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听我忽悠,地球真是一艘宇宙飞船 > 第86章 上古时代的元素周期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章 上古时代的元素周期表

“林总工这番推测很有道理啊。”

赵从墨在一边肃然道:“当年三星堆出土时,我们749局也对青铜神树做过深入研究。”

“比如我们通过ct技术对青铜神树研究后发现,在青铜神树的核心层里有一层奇特的有机质芯骨。”

“这种有机质芯骨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其为何种材料所制,甚至其作用是什么。”

“另外在古代,铸造青铜神树的工艺也极为复杂,比如焊接工艺,以当时的社会文明水平根本不足以支撑,只有掌握了一些先进文明才能做到。”

听到这,众人都陷入思考中。

“所以我认为,青铜神树其实就是一种超文明的科技装置,它可以是一种雷达基站,也可以是某种防御性武器,在三星堆金属铸造工厂打磨制造出来基体后,又被赋予各种功能。”

林渊最后一锤定音道。

“呼!”

众人神情再次振奋起来,围着眼前这件青铜神树实物观察起来。

只是可惜现场无法携带更多科研设备,大家只能用肉眼和一些简单的仪器进行检测。

“又是个大发现啊,光光是这青铜神树的出现,就足以证明在上古时代的确存在文明断层,那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

众人兴奋的说道。

“好了,陈麟,给后面队伍留下坐标,咱们继续往前吧。”

林渊发话道。

这青铜神树体积庞大,他们也带不走,只能交给后续大部队来处理。

随后众人带着期待激动的心情,继续往这片奇异天地的深处进行探索。

这时,众人来到一片峡谷处,就见峡谷中间赫然呈现一个祭坛模样,四周都是散落的石架,或许是因为此地荒无人迹的缘故,石架石台竟是完整的保存下来。

“林总工,快看,这里又有一幅壁画。”

赵曦月欣喜的蹲下来,只是一眼,不由惊呼道:“大禹治水?”

“什么?”

众人闻言一惊,连忙围观过来,赫然看到中间石台上同样是一幅壁画,上面赫然画着一个奇特小人的图案。

小人的前臂往前方指去,而壁画里描绘的地方,则是一些代表仿佛江河大海的简单图画。

“的确是大禹治水,这应该是当时的古人看到某种景象后记录下来的。”

赵从墨惊骇道:“但好奇怪,你们看这大禹手指的方向,还有许多奇怪的图案标志,这代表着什么?”

“诶,这个图案看着,怎么像是某种元素?”

赵从墨惊呼道。

“还真是!”

众人震惊无比。

“1,2,3……”

赵曦月见状细数起来,最后竟然在这幅壁画上,发现了七十二种奇怪的图案形状。

“正好对应元素周期表一开始的七十二种元素!”

赵曦月傻眼了。

众人见状也是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怎么思考了。

旋即又齐刷刷看向林渊,期待着从他口中听到一些答案。

林渊直勾勾盯着这幅壁画,许久缓缓道:“大禹治水可能不仅仅是一则简单的神话传说。”

“具体是什么,我现在只有个大概猜测,前面我就说过,大禹可能不是在治水,而是在制造洪水。”

“原因我目前只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因为当时黄帝和蚩尤爆发核战,大地可能到处充满了辐射和有毒物质,于是大禹想到了制造一场洪水来进行清洗。”

“具体是否如此,还需要后续深入研究才知。”

“但在我此前的推断中,倒是对大禹有过一些定论。”

林渊缓缓开口:“【山海经】这篇飞行日志里提到过大禹数次,其中最重要的一段如下。”

随着林渊娓娓道来,众人仿佛进入那上古时代。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言及五藏……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闻言,赵曦月立刻点头道:“这是【山海经·中山经】里记录的,只是……林总工,它有什么含义吗?”

“当然。”

林渊肃然道:“这段话的意义十分巨大,甚至可以说向后世人透露了地球的诸多秘密。”

“上面的禹曰,其实就是指大禹。”

“而上面这段话,其实透露了许多内容。”

“比如包含当时地球的面积,还有地球上元素种类,丰富矿物的储存来源以及如何利用等等。”

“另外,海外东经记载:帝命坚亥步,自东极至西极,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左手指青丘北,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林渊继续说道。

“按照这段话,从东到西的距离是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按照那个年代的说法,一步等于零点四米,那么黄帝那个时期的一里等于一万步,也就是零点四公里。”

“那么这样一换算,也就是当时天地的东西是里,也就是公里。”

“从南到北则是公里。”

“如果我们以长白山为起始点为东,从东到西,公里也就是达到西班牙的海岸线,从南到北也是如此。”

“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个时候黄帝那一批人已经通过某种特殊的手法探索记录了地球的地理面貌,包括现在的亚洲,欧洲,澳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

“当然,因为地壳版块运动缘故,上古和现代地理面貌肯定会发生改变,我们也不必太过细究。”

“言其五藏就更好理解了,指的是当时大禹在探索时发现了五种地球上常见的矿物,那就是金银铜铁锡。”

“而最重要的一点。”

顿了下,林渊扫了眼众人,笑道:“【山海经】里甚至还记录了大禹掌握现代七十二元素的事迹。”

“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这段话听起来十分突兀,完全无法理解,但如果考虑到大禹的身份……”

林渊感慨道:“大禹当时被黄帝派出去探索地球,于是他发现了地球上藏有的七十二种元素,对应现代的元素周期表。”

“得失之数,皆在此内的意思,是指这些化学元素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彼增我减,也符合现代科研对元素的定义,还有能量守恒定律等。”

“是谓国用就更好理解了,因为这些化学元素只有国家才能操控,或者运用在国家等级的工程项目上。”

“当然我们都知道现代科技发现的元素不止七十二种,但其实……也差不多,只是一个统称。”

“现在看这幅壁画,也足以说明黄帝那一批人,已经掌握了对化学元素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