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这个夫人不好惹 > 第246章 地龙翻身,谁来背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6章 地龙翻身,谁来背锅?

接下来的时日里,萧天启借着御驾亲征之事威望越来越高,逐渐摆脱了顾氏的影响。

他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这样一个绝佳的时机,于是毫不犹豫地抓住机会,紧接着迅速采取行动,展开了一连串大规模的人事变动和部署调整。

首先,将兵部尚书文信侯顾延嗣调任至长安担任总督一职,责令其肩负起与镇西将军广平侯顾延霖共同守卫原来西羌地区的重任。

此外,右将军平阳侯顾延宗、前将军宣平侯顾延云、后将军舞阳侯顾延震、征东将军信武侯顾延宝以及镇东将军清河侯顾延雷等诸位将领也纷纷受命出征海外,前往协助各藩王开拓新的殖民地。

与此同时,征南将军阳陵侯顾延雩以及镇南将军颖阳侯顾延昌则奉命南下,投身于征讨大梁南部各个城邦的战争之中。

稍加观察便可洞悉,这一切举动背后隐藏着萧天启想要铲除顾家势力带来的威胁的意图。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顾延宗等人接到皇帝下达的圣旨之后,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抵触情绪或是留恋不舍之情。

相反,他们都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任命,并以惊人的速度毅然决然地启程赶赴各自的目的地。

这种果断决绝的态度、雷厉风行的作风,不仅展现出顾家众人强大的执行力,更令原本严阵以待的中朝君臣们惊愕不已,一时之间不知所措。

不过顾家如此上道,萧天启自然是高兴的,装模作样地褒奖一番后便不了了之。

该走的人已经走了,留下来的还要斗智斗勇。

时间一晃来到了绍兴五年九月。

九月十八,日蚀从西南角起,云阴不见,定相二州表闻。

十月己未晦,日十五分蚀九。占曰“大旱,民流千里”。

绍兴六年春,京师民饥, 死者数万口。

十一月,月在参,晕觜,参两肩、东井、北可、五车三星。占曰“水”。

年底,仓、定、庆、许数州发大水,民有卖男女者。

十二月,月在斗,蚀尽,占曰“饥’。

绍兴六年春,南方卢、兴、图、桂、港……片二十一州,水旱伤庄稼,梁帝遣使者循行,问所疾苦,开仓赈恤。

绍兴六年五月,双方的苦等的机会终于来了。

先是沿海炎州、崖州奏报“炎州、崖州地动,山倾地裂,海水暴涨,屋宇倾坏,溺数百人。”

接着云州奏报“云州地龙翻身,先期黄沙四塞,昏晓不能辨,凡三昼夜……震之时声自北来,状若数十巨雷……最烈则嵩明之杨林驿,市廛旅馆,尽反而覆诸土中,瞬成平地……”

接着大梁西北鄞州、银州奏报“地龙翻身,2酉时地动,从西北至东南,平罗及郡城尤甚,东南村堡渐减。地如奋跃,土皆坟起。平罗北新渠、宝丰二县,地多坼裂,宽数尺或盈丈……三县城垣堤坝屋舍尽倒,压死官民男妇五万余人。震后地裂涌出大水,并河水泛涨进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不等,民人冻死、淹死甚多。”

北方皮州奏报“皮州苍由县地龙翻身,自紫牛坡地裂,有罅由南而北,宽者四五尺,田苗陷于内,狭者尺许,测之以长竿,竟莫知浅深,相延几二百里,至寻甸之柳树河止……城墙南北则十损其九,东西十存其六……”

东方莒州、郯州奏报“戌时地龙翻身,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从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遂一颤即倾,城楼堞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

……

洪州奏报“地龙翻身,坏官民庐舍十万计、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压死不可胜计”

短短半年时间里,全国各地频繁传来地龙翻身的消息,这让大梁的君臣们再也无法保持淡定。

按照以往的惯例,钦天监被紧急召见前来解释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钦天监的官员们摆弄着龟壳、铜钱等占卜工具,经过一番折腾后,他们语气坚定地宣称:这是上天发出的警示信号,暗示大梁朝廷出现了昏庸无道的君主或是奸佞权臣。

那么究竟是哪位昏君在位呢?又或者是哪个奸臣当朝掌权呢?

答案其实显而易见啊!

看看那卦象所显示的“主弱,小人持政”不就明白了吗!

而这个所谓的“小人”究竟又是何人呢?

这简直就是不言自明啊!

就这样,林雨柔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卷入了这场政治风暴。

御史中丞柴君礼站出来道:“陛下,自古以来岂有女子封公拜相,陛下不顾礼法,任用女子为相,天下多番示警,其犹不悔,惟以妇言是用,此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如今上苍以地龙翻身为警,万陛下?迷途知返,切勿执迷不悟啊!”

……

侍御史蔡炳炎出列:“圣人云:国之将亡,必有妖孽,所以英宗朝有安道海、邓久安祸乱朝堂,如今天象示警,还望陛下切勿被奸佞蒙蔽,早日驱逐那牝鸡司晨之人,还大梁一个朗朗乾坤呐。”

御史大夫雷法审出列:“臣闻自林雨柔任宰辅以降,天灾频发,雷电交加,风雨肆虐,如今更是四方地动,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实乃国家大不幸。臣等深究其原因,忽闻一事,令人骇然。”

“传闻有女子居庙堂之高,位列宰相之尊,此举颠覆乾坤,悖逆阴阳,引发天怒人怨,以致天灾连连。”

“臣等知,自古以来,朝廷重臣皆为男子所任,此乃天理伦常,国家根本。女子主政,实乃逆天而行,有违先贤之道,冒犯神明之威。还望陛下深戒之。”

户部左侍郎鱼允亮出列:“陛下,宰相一职,职责重大,需有睿智深邃,气吞山河之才,方能驾驭国家大政。顾林氏虽有才华,但终究体柔力微,难以胜任此职。如今天象示警,恳请圣上明察,将顾林氏撤去宰相之职,以平息天怒,安抚民心。臣等愿同心协力,辅佐圣上,共图国家昌盛,百姓安康。”

工部右侍郎穆占元道:“陛下,您一意孤行,使得顾林氏官拜宰相之高位,引起了天地异象,人民怨声载道,微臣不得不为社稷之安危,冒死进言。”

“自顾林氏执宰相印以来,风不调,雨不顺,天地为之变色,此等异象,实乃上天示警。女子本应以柔顺为德,相夫教子,而今却涉足朝政,扰乱纲常,有违阴阳之道,此必引起神灵震怒,以致天降灾祸。”

“且观朝野上下,此女子执政以来,政策乖张,朝纲混乱,百官不安,百姓困苦。国家之本在于民,民不聊生,则国家难以安稳。如今民怨沸腾,各地天灾频发,百姓流离失所,皆因女子为宰相所致。”

“陛下圣明,当知顾林氏非宰相之才,其执政已致国运衰微,天灾连连。微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罢黜顾林氏宰相之职,另选贤能之士以任宰相之重任,方可扭转乾坤,化解天灾,保国家之长治久安。”

“臣知进此言有犯龙颜之嫌,但臣心怀社稷,不得不冒死上奏。陛下若能采纳微臣之言,实为天下之幸,万民之福。伏乞陛下圣裁,不胜感激之至。”

……

一个接一个大臣跳出来指责正是牝鸡司晨的林雨柔引发了天地示警,这才有了四方接连不断的地龙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