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淑婷看着施丽蝶手里的袋子,里面装着十几个歪歪扭扭、丑了吧唧的不规则疙瘩,看起来很埋汰。

作为一个千金小姐,任何入口的食物,都有下人处理好了送到她面前,她还从来不曾见过食材的本来面目,于是她发出灵魂的疑问:

“这丑兮兮的土疙瘩,能吃?”

施丽蝶闻言,不由得笑道:

“不仅能吃,而且味道也挺不错,甚至有很多种吃法。要不你今天中午别回去了,就留在我这儿吃土豆大餐吧。”

“或者你直接把你哥也找来,我一并给你们介绍这土豆的妙用。”

之所以叫上陈昭,是因为他如今在户部当差,也负责解决丰平县的灾荒问题。

把他叫过来,施丽蝶一次性解释了,就省的再费口舌。

而她要讲的,不仅是吃法,最重要的是种法。

如今丰平县饥荒,人们考虑的是如何能填饱肚子活下来,而不是研究土豆的花式吃法,那都是在基本生存不受威胁之后,才会考虑的事情。

陈淑婷虽然不知道土豆是什么,但她相信施丽蝶。

毕竟,从施丽蝶手中出来的东西,就没有不好的,不管是酿酒,还是私人订制,甚至她随手发明的方便面,都能解决军中难题。

或许,这土豆真的能解决丰平县的灾情呢?

“好,我这就差人去叫我哥。”陈淑婷说着,赶紧去办了。

施丽蝶也没有闲着,她等陈淑婷走开之后,立刻找系统兑换了更多的土豆,起码有二十斤,整整一麻袋。

她叫来府中仆人,让他们把土豆搬到厨房里。

然后找来厨房的所有人,大家一起行动,开始为这场“土豆宴”做准备——

第一,土豆清洗干净,将其分成两份,一部分削皮,一部分不削皮。

第二,不削皮的那部分,直接放进锅里用水煮,一直煮到土豆变软,再捞出来过一遍凉水,直接用手剥皮后,就可以入口了,这是水煮土豆。

第三,再把剩下的剥皮土豆放到油锅里,倒上不同的佐料,翻面煎炸,等出锅的时候,就是一碗热腾腾、金灿灿的炕土豆。

第四,削皮的土豆,切片、切丝,做成两盘炒土豆片和炒土豆丝。

第五,土豆切块,放进炖好的鸡里,就是土豆炖鸡。

第六,整个儿的土豆丢进灶台里用火烤,烤的外焦里嫩、表皮酥脆,看起来虽然黑乎乎的,但很是口感很香。

第七,土豆还能切成条,做成炸薯条,再自己调点酱料,就是一道非常美味的零嘴。

……

古代的好处,就是厨房大,帮忙的人够多,而且各司其职,还能忙中不乱。

大家按照施丽蝶的要求,一步步完成,不出半个时辰,便把她描述的所有关于土豆的做法,全都给倒腾出来了。

等陈淑婷找来自家堂兄陈昭的时候,施丽蝶已经在餐厅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土豆。

陈昭过来,跟施丽蝶拱手打了招呼,便直奔主题:

“听舍妹说,施姑娘手中有所谓的灾年神物,名为土豆,不知能否给在下看看?”

施丽蝶也不含糊。

她先拿了几个生土豆给陈昭看,又邀请他们兄妹入席:

“要不我们边吃边说吧,我如今讲再多,也不如实实在在的东西吃进嘴巴里有说服力。”

三人入席之后,施丽蝶怕他们不敢吃,就自己先每一样挑了一筷子放进碗里,先后吃掉之后,再邀请他们品尝。

出于对施丽蝶的信任,陈淑婷先尝试着伸了筷子。

她吃的是炕土豆,色泽鲜艳,看起来就很有食欲,而吃起来更是美味,一口下去,外面一层酥酥的,搭配上恰到好处的佐料,直接刺激了她的味蕾。

眼看着陈淑婷第二次伸筷子的时候,陈昭也跟着行动了。

于是接下来,三个人就表演了一个狼吞虎咽、大快朵颐,一桌子各种做法的土豆,都被他们瓜分了个精光。

同时,施丽蝶还跟陈昭科普道:

“土豆这种农作物,可以当菜,也可以当主食,饿的时候煮两个填饱肚子不成问题,最重要的是,它对生长环境不太挑剔。”

“当然,良好的土地、恰当的种植方法、以及优秀的土豆种,都会影响土豆的产量,但我想说的是,即便这些都没有,在恶劣贫瘠的沙土地上,土豆也能活,甚至产量不算低。”

“我之前在厨房做菜的时候,跟大家打听过,现在南方种一年两熟的水稻,即便是最肥沃的土地,亩产也不过一千五百斤,次一等的田地,能有一千斤已经很不错了。”

“像丰平县,水稻亩产二百斤,实在是太低了。”

“可这些土豆,多的我不说,如果好好侍弄,亩产两三千斤不成问题。”

其实施丽蝶说的是保守数据。

因为她不清楚丰平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所以稳妥一点才是上策。

按照系统的说法,她兑换的都是商城里最优质的土豆种,而且商城出品,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活,亩产可以达到六千斤。

但这个数字太惊人了,她要是这么说,旁人绝对以为她在吹牛。

然而,仅仅是两三千斤这个数据,就足够让陈昭疯狂了,他捧着那几个生土豆,如获至宝,双眼放光的对施丽蝶说道:

“施姑娘,这样的土豆,你还有多少?”

“还有不少。”施丽蝶说道。

“劳烦你现在跟我进宫,向皇上说明此事。”陈昭说道,“你需要先向皇上证明它能吃,随后我再奏请皇上,给我划几个庄子,做这土豆的试验田。”

这是关乎原籍灾情的大事,施丽蝶自然配合,于是她收拾了一番之后,便带着人,扛着剩下的大半麻袋土豆进宫了。

皇上此时正在为两河流域的灾情苦恼。

朝臣们喝了他赏赐的美酒,但却始终没有拿出一个章程,他正烦得不行的时候,听闻陈昭求见,还带来了施丽蝶。

陈昭是户部的官,施丽蝶是他新封的乡主,这俩人怎么凑一起了?

黄公公在一旁道:

“回陛下,陈大人说,他们是来替陛下分忧的!他从云安乡主那里得到了一件好东西,可解丰平县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