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听明白了。
他也听傻眼了。
他能想到苏希是故意布局,故意杀害夏修成。
但他没想到苏希竟然布局这么深,连夏修成的后续行动都猜到了。
他还是喃喃自语:“老夏真的会这样吗?”
成白云苦笑一声:“你以为夏修成有其他办法吗?要怪就怪他当初没有专心栽培夏芷云,若是夏芷云能更进一步,他必然不会如此。我们这些人,拼的是卸任之后的影响力。你后继无人,自然是被人拿捏。明知道被人暗害,也只能委曲求全,甚至刻意讨好。”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成白云说:“夏修成一死,夏家就树倒猢狲散,再也没有凝聚力。也再也没有反抗能力,就看苏希是否宅心仁厚了。夏修成只能赌这一点!唉!”
成白云叹了口气。
“那我们拿苏希完全没办法了吗?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他耀武扬威,阴谋杀害夏修成,却没有屁事?”文明越想越不忿。
成白云摇摇头,他说:“你急什么?很多事情,讲究的是过犹不及。我现在倒是希望苏希一点处罚都不受,他继续这么出风头。”
“你要知道,政治上讲究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他这件事情必然会在一些领导心里留下痕迹。现在不提,现在不处理,将来肯定是要拉清单的。苏希能确保一辈子不犯错吗?他一犯错,今天的事情就会被拉出来。”
“苏希在辽北这一通乱杀,他的酷吏之名已经诞生。尤其是对李崇海、夏修成的行为。他在老干部群体里的形象已经破灭,未来…他的前途不会明朗!”
成白云说:“耐心等待。”
文明点头,他未必完全认可,但是他没有主心骨,只能听从。
很快,两人接到电话。
电话内容就是夏修成向有关领导的反馈,感谢苏希的救命之恩。
文明当时愣住,他没想到成白云竟然说中了。
这完全出乎他对夏修成的了解,在他看来夏修成是个硬骨头,是见了黄河也不死心的人。
“你猜对了,老夏居然真的这么做了。”
成白云叹了口气:“将死之人,其鸣也哀。”
他心里下了个决心,接下来的两三年,一定要将重心放在苏希身上。
他要给老二提个醒,决不能妇人之仁,一定要先下手为强。
苏希现在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他的母亲、妻子在经济领域有了极高成就。他的父亲、岳父、义父在政治上的前途也极其光明,还有周烈的那帮养子…这些人围绕苏希聚拢在一起,虽然天各一方。
但是,只要苏希成长起来,就是一股令人胆寒的力量。
成家不能步夏家的后尘。
尽管成白云很喜欢自己的外孙女周瑾,尽管他的儿子成远航现在跟着周瑾在南方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也娶了一个南方妻子,给自己生了个小孙子。
但是…这足以麻痹他的决心。
他要做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
辽北的枪声传到京城的那一刻,夏修成还没被运回京城,成白云就已经开始谋划。
他是个布局能力极强,耐心极好,极其擅长造势的阴谋家。
…
苏希坦坦荡荡。
关于枪手的情况,他全程都记录在案,并且提供影像资料和录音资料。
苏希是个透明人,他的执法记录仪除了特殊场合,几乎全程开着。
他将这些都汇报了上去,包括李新天的情况。
以及他在进入国宾馆之前和李新天的对话。
面对阴谋诡计,面对各种恶心猜测,最好的方式永远是打直球。
成白云的猜测虽然是以阴险小人之心为出发点,但他的结论是对的。苏希堂堂正正,光明正大,一切都可以摊开在阳光底下,所以,他自然而然,无解!无敌!
苏希在京城待了两天,他去了伍奶奶那里,又和张振坤见了一面,随后返回辽北。
回到辽北。
辽都的空气已经非同寻常。
当天上午,苏希被请到省政府开会,唐向阳主持召开会议,会议内容关于超冠集团联合调查工作组的总结报告。
苏希列席参加,没有安排发言。
苏希早早地来到大会议室。
李剑早就在门口迎接,苏希正要过去和他打招呼,王海不知道从哪里走过来,他主动对苏希说:“苏希同志,能不能和你聊两句?”
王海,苏希是认识的。宗敏华的大秘。
此前,他们的关系是极其亲密的。
但是,这次在京城,苏希从张振坤那里得到消息。宗敏华强烈建议组织将苏希调离辽北,而且,他对唐向阳到辽北工作保留了自己的意见。
通常来说,宗敏华的意见是不会被拒绝的,因为要维护他的权威。
但是,苏希之所以没有被立即调走。
是因为京城纪委的全力支持,张振坤当着宗敏华的面前讲:苏希的工作尚未完成,他不会离开辽北。如果你有异议,你来做我的位置。
张振坤很刚!
也正是他的硬刚,给了领导们一个仲裁的台阶。苏希得以继续留在辽北,但是…也表达出苏希的工作内容会在纪委工作完成后进行调整的信号。
似乎是要营造出一种各打50大板,以及对苏希将辽北折腾的‘乌烟瘴气’的不满。
苏希得到这个消息,他已经不再将宗敏华当成自己的临时盟友。
事实上,随着赵明义被调离,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再加上唐向阳过来之后。更加如此。
所以,现在王海来找苏希,苏希有点警惕。
但他还是点点头。
苏希是个坦荡的人,他向来是走大路,打明牌。
王海将苏希领到一边,他说:“苏书记,我向你投诚。宗敏华同志要针对你和唐向阳同志,我可以和你建立秘密联系…我希望辽北更好,您这一系列动作让我看到辽北的希望。辽北只有在你手里,才能焕发生机。宗敏华同志太缺乏魄力和担当了,他只想顺势而为。”
王海开诚布公。
他如此直接,甚至让苏希都吓了一跳。
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是往宗敏华那边跑。大家都觉得唐向阳没有经验,履历单薄,肯定不是宗敏华的对手。很多省政府的人员都在往省委那边挤。
权力的天平似乎从一开始就失去平衡。
但是,王海,这位贴身大秘,竟然向苏希投诚了。
这是个逆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