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报告,这个高中生开挂了! > 第27章 设计模拟无人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到这,晨逍算是明白了,虽然刘琪长得其实比顾小雯要稍微好看那么一点点,可是由于她平时的穿着打扮十足像极了一个村姑,按他们班上一些人的评价就是(土里土气的)!

而顾小雯家里虽然也不是很有钱,不过却还是穿得比较时尚,鞋子好歹也是一百多块钱一双的,像他们这个松阳县的学生,能够穿得起一百多块钱一双鞋的学生不到百分之二十。

由此看来,顾小雯在他们班眼中其实是算得上有钱的家庭,不仅如此,顾小雯的衣服也是七八十以上的,基本都是时尚靓丽的款式,因此虽然她长得没有刘琪好看,可是在时装的承托下,她似乎是要比刘琪好看得多,也更加吸引别人的目光。

在吃完饭后,晨逍和顾小雯她们道别后就又回到自己的出租屋里继续研究起他的模拟无人机来。

在这个虚拟软件里面,晨逍设计的模拟实验室已经逐渐成熟,尤其是在加入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后,他的这个模拟实验室的功能已经扩大了好几倍,大多数数据和资料都可以在后台的爬虫程序的辅助下一键获取。

之前晨逍模拟设计了一个地磁能发电机,而这次他不仅将地磁能发电机按照体积缩小比例加入到模拟无人机里面,甚至还给模拟无人机增加了很多的辅助功能。

在晨逍看来,他之所以给无人机加入不需要充电的地磁能发电机,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的无人机能够一直在空中飞行,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其实还需要借助仿生学。

正如那些飞禽鸟兽一样,它们之所以能够在空中自由的翱翔,之所以能够在茂密的丛林中自由的穿梭,主要就是因为它们拥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器以及灵活的躯体。

因此在晨逍看来,给无人机加上眼睛和耳朵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无人机的眼睛,晨逍用的是摄像头代替,前后左右各自一个可以自由调整角度的摄像头。

上面一个,下面两个也是可以自由调整角度的摄像头,总共七个摄像头,在后期人工智能的学习下,这七个摄像头就像动物界某种动物的多颗眼睛一样完美的配合工作。

而对于无人机的耳朵,晨逍则给它加上了八个种类的传感器,同样分布在无人机的上下、左右和前后。这些传感器包括雷达探测器、红外线探测器、声波探测器、无线电波探测器以及超声波探测器、次声波探测器、…,等等。

当然,这些探测器主要是为了收集信息,因此在无人机内部,晨逍还添加了相应的传感器用于传递信息和无人机的内部检测。在晨逍的设计下,

这些探测器探测到的信息会通过内部的传感器传递到智能芯片中进行分析和处理,最终在无人机内部人工智能的不断学习下,这架模拟无人机基本已经达到晨逍的要求。

首先,模拟无人机会通过各种探测器分析周围的环境,区分障碍物的类型、大小、质量、和用途,并且计算障碍物的距离,而这其实只是仿生学的基本应用,而有了这些探测器之后,

模拟无人机内部的人工智能就可以在那些摄像头的配合下让模拟无人机达到像鸟儿一样在茂密的树林里面自由的穿梭也可以不触碰到一根树枝了!

当然,即便如此,在晨逍看来他不过也只是相当于养了一只机械鸟而已,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用途!除非他想要用这样的无人机来绘制地图或搜索动植物、又或是寻找某些人啥的,否则的话这样的无人机对于晨逍来说根本就是摆设。

为了给他的无人机加上一些更加实用的功能,因此晨逍计算了一下加上那些探测器、传感器,以及那些摄像头之后,无人机的总耗能,最后发现即便如此,

那个地磁能发电机产生的能量依旧还多出十六倍,而即便加入了两个体积适当的超级电容也还有很多的剩余,毕竟,根据晨逍的计算,想要让那两个超级电容的工作寿命足够的长,

并且又能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充足的能量,最好的充能方式是保持超级电容的充电容量在百分之二十到八十五之间,既不能在电容器容量低于百分之二十之后再充,

又不能在电容器容量高出了百分之八十五之后还继续充,因此在电容器停止充电后,地磁能发电机所产生的能量依旧还会有大部分的剩余。

根据地磁能发电机剩余能量的多少,晨逍决定一点一点的增加一些实用且耗能大的功能,而这第一个,晨逍想到的就是照明灯,通过搜索,晨逍找到了一种小型的液冷探照灯,

这种探照灯便宜的有几块钱的山寨版、贵的有几十块一个的普通货,当然还有几百元一个的正品。

在网上的很多评论中,晨逍知道即便是那些山寨货也有用了好几年都还在用的,而且据说耗能还小,只要一个普通的充电宝就能带动,而正品的液冷探照灯其实使用时间也并不一定比那些山寨版要长,其主要优点应该就是节能和护眼这些,当然,亮度也稍微高了那么一点。

而经过对这些液冷探照灯的模拟实验,晨逍发现决定这个液冷探照灯使用寿命的因素主要就是使用时间和LEd灯的亮度。

由于绝大多数液冷探照灯都是可以调节亮度的,因此晨逍在模拟实验后总结出,当这些液冷探照灯的亮度保持在百分之二十到四十以内时最长,

其次就是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六十,然后就是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五和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九十,最后就是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七。至于那百分之百的亮度似乎达不到。

探照灯的温度会根据LEd的使用程度变化,因此一般情况下保持探照灯的亮度在百分之七十五以内就够用了,而且还可以根据LEd灯的数量来间歇性的调整使用,这样可以最大化的延长探照灯的使用时间。

虽然不同的使用程度其使用寿命也有所不同,不过在百分之七十五以内的使用程度,其使用寿命差距并不是很大,只有使用程度超出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时,其使用寿命才会随着使用时间的递增加倍递减。

根据这些实验数据,最终晨逍选择了四个强光液冷探照灯,在把这些强光液冷探照灯加在模拟无人机的底部时,其最大光照强度开到设定的百分之七十五时,

光照范围为三十米,最大光照距离可以达到三百米,经过计算,这四个强光液冷探照灯的耗电量相当于无人机本身基础耗电量的六倍,因此地磁能发电机最终还剩下十倍左右的能量。

看到还剩这么多能量,于是晨逍决定增加无人机的发动机耗能,也就是重新更改无人机的发动机。

原本这个模拟无人机有四个马达,分布在模拟无人机的四个支架上,不过这次晨逍决定把模拟无人机的马达增加到九个。上面依旧是四个,除此之外,无人机的四个角上各增加一个,无人机底部再增加一个。

不仅如此,这九个马达,晨逍还特意改成了强力马达。最后结算下来这九个强力马达的总耗电量最大为原来的三到四倍,不过同样可以调节耗电量,也就是马达的转速。

之所以要在无人机的四个角和底部增加一个马达,主要是为了增加无人机的稳定性。在人工智能的自动调节下,当探测器检测到左边或右边有风时,对应的这边两个角上的旋翼就会根据计算风速而调整转速,以此来维持无人机的平衡。

当然,除此之外这些无人机的旋翼,晨逍还特意把他们设置在了无人机的保护壳里,因此无人机的尺寸和大小都得重新设计。根据晨逍的设想,

如果要想无人机在茂密的树林里也能像那些鸟儿们一样自由的穿梭,并且还不会被那些树枝给卡住,那最好的结构就是全封闭式的弧形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无论是飞梭型结构还是飞碟式结构都是可行的。

可是如果是这样的话!经过计算,模拟无人机的尺寸将会增加一倍左右,其重量也可能超过七公斤,而根据国家规定,无人机的重量一旦超过七公斤的话就得考无人机证书才行,

而这里面,那九个强力马达就占了1.8公斤左右,而那四个角的旋翼由于是竖着的,因此如果要想把他们都包裹起来,那无人机的厚度就得相应的增加,

可是无人机的厚度一增加,那不仅无人机的整体重量也会相应的增加,就连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也会增加许多,因此通过实验模拟得出结论,这样的改造不行。

就在这时,晨逍突然联想到一个问题,既然这个世界上存在喷气式战斗机,那为什么不能有喷气式无人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