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华夏和德国的新条约很快就签订了,因为根本就不需要多考虑!华夏支持德国是必然的,因为在英国、法国之外必须要有一个制衡者,而这个制衡者的角色最佳的扮演者无疑是德国!

没有人比德国更需要在欧洲的话语权,也没有人比德国更需要统一的力量来和欧洲其他强权国家掰手腕,刚刚统一的德国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女地,也是技术进步最佳的赶超之地!没有人比德国人更严谨!也没有人比德国人更守纪律!这正是技术进步的前提。

华夏和德国的条约涉及到方方面面非常多,主要是德国学习华夏的初步科学技术和发明专利的运用,同时也规定了德国的技术教育年度总结和专利审请必须经过华夏的审核通过,如果华夏已经有了同类的专利则德国的审请就必须放弃!

另外华夏的机器、生产线、生产工艺等转移必须严格保密,不得向第三方泄露,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德国需要的生产技术、机器、工艺流程等必须提前一年向华夏的民政院专利局提出申请,经过华夏的国家安全局、科学院、人民军总部战略安全局的审核通过才能进行正式的引进和转让。目前华夏只是开放了初级的钢铁冶炼、原始机器制造、纺织机器和生产线等技术给德国,其他的合金、化工、火药、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等都处于绝密的范畴,根本就不可能有转让的可能性!至于说火车、轮船、飞艇、飞机这些先进武器就更不可能透露一丝一毫了!除非是想死,安全局的暗卫查得比任何间谍特工都要严格,涉密的然后人员都在监控之列!而华夏和任何盟友的协定都明文规定,保守技术秘密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偷窃、破坏华夏的技术秘密甚至会导致战争!尤其是想要获得通讯、轮船、火车、飞行器等绝密技术,并且导致华夏的人员、技术设备、武器平台遭受损失的,将会引发战争的惩罚!

曾经有英国的海军试图夜袭人民军海军的主力舰,抢夺一台发报机回去研究,结果发现发报机根本就拿不走,是焊死在主力舰的通讯舱室里的,英国海军特战队的人员发现不对后立刻自杀身亡,并且将自己的脸炸毁无法分辨这才避免了一场亡国之战的发生!虽然华夏没有动武,但是各国都知道华夏的底限在哪儿了,所以就算是花天价请华夏快速通讯也没有人愿意去冒险抢劫华夏的通讯设备,因为不仅是拿不走而且稍稍一耽误时间,华夏的通讯设备都有自毁装置,通讯员和设备是一起自毁的,这样一来只能和华夏兵戎相见了,再无退路!这个时代还没有头铁到要和华夏人民军硬碰硬的国家,虽然很多人想这么干,但是从来都没有实施过一次!

华夏如今也知道信息通讯的需求很大,各重要城市都设立了电报局,需要紧急通讯可以花大价钱代发,密码自行设置,发报后不保证信息安全。想破译密码那也是要有真功夫的,所以各国在一些商业信息传递时还会通过华夏的电报局发报,军事情报就不敢发报了,华夏说的很清楚,无法保证信息安全!有技术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所以各国也没有纠结太多,人家就没有保证安全传递,追究有用吗?

而华夏人民军的发报机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了,大中小型一应俱全,专用密码彻底和民用的通讯分开,民间的电报局通讯主要是紧急报平安或者抢夺商机,所以一般人很少会用到电报通讯,而华夏的各大商行的重要节点上都有发报机的运用,当然也有安全措施和自保装置!安全局的监控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除了自身力量雄厚的商行,大部分商行都是去电报局传递信息,既省钱又省力!而电报局的安全措施就更是严格到位了。所以电报局的商业应用规模越来越大,赚钱越来越多,而军用通讯则是华夏人民军的一家独享!没有办法,这个代差一定要保持住,否则战机的捕捉能力就无限拉平了!所以华夏不怕战争,而是怕敌人具备了和自己一样的通讯能力,在战争的组织、情报收集、兵力调动、物资运输补给、战场战机选择等各方面出现不可预测的可能性。

1650年,人民军成立了第四个专业化军种--通讯兵,并且设立了专门的通讯保障部队和密码部队,专门的破译部队是特种作战部队,负责收集监听无线电信号,破译密码,获得军事行动的先机,各大战区的通讯兵部队也重新单独设立,保密条例重新修订!通讯兵有自己的安全保密部队和措施,“顺风”特战成了人民军第五支专业的特战队!

李天和腓特烈皇帝一起到了汉堡基地,检阅了人民军驻德国部队,最后也检阅了德国新军,当德国新军踩着正步接受腓特烈皇帝的检阅时,腓特烈皇帝的眼眶被泪水充满了,激动的腓特烈皇帝,在经历了千年沉沦后,终于再次感受到了雅利安人的强大武装,在整齐划一的步伐中找到了罗马帝国昔日的荣光!腓特烈皇帝听从了华夏盟友的建议,大力发展沿海港口和多瑙河领域的内河航运业,开展钢铁工业的初步冶炼和机器制造业的研发!大批德国的年轻人在汉堡或者是远赴重洋去华夏的中学学习,将华夏的机器、生产线、生产工艺和产品标准学习掌握然后再回到德国的工业区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而华夏在几个大区开始全面建设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一个是华夏的大中原核心区,包括了马六甲海峡以北的所有国土,资源丰富,人口相对密集,技术教育发达,先进科技产品推广运用最快最广的地区,人口基本上是华夏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有一亿多人,一直延伸到了北海、里海、黑海、欧洲东南部。另外一个大区以北美洲为核心,囊括了中、南美洲和所有的太平洋岛屿,包括南疆、南西群岛。最后一个大区则是包括了南非特区、尼罗河根据地、苏伊士分割区、印度洋的所有岛屿和印度南部、阿拉伯半岛及波斯湾地区沙漠根据地,这个大区的人口最少,只有二千多万,但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和石油化工产业目前主要布局在这个地区,不是其他地区没有石油资源,而是现在这些地区部族人口稀少,商贸不发达,先开发这些资源有助于华夏今后的发展平衡,但是工业的门类建设必须齐全配套,根据资源的分布来调整具体的生产分工,让华夏的工业化是完整的一个布局。南非特区、天南岛、锡兰、印度南部、尼罗河根据地都在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在气候、土地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一年两季或者三季收获,除了保证华夏百姓自己的吃饭外,还要提供临近殖民地的粮食食品供应,当然这不是无偿的,欧洲殖民者争夺殖民地在大打出手,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扩大粮食生产,那么华夏就提供给他们粮食,当然必须用矿石、金银、钻石等稀缺物资来换。

非洲东海岸一二百公里范围之内是安全区,由华夏人民军的巡逻部队不定期的巡逻保护,剩下的地区都是战场和殖民区,欧洲各国都主动的迁移百姓去殖民,政策开的比华夏都要好,抢劫的财物都归个人,黑奴也是个人财产,这下非洲大陆彻底开了锅了,欧洲各国都到了非洲内陆抢占地盘和利益,就连德国也在南非特区以北占领了一块殖民地,李天知道这是避免不了的,华夏不是救世主,不可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发展到了哪种程度就说哪种程度的话,现在华夏是没有能力掌控这么大的领土和部族人口,所以只能是爱莫能助了!当然偶尔提供一些粮食物资还是可以的。

腓特烈皇帝和李天商定了殖民地的事宜,华夏没有占领更多领土的意愿,所以双方没有矛盾冲突,德国也没有太多的海军力量去嘚瑟,负责会被英国海盗啃的骨头渣都不剩!德国海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只是练练手。

李天结束了对德国的访问,乘船来到了英国伦敦,女王陛下亲自到码头迎接李天,李天的欧洲访问最后一站就是英国!英伦三岛的重要战略位置让李天不得不来,虽然女王的卫队现在都是人民军的海军陆战队在担任,但是英国这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个成功的国家仍然让李天不放心,开放的海洋航运,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科学巨人的不断诞生都是英国让人第一个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且立法形成政权的历史基础,现在这些基础同样存在!只不过被李天强行介入给打断了一下,很可能就会重新延续下去,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不是谁都能扛得起来的!

玛丽女王非常感谢人民军对她和苏格兰王室的保护,同时也希望华夏能提供更多的驻军帮助,英国希望学习华夏的社会制度,并且在华夏的帮助下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普及教育和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果然这个工业革命发源地还是不简单,玛丽女王也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一份子,但是却害怕资产阶级的议会党把她给清算了,所以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想获得华夏的安全保障,当然给华夏的优惠条件也是很丰厚的,作为今后制约欧洲大陆的一个重要力量,英国的发展也是李天必须要考虑的,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而是要刚刚好跟得上德国、法国的步伐,或者稍稍超出一点也没有关系,但是就是不能没有华夏的驻军,曼彻斯特基地的建设真正大规模进行,人民军海军的英伦舰队也是一支能左右欧洲西北海域的决定性力量,所以李天需要和玛丽女王好好谈谈驻军的补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