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盘点十大科技盛世,榜首种花家! > 第259章 征服珠峰的战斗,正式开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9章 征服珠峰的战斗,正式开始!

种花登山队队长和副队长是着名的登山运动健将史占春和许竞。

他们参加登山活动都不过五年时间,但他们勇敢顽强,几年来南征北战,不止一次领导和组织种花登山队,成功征服了国内外许多座举世闻名的高峰,在种花家登山史上树建了功勋。

这一次,他们又率领着种花家矫健的登山运动员们来到珠穆朗玛峰,要与凶恶的大自然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参加这次登山活动的队员,来自种花家的各个地方、各个行业。

他们中有东北厂矿的职员,有西南原始森林里的林业工人,有驻守炎夏边疆的战士,有高原当地农村的翻身农民,有科学研究机关的科学工作者,还有一些是高等院校的学生。

寒风发狂地呼啸,巨大的冰崩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雪粒飞扬着,把天空搅得一片混沌,让珠穆朗玛峰完全隐藏到白茫茫的风雪里,只露出一个黑色的影子,更显得险峻和高不可攀。

但是,大自然的暴力并没有吓倒种花家的登山运动员们,他们畅快的欢笑声盖住了一切。

他们在这人迹罕见的珠穆朗玛峰下,树起高大的旗杆,第一次升起了属于种花家的五星红旗。

他们搬走石堆,在峡谷里搭起一座座毡毛帐篷;挖开冻土,在山坡下砌起一眼眼炉灶……

就在这不久前还是野兽出没的地方,他们正式“安家落户”了。

他们的目标,是将种花家的五星红旗插上蓝星之巅,插上珠峰的峰顶!

秦始皇嬴政:“为什么呢?为什么这看起来明明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却让朕觉得全身上下热血翻涌,恨不得自己披挂上阵,去征服这座不可逾越的蓝星第一高峰?”

汉武帝刘彻:“如果有机会的话,谁不想亲自创造奇迹?”

唐太宗李世民:“种花家登山队竟然有这么多人吗?难道,他们全都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峰顶?”

明太祖朱元璋:“那必不可能。我猜这里面肯定有后勤保障队员之类的,他们会为真正向山顶发起冲击的队员提供帮助。”

凌云点了点头:“没错,这些人里有不少都是后勤人员。”

“而且,在冲顶的过程中难免有所损耗……所以,最后得以成功登上蓝星之巅的,没记错的话似乎也只有三个人而已。”

凌云的语气很平静,但众人的心里却猛地一突。

有所损耗……

所有人都明白,这里的损耗意味着什么。

很有可能,就是生命的代价啊!

凌云的语气依旧平静,但他眼神当中的波动却暴露了内心的波涛汹涌。

他继续向观众们介绍着。

登山队员们的生活是多彩的。

尽管这里偏僻而荒凉,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使这里充满了生气。

他们在帐篷中间的空地上,支起几根木竿,缠上几条红布,搭成一座象征性的“ 彩门”。

两边“门”框上,还用红笔写着他们自己编的对联:

“英雄气盖山河,敢笑珠峰不高。”

在他们居住的帐篷的四壁,许多登山队员还连夜张贴上他们自己写在红纸或绿纸上的标语和口号:

“哪怕珠峰比天高,怎比英雄志气豪!”

“踏雪蹬冰飞绝壁,定叫红旗顶峰飘。”

珠穆朗玛山区瞬息万变的气候,给登山队员们带来了无穷的困难。

暴风常常把登山队员们的帐篷刮得东倒西歪,队员们往往不得不从睡梦中起来与摄氏零下二十度左右的寒风搏斗。

大雪纷飞,连炉灶也无法点燃,队员们有时连开水也很难喝上。

严酷的寒潮袭来,迫使人们整天不能走出帐篷一步。

但是,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征服珠穆朗玛峰,种花家登山队一到达山下,就立即迅速全面布开了战线,从各个方面开始了准备工作。

气象工作人员在珠穆朗玛峰荒漠的山坡上,第一次建立了设备完善的气象观察站,各种精密的气象仪表立刻把珠穆朗玛峰的天气要素记载下来,为未来的登山活动提供准确的气象情况预报。

无线电报务员们在崎岖陡峻的山岩间架起了高大的无线网,开始与种花家各个战线紧密联系。

医生和护士们显得更加忙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为登山队员们检查身体,治疗“高山病”,使登山队员们在高海拔的恶劣环境下,仍然能保持着充沛的精力。

总务干部继续东奔西走,源源不断地从种花家各地运来各种高质量的现代化的高山技术装备,以及营养丰富、品种繁多的高山食品和饮料,为登山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与此同时,登山队负责人和登山队员们一道,进一步研究了珠穆朗玛峰的有关资料,制定了征服珠穆朗玛峰顶峰的总体计划。

根据他们近些年来进行高峰探险的经验,攀登海拔七千米以上的山峰,绝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次行军就取得胜利,必须经过几次适应性行军逐步上升、逐步适应高山环境,然后集中力量突击主峰。

因此,登山队决定把夺取珠穆朗玛峰顶峰的战斗分成四个“战役”进行。

第一个战役——登山队员从大本营出发,到达海拔六千四百米高的地方,然后返回大本营休息。

第二个战役——从大本营上升到海拔七千六百米高的地方。

第三个战役——从大本营上升到海拔八千三百米高的地方。

在这三次适应性行军中,登山队员们一方面要在沿途不同拔海高度建立起许多个高山营地,为最后夺取顶峰创造物质条件。

同时,队员们逐步上升,又能取得对高山环境的充分适应性。

在这以后,第四个战役就要求队员们从大本营出发,直抵拔海八千五百米的地方,建立夺取主峰的“突击营地”,然后从这个营地出发,登上拔海八千八百多米高的顶峰。

那年的三月二十五日,征服珠穆朗玛峰的战斗,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