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尽管很多无人机在打广告上都说明了他们无人机是高清航拍或是超清航拍,可是实际上那些信息多多少少有些不真实。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耐用性。

便宜的无人机虽然有的在刚开始的时候保持着较好的性能,可是时间稍微一长就会出现很多的偏差,其中各种性能可能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的降低,尤其是摄像机的拍照性能。

蜜蜂无人机公司给晨逍的这架无人机属于高性能的航拍无人机,其拍照清晰度几乎和那些高清拍照手机差不多了,最重要的是其防抖性能非常优秀,拍出来的画面非常的清晰。

就在晨逍玩得正开心的时候,无人机的遥控器上传来电量过低的警报声。

他这个遥控器上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显示屏,上面不仅可以显示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还可以显示无人机电池的电量,而此时上面显示的电量已经低于百分之二十了!

一旦无人机电池电量低于百分之二十,根据晨逍的设置,无人机将会自动返航。晨逍看了看时间,发现才过了二十分钟左右,无人机就已经自动切换为自动返回模式了。

按照这种耗电速度来看,由于他在无人机电池还没有充满的情况下使用的,因此如果在充满电的情况下,一块电池大约能够续航三十五到四十分钟左右。

这比普通的无人机续航能力要强上不少,不过晨逍依旧觉得这实在是太差劲了!收回无人机,晨逍回到出租屋后就打开浏览器搜索起各种关于电池的信息。

目前市面上的电池有很多种,有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池、干电池、铅蓄电池、还有锰锌电池……等等这些,当然还有电容器以及超级电容器也是可以当作无人机的能源来使用的。

不过这些都不行,于是晨逍继续搜索目前地球的各种能源资料,无论是已经规模化、普及化使用的能源,还是未普及,小规模使用的能源,亦或是理论上存在的待开发能源等等。

网上关于这些的资料有很多,而且晨逍发现不同的网站搜索到的信息和资料也各有不同,因此晨逍决定让他刚弄好的基础人工智能程序去搜索。

由于晨逍这段时间以来都在让他的人工智能自动的学习,且它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搜索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因此晨逍的这个人工智能里面已经借鉴了许多网络爬虫程序的优点和特长,

可以说,只要是网上可以搜到的资料和信息,他的人工智能都能够轻松的搜索到。

不仅如此,为了让他的人工智能能够更好更高效的工作,晨逍还特意给他的人工智能后台开通了一个网上虚拟银行账户,并且晨逍还给这个账户转进去了二十万作为一些特殊资料的下载或查阅费。

当然,这个下载费用是有上限的,而且在爬虫程序的辅助下,他的人工智能会自动分辨出盗版和正版,并且会自动挑选最为便宜的地址加载资料和信息。

虽说盗版可耻,不过那些正版如果运用极为高明的商业模式的话,这些盗版给他们赚的钱会远远高于那些购买他们正版赚到的钱。

这些想法只是在晨逍的大脑里飞快闪过,随后他就看到了电脑上他的人工智能给他搜到的各种关于能源信息的资料。

就目前来说,地球上人类所知道的能源有许多许多,其中为世人所熟知的恐怕就是:

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势能,动能、核能、化学能、生物能、氢能…等等;当然,还有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波浪能、辐射能、地热能……等等。

在这些能源当中,或许太阳能是最方便、最安全、最广泛存在的能源了吧!

就目前来说,用单晶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最高的转化率为百分之二十四,而由于用单晶硅做材料的成本实在是太高,因此太阳能电池板不能广泛性的使用,因此太阳能的利用率还是很少很少。

通过这些能源,晨逍发现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能量转换和能量守恒,人类之所以能够使用这些能源,最重要的是可以将这些能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比如动能、热能、风能…等等。

而这当中又有一个通用能源,或者可以说是中介能源——电能。电能就好比人类使用的货币一样,可以转换为各种人类所需的商品,而电能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如此!

电风扇吹出的风,冰箱、空调的温度调节,汽车、飞机、电动车等交通工具的动能等等。

不仅如此,根据晨逍所搜索的资料来看,人类已经开始研究用电能来驱动飞机和轮船等交通工具了!

这意味着无论人类使用的是什么能源,只要能够转换为电能的,都是可以利用的;同时也意味着,无论人类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够将某种能源转换为电能,那这个能源就是可行的。

而电能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在初中的课本上,他们就已经学过了磁生电原理,也就是电磁感应现象,而通过这个可以得出动能转换为电能的公式。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使某个物体转动,那他就可以产生电能。

所有的信息和数据都在晨逍的大脑中飞快的分析和计算着。突然,晨逍想到一个问题,像地球这样的星球自转和公转,他们产生的能力是否也可以转换?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所谓坐地日行八万里,意思是说地球上某个固定的点在一天中所经过的路程大约是八万里。

这里的八万里应该算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不过晨逍知道他虽然也可以利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的能量,但这太费劲了,很不划算,因此晨逍只能继续想别的办法。

就在这时,晨逍又想到一个问题,重力势能也是一种可用能源,那么地球自转时产生的磁场不也是一种能源吗?

就好像指南针会在地球磁场的影响下发生偏转一样,某些行业使用的磁场探测器也可以探测地球磁场。

就比如考古学家们需要用磁场探测器辅助,航海家和探险家们也需要磁场探测器来规避风险,另外还有一些国家军队使用磁场探测器考察的,因此,这些各种证据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地球本身存在一个超强的磁场。

根据各种资料显示,地球磁场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其他星球所释放的带电粒子的影响,尤其是太阳所产生的太阳风。

想到这,晨逍瞬间有了决定,于是他打开模拟世界,当然,其实晨逍这个模拟世界更像是他专门设置的模拟实验室,而这次他打算模拟一个全新的发电设备,地磁能发电机。

他要实验一下,看看如何才能最大化的利用地球的磁场发电,因此他在网上搜索了一些他这次模拟实验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

当然,还有一些图片,并且他还通过后台人工智能计算,把这些图片转化成模拟实验室的程序,以此来达到尽可能的百分之百还原现实世界的实验数据。

晨逍很清楚,如果是在现实世界做实验的话,那成本不可控,而且会产生大量的材料浪费。

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实世界没法像模拟实验那样可以无限制、无边界的实验,更没有模拟实验那样的安全和可靠。

之所以说模拟实验比现实世界的实验更可靠,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实验其实都是理论数值更加精确,而实质数值往往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差。

在模拟实验室里面,晨逍把他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和图片都以数据和程序化的方式呈现在里面,然后他就按照他的猜想一步步的操作着。

如同现实世界的实际操作一般,晨逍把那些材料和零部件一个个的组装在一起,最后在组装完之后,晨逍才加了一个能量显示表,这个能量显示表会根据设备产生的真实数值而计算出来。

当然,模拟实验室里的重力场和磁场强度,晨逍都是根据现实世界的真实数据设定的,因此最终他模拟实验计算出来的数据也是和现实世界相吻合的。

通过实验,晨逍发现地球上虽然存在着大量的磁场,可是能够利用到什么程度却是不确定的,正如太阳能一样,取决于设备的材料和使用的技术。

不过地磁能的利用比太阳能要好控制得多,这当中最容易解决的变量就是磁铁的磁性问题,普通磁铁和强磁铁之间产生的变量差异可以高达几十甚至上百倍。

于是晨逍开始在网上搜索目前存在的最强磁铁是哪一种,然后他就搜索到一种名为钕铁硼磁铁的材料,根据这种材料的属性和特点,

晨逍以程序的方式让他们在模拟实验室中呈现出来,然后晨逍把之前的磁铁数据程序更改为钕铁硼磁铁的数据程序,最后晨逍得出模拟实验的最终数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