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盘点十大科技盛世,榜首种花家! > 第56章 向种花家学习:众皇帝卷起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章 向种花家学习:众皇帝卷起来了!

种花家的百年科技腾飞历史才刚介绍了一半不到,众多古人们却已经接收到了极为庞大的信息量。

身在各个位面中的观众们还好,在现场的幸运观众们因为身临其境,早已被惊得瞠目结舌!

因为,他们看到的不仅仅只有单薄的文字介绍,还有那些艰苦年代的情景重现。

哪怕饱受战乱、哪怕一贫如洗,哪怕已经比蓝星上的其他国家落后了不知道几代人的差距……

但,种花家人却从来没有轻言放弃。

就像一贫如洗的贫困家庭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让他未来能够有机会出人头地一样。

此时的种花家,哪怕耗尽举国上下的最后一丝力量,也要将学生送出去习得当下蓝星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唯有科技,才能救国!

秦始皇嬴政:“不得不说,从这字里行间,朕真的能够感受到种花家的强大决心!正如当初朕一统六国的决心一般强大!”

汉高祖刘邦:“这种花家领导人确实厉害,一眼就看出了症结所在。像我们这般,都是通过上苍视角的视频介绍,方才得知清朝的衰落是因为闭关锁国、科技落后。而种花家领导人则是在当局中准确判断出了这点,并且坚定地送出学生向强国学习!如此魄力,绝非常人能够拥有!”

汉武帝刘彻:“高祖说得是啊!若是让我领导当时的种花家,我还真未必有这样的眼界和魄力,哪怕举国之力也要大力发展科技!”

唐太宗李世民:“不容易啊不容易。你们看,这群孩子才多大岁数,竟然就要离开家人、离开家乡,乘船去到大洋彼岸!而且,他们身上还背负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这担子不可谓不重啊……”

宋太祖赵匡胤:“李哥,何止如此啊!你没有关注到他们去到大洋彼岸后的场景吗?语言不通、饱受歧视,条件困苦,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却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豁出了命去学习那些先进的科技知识,甚至还在人家的地盘里成立种花家的组织!”

明太祖朱元璋:“更离谱的是,这一船的孩子,后来竟然几乎全都成了种花家名声响亮的科学家!有数学家,地理学家,物理学家……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说有决心就是不一样,这是一个国家的奇迹啊!”

幸运观众们的讨论都会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千古万朝中的荧幕之上。

此刻的东周位面,孔子轻轻捋着自己的白胡须,缓缓发出几条弹幕。

“孔子:后世的帝王们,你们是不是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孔子:这救国啊,首先还得从思想上开始!”

“孔子:你们看,种花家百年科技腾飞史第一阶段就是‘齐声呐喊,科技救国’啊!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引领,人们才有足够强大的决心,进而再付诸行动,最后才能成功!”

“孔子:所以,要论谁对炎夏科技发展的贡献最大,那还得是从根源上为科技发展提供内驱动力的思想家……”

秦始皇嬴政:“……”

汉高祖刘邦:“对对对!您说的都对!”

……

在观众们热切讨论的同时,盘点视频的介绍也并未停止。

种花家用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才平息了所有战乱,步入了和平年代。

可,和平年代,科技的发展就会顺风顺水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第三阶段:表面和平,实则封锁;种花无畏,强行突破!】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种花家成立。当时,全国的科研人员不足五万人。种花家,此时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度!】

【结束了战乱的种花家并没有忘记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也没有忘记先前炎夏没落的原因和他们得以成功救国的最强大武器——科技!】

【正因如此,种花家在成立的那一年,便打造了大量科技组织!】

【种花科学院、种花自然科学工作者协会、种花科普协会……】

【不仅如此,种花家还致力于奖励各种科学的发现和发明、为民众普及科学知识,制定各种有利于科技发展的律法律规。】

【因为种花家深切地知道,唯有科技强大,国家才能强大。】

【他们绝不能让清朝的悲剧、让炎夏的那段屈辱历史再度重演!】

……

自从感受过种花家的强大之后,古人们对于这位先前闻所未闻的榜首朝代就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服了。

现在,面对种花家的种种壮举,他们更是见一条、夸半天!

秦始皇嬴政:“朕突然知道自己错在哪了……想当初朕一统六国后,恨不得能直接飘到天上去了,哪曾想过战乱结束、炎夏一统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好一个百废待兴!这词用得准确啊!”

汉高祖刘邦:“政哥你看,这就是你秦朝仅仅存在了十五年,而我大汉朝却能够延续好几百年的重要原因……”

汉文帝刘恒:“……爹,我感觉你在这方面好像也没啥功劳啊,都是我和启儿关注民生、充盈国库,才让大汉王朝真正稳定下来的!”

汉景帝刘启:“是啊,要不是我俩积累下来的老本足够厚,哪能让彻儿那么霍霍?要我说啊,彻儿也就是有个好爹和好爷爷,给他积累下了足够厚实的家底。要是让他坐到始皇那个位置,就他那个激进手段,一天天就知道打仗,那恐怕汉朝在他的下一代也得玩完喽!”

汉武帝刘彻:“父皇……爹,我不要面子的吗?”

唐太宗李世民:“哈哈,你们那都是过去式了,少说几句吧!不如继续看看种花家还有什么惊天作为?”

唐玄宗李隆基:“祖宗,我发现了盲点!你看,种花家刚一建国,就建立了许多与科技发展相关的组织,还制定有利于科技发展的律法律规,奖励各种科学的发现和发明……你看,我们盛唐之所以在科技发展上有些落后于人,不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些东西吗?”

唐太宗李世民:“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学习学习?”

唐玄宗李隆基:“是啊,不然我们岂不是白看了这盘点视频?我们虽然已经有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但对于科技发展、科学发明发现的奖励制度显然还有所不足,如此必定会让大量人才白白流失于民间……”

唐太宗李世民:“有理!哈哈,不愧是打造出开元盛世的后代,目光就是放得长远!大唐的各朝皇帝们都听着,我们都要向种花家学习,努力发展科技,争取让千年后平行世界里的大唐在排行榜上勇夺……榜眼!”

唐太宗稍微迟疑了一下,还是只说了第二名。

毕竟在他的心里,种花家的强大已经有些难以超越了……

宋太祖赵匡胤:“李哥,有必要吗?看个视频都这么卷?”

元世祖忽必烈:“就是啊,你大唐几乎就只在科技上稍显落后了,你再这么搞下去,让其他朝代怎么活啊……”

唐太宗李世民:“哈哈哈哈,就卷!卷死你们!”

明太祖朱元璋:“你们难道都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吗?”

明太祖朱元璋:“这第三阶段的标题,甚是奇怪!”

明太祖朱元璋:“什么叫做实则封锁,强行突破?这封锁是啥意思,种花家被谁封锁了?谁能封锁得了种花家?”

经过朱元璋这么一提,众人才关注到了这第三阶段的标题。

确实是有些奇怪。

毕竟,在古人们的观点里,很难想象技术垄断是一种怎样的概念……

封锁?

以清朝的经验教训来看,封锁不是纯纯的找死吗?

异国如果将种花家封锁在外,那不是像清朝一样在作死么?

……

众人不明所以。

只好继续观看盘点视频,看看后面有没有能让他们茅塞顿开的解释。

【种花家的正式成立,吸引了大批的留学科技人员回国。

正所谓“燕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以华罗庚、李四光、前学森、前三强等为代表的留学人员回来了。】

【他们引进、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又继承了东方文化,开始了种花家科技从筚路蓝缕走向强盛之旅。

同时,种花家又选派了八千多人赶赴熊国学习。

这些留学生,无疑为种花家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很多人在未来都成为了种花家科技发展的中流砥柱。】

【而随着许多留学生回归祖国,种花家的科研力量也逐渐殷实起来。

于是,他们便开始制定十年科技规划,开始有目标、有计划地发展种花家的科技力量,一步步实现科技兴国!

没过多久,种花家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数量便都翻了很多倍。

而种花家的科技发展也如同他们的计划一般,有条不紊地展开!】

……

看到这,皇帝们又发出了感慨之声。

尤其是宋太祖赵匡胤,对自己的子孙后代简直就是恨铁不成钢。

宋太祖赵匡胤:“朕最羡慕种花家的一点,就是上下团结一心,所有人都心系家国、永不屈服,心中的信念任何人都动摇不了。”

宋太祖赵匡胤:“你们看看,人家种花家的留学生在习得先进科技后,完全没有二话便回归祖国建设家乡,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都不管用。”

宋太祖赵匡胤:“再看看朕的大宋王朝呢?”

宋太祖赵匡胤:“别说什么学生、民众了,就连皇帝都带头投降咯!根本就没有一点坚定的信念、永不屈服的精神!”

汉武帝刘彻:“哈哈,后生,这点我大汉可比你强多了。”

汉武帝刘彻:“苏武的故事,各位知道吧?”

汉武帝刘彻:“出使匈奴、落于敌手,数十年都不曾屈服!”

汉武帝刘彻:“最后荣归故里时,使节都变成一根光杆儿啦!”

汉武帝刘彻:“哎,我大汉子民,不屈不挠、精神可嘉啊!”

汉武帝刘彻:“不过,我大汉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汉高祖刘邦:“哦?小彻你也发现了?我刚想说!”

汉高祖刘邦:“种花家这种有计划的科技发展,非常值得我等学习!汉朝的诸位皇帝都给朕听好了,我们大汉王朝每五年要制定一个发展计划,不管是在科技发展还是在其他方面,然后我们就按照计划严格实施!”

汉高祖刘邦:“不管计划期间出现了什么变故,谁走了、谁继任了,都得把我大汉王朝的计划雷打不动地执行下去!谁干不了,就换别人上位!”

汉高祖刘邦:“该说不说,这种花家的好主意还真不少。这么按照计划严格发展下去,发展得能不快才怪了!”

听了刘邦的话,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这……又来?

秦始皇嬴政:“不是吧?你们都前三了,还卷?”

汉高祖刘邦:“嘿嘿,政哥,我们也想争一争榜眼之位呐!”

傻眼了,彻底傻眼了。

不仅是身在现场的幸运观众们,在千古万朝中的其他人也都傻眼了。

这帮皇帝,这是在干嘛啊?

然而就好像蝴蝶效应一般,许多反应快的皇帝都争先恐后地喊了起来。

晋武帝司马炎:“晋朝的皇帝们听着,都给朕向种花家学习!”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皇帝们听着,不仅要大力发展科技,而且还要有计划地发展科技!”

宋太祖赵匡胤:“宋朝的皇帝们,咱可不能让大宋丢了榜眼之位啊!”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的皇帝们,向种花家学习!好好发展!这次绝对不能再给清朝那帮瘪犊子可乘之机!”

秦始皇嬴政:“秦朝的皇帝们……算了,朕还是先想想要怎么样才能避免二世而亡吧……”

隋文帝杨坚深表赞同:“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