物的家底,必要时可以成为谈判的筹码。

比如:诸位一定要积极发挥作用呀。真的要打起来动了枪炮,你们的家财可就毁于一旦啦!

但如果让汇丰和英国佬察觉到,内陆官方在支持曲某人控制港岛的金融经济,情况就不一样了。

虽然都是内陆的钱,“公家”和“个人”完全是两码事。

等待曲某人的必然是警惕,甚至是排挤。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费了牛劲才打开的局面,可不敢乱来……

曲卓急着离开大社,除了懒得跟大领导浪费吐沫,还有一个原因,要赶去机场送中村健。

只送中村健?

嗯。

中村美都留在港岛等好闺蜜前来结伴shopping。

要是放在以前,中村健绝对不敢扔下爱妻。但他现在对曲某人在港岛的能量有着绝对的信心。

呃~对于人品……同样有信心。

(咱也不知道是怎么生出的误会)

所以,临登记前郑重的向曲某人低头行礼:“曲桑,给你添麻烦了。”

“客气什么,放心的去吧~”曲某人大包大揽。

“拜托啦~”中村健再次低头行礼,放心的去……放心的登机了。

“曲桑,我想品尝港岛特色的夜间大排档。”

经过京城一段时间的熟悉,中村美都对曲某人一点也不见外,载着她老公的航班还没起飞呢,就提出了要求。

“呃~”正人君子曲某人,大大方方的打量了下中村美都的穿着。透着勉强的说:“可以是可以,但你要先换身衣服,我再找上十几二十个保镖随行……”

临近十月中了,港岛的气温虽然不像夏季那么炎热,白天也有二十七八度。

中村美都到港岛后,立马换下了内陆时的保守装扮,穿上了一条纱带绕在后颈,两边露着肩膀头子,胸前深到……眼晕的修身长裙。

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幅光景了,但曲某人依旧满心的费解和感叹:东亚人的基因,怎会生出胸怀如此宽广的女人?

着实令人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