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的注册资本是两亿元软妹币,实际拨付启动资金两千万。
采购打印机、打字机、电话、传真机、装修,印制宣传册,专用信封信纸,就花了不小的一部分。
大头用在出去考察,国际长途、法务、差旅和三十来个人的工资……
还没正式挂牌,经费就见底了。还是荣仁义的夫人借了一千块,才把办公用品置办齐备。
荣仁义见后续资金迟迟不到位,拿出了自己家的房子,又垫资了一千万才维持住运转。
不然,前脚挂完牌,后脚就得歇业。
光维持运转坐吃山空不行呀,得尽快找钱找项目。
花大功夫进行了一番调研,将视线落在既有钱,又有项目的沧浪身上。
然后,引发了激烈的争吵。
为啥?
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国家信托投资,必须由国家绝对掌握。而沧浪,虽然带有国资属性,但并不由国家完全掌握。
甚至,按照约定,等有一天梅宣宁离开沧浪时,掌控权会落到私人手里。
而那个“私人”……不但不受掌控,小小年纪霸道的名声,连外国人都知道。
一旦在中信有了话语权,后果不堪设想!
倒不是担心 “私人,会把国家资产装进个人口袋。就算再不满的人,也说不出那种亏心的话。
主要是那小子曾经不止一次的,明确且直白的表达过——我可以给,但你不能跟我要。
什么意思?
只有他觉得有必要,并且愿意的时候,会同意中信为国家利益牺牲自身利益。
他如果觉得没必要,或是不愿意,你要提要求,他就会炸毛。
国家信托投资,是为国家的发展服务的!
凭你小子的心情来,像话吗?
这可不是小人之心。
那小子参与进沧浪之后,这种性格特点表现的尤为明显。
公司在外花费,完全是由他提供的,从宽提供半点磕巴不打,这点没话说。
从雇国内和港岛的设计、建筑专家,到基础建设投入,再到工程队食、资待遇,只要他觉得有必要,花费上没有半分犹豫。
问题是,太败家啦!
很多上面觉得能省、该省,甚至压根就没必要的地方,整个就一大手大脚的往死里败坏。
主干路十车道加辅路?
比特娘长安街还宽!
工人每天伙食费六毛三,比工厂里重体力岗的五毛九还高出四毛。
搞基建确实累,但再累能有炼钢工人累?
现在吃惯了六毛三,以后施工队开赴别处怎么办?
不但败家,还严重缺乏大局观。
就这点看似不起眼的事儿,惹得多少人眉头皱成大疙瘩,批评简直就是胡搞乱来……
可你要说他傻大方吧?
因为电力保障的承诺没落实,直接就炸毛了,要求处置做出承诺的人。
惩治责任人就算了,还要土地赔偿?还要撇开羊城和鹏城自己搞电厂?
一个新生事物,谁都没有经验。错误的估计了情况,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嘛。
相比于他大手大脚浪费的那老些钱,临山靠海的一小绺烂海滩值几个钱?
他是要赔偿,还是得势了逞凶狂?
全局亏电!
他要自己搞电厂,供自己用,满脑子要不得的小家小户思想,哪有一点大局观!
就这样的人,敢让他参与进中信?
三号帮着解释:那小子是担心把外商引进来,电力无法保障,耽误了工厂的生产。
一旦工厂因为缺电而停工,不是赔人家损失那么简单,会影响更多动心却还在犹豫观望的外商,让动摇外面人对内陆的信心。
至于电厂的事,那小子不是气没有履行承诺,而是气明知无法履行承诺,却一直拿不出解决的办法……
总之,摆事实讲道理,很是一番语重心长,好容易才把不满的声音压住,但允许沧浪占股中信的提议被搁置了。
葫芦好容易按下去了,瓢很快又起来了……
梅宣宁不是没禁得住拱火和攒拢嘛。从港岛回到羊城立即收集、整理资料,准备回去“打小报告”。
这一“收集”和“整理”,脑子更炸了。他多多少少的知道一些情况,但没想到竟然如此不堪。
也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之前觉得某人是在借题发挥。感情是通过某些途径,知道了这些情况!
连夜狠狠的奋笔疾书,转过天带着滔天怒火登机……但随着京城越来越近,脑子慢慢冷静了下来……
他梅二哥固然头大,但也不是什么众怒都敢犯的。
不提羊城专门分管和支持工业区的那些个,就新生的鹏城,都是精挑细选优中选优调配的精兵强将。
随着各种考察和小阶段总结,上面对大家的工作十分满意。虽然电力保障出了点岔子,但客观困难摆在那,算是瑕不掩瑜。
肯定也肯了,表扬也表了,这会儿再捅出来……都不是简单的得罪人,从上到下全都下不来台。
越琢磨心里越虚,把公文包里的激昂文字折起来塞进夹层里。趁着离降落还有一段时间,拿出稿纸和笔根据某个货的表态,写了一份比较客观的,简单的情况汇报。
当时已经临近十一了嘛,所有人的事情都特别多。
刚从香洲回京的赵勋看过汇报,挠头的厉害……说上头太忙啦,没空因为这单破事儿专门听汇报。
正好,海子里有个十一时要对外宣扬的三试点经验与总结会……一起上会讨论一下吧。
听着很合理,其实赵勋是憋着劲让老几位教训教训某个臭小子。
为啥?
他心里憋着火儿呢!
小兔崽子攒拢他家小三儿跟他唱对台戏!
怎么知道是攒拢的?
自家崽子肚子里有多少东西,当爹的能不知道?
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要没人教他,撞邪啦?
好几次!
儿子当众把老子顶的下不来台,一帮人明着劝,背地里不定怎么笑呢!
赵勋自认收拾不了那小子,就暗戳戳的借一把东风……
梅宣宁要汇报什么?
除了零零碎碎的琐事,跟某人直接相关的就一个:不同意与羊城和鹏城合办电厂,但同意将多余电能卖给鹏城。所得电费款,还电厂的基建贷款。
以赵勋的经验,某几位思想保守,习惯了一切以“公”为优先的老爷子肯定不能干,大概率会发飙。
但他不知道,三号已经私下里做好工作了。
某几位尽管心里依旧不满,但勉强接受了确保外资工厂用电,维护内陆信誉优先的说法。
所以,一个个的哼哼了两句,并没有出现激烈的反对。
赵勋失望之余,梅老二个货欠儿病犯了。
临了补了一句:工业区以后肯定会有高档饭店和酒店,企业相比于公家天生是弱势的。我身为沧浪公司的第一负责人,必须……
没错,就是某人不接受公家任何形式白条的那套嗑儿。
都没等话音完全落下,会场直接炸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