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报告,这个高中生开挂了! > 第29章 组装自己的无人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尤其是晨逍最在意的液冷探照灯,为了更清楚的突出液冷探照灯的特点,晨逍特意把模拟世界里面的白天改为了黑夜。

除此之外晨逍还要检验模拟无人机上面的探测器灵敏度和识别率,虽然这个模拟世界里面花草树木很是粗糙,不过只要模拟无人机上面的一个探测器探测到一点不同,

那么无人机内部的人工智能系统都会瞬间做出判定,虽然绝大多数都没法区分出那些植物的种类,不过当成一般的障碍物然后绕开的速度还是挺快的。

尤其是当这架模拟无人机在穿过那些茂密的树林的时候,即便是以时速三百公里的速度穿行,模拟无人机依旧能够在其中穿梭自如。

对于模拟无人机来说,它周围的树林就好像是在它无论以什么样的速度随意飞行之后,在它所经过的路上周围安上了一些障碍物罢了!

因为模拟无人机是以一种特殊算法飞行的,它首先会在系统内部把探测器探测回来的信息绘制成障碍物三维坐标点,其次它还会把四个摄像头在远距离和近距离拍摄到的景象与探测器探测到的信息进行匹配和分析,最后模拟无人机内部会直接绘制出一张大致的立体三维路径地形图,

而模拟无人机在自动驾驶的情况下,虽说它是随意飞行的,可是这个随意飞行是基于排除了所有那些可能撞到障碍物的前提下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那些树林里的树木再多再茂密,

只要里面拥有足够让模拟无人机通过的空间,那模拟无人机内部就会直接把那个地方当成必经之路之一,而最终这些所有被计算出来的能够连接成一条通路的必经之路都有可能被选中,

于是,模拟无人机看似是随意的在茂密的树林里面穿行,可实际上模拟无人机所穿行的路径都是早就已经确定好了的,虽然这样的路径可能有无数种搭配,可是只要是在已经选定的必经之路中挑选,

那根据晨逍设定的自由飞行模式,无论是最终匹配到哪一种都是可行的,于是乎,那些看似高大茂密的树林,其实跟不存在是一样的。

当然,如果没有那些茂密的树木遮挡,那无人机内部会以就近原则确定飞行路线,因此没有障碍物的地方,模拟无人机会总是沿着直线路径飞行,

而要是模拟无人机在确定了它可探测的几公里范围内都没有障碍物的话,那么模拟无人机将会把飞行速度加到晨逍设定的最大飞行速度。

在模拟无人机后面两个、下面四个气压推动器的推动下,这架模拟无人机最大速度可以达到时速四百六十公里。

由于晨逍设计的这架模拟无人机外壳是呈扁平的椭圆形,其椭圆形的四周和扁平型的圆锥头部可以把模拟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降到最低。

这种结构下的无人机甚至还可以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借助无人机机身上下气压差滑行,因此在实际飞行的过程中,无人机是可以间断性的关闭和打开气压推进器的。

就好比那些飞禽鸟兽一般,它们大多数时间也是靠着自身翅膀滑行飞行的。

如果不是他的设计的这种无人机重量较轻的话,可能还达不到这么高的速度,而相比之下,据说米国的无人机最大甚至可以达到十倍音速,这样的速度对于目前的晨逍来说那就是天花板一样的存在!

不过晨逍相信,总有一天他设计的无人机也能达到这样的速度,甚至是超越这样的速度。

在这连续的几天时间里,晨逍设计的人工智能成长非常的迅速,其智力程度如果按照人类的标准来划分的话,已经差不多相当于人类五六岁孩童的智力了!

不过由于晨逍把所有那些关于情绪的程序都给删除了,因此晨逍设计的这个人工智能虽然智力达到了人类孩童五六岁的程度,但是却没有人类那样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波动。

这里所说的智力是除情绪以外的全方位的,尤其是在辨别事物的能力上面;树木和杂草,猫和狗,晨逍设计的这个人工智能都能轻松的完成。

虽然是借助模拟无人机才能完成的,不过晨逍设计的这个人工智能其目前的主要目的就是用在无人机上面,因此晨逍其实是相当于给无人机加了一个人造的大脑。

终于,在第六天的时候,晨逍定购的所有无人机材料都已经送到了。今天正好是周六,晨逍在领完最后几件快递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在床上开始组装起来。

按照模拟无人机的构造,晨逍一步步的组装的完美至极,几乎没有出现一步差错,可是即便如此,晨逍在组完最后一个零部件的时候已经是三个小时以后了,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些零部件里面有很多相似的部分。

对于这些部件,晨逍不得不慢慢寻找其对应的编号才行,幸好这些材料的编号都是和材料出产地或功能特性有关的,否则的话可能会更麻烦。

在最后一个零部件组装完之后,晨逍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要对无人机进行调试,看看有没有哪些部件是组装错了的,一旦组装错了,那无人机内部的传感器就会把信息发到晨逍编写的app里面,

也就是晨逍之前编写的那个模拟实验室,不过,之后他又改成了模拟世界,而模拟实验室也就成了模拟世界中的其中一个区域而已,

不过现在这个模拟世界又多了一个新的功能,就是把现实世界的无人机用三维影像的方式还原到模拟世界里面,因此在现实世界的无人机调试的过程中,模拟世界中晨逍也可以点开三维影像这个功能,这样,在模拟世界的某个地图方位上就会出现悬浮在地图上空的三维影像。

而此时这个三维影像上面也正在进行着和现实世界那架无人机同样的调试操作,在这三维影像里面,凡是现实世界那架无人机内部传感器调试过的地方,在里面都会形成一条绿色路线,绿色路线代表正常,要是出现断路或是红色路线的话,则就说明无人机连接或是组装有问题。

整个调试的过程非常的短,不到半分钟就调试完了,在模拟世界的全息影像里面,晨逍可以用鼠标随意转动影像观察,也可以直接点开标注功能,这样,晨逍甚至可以直接看到无人机内部每一个零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在确定组装没有问题后,晨逍就在全息影像里面点击了远程操作功能。随着晨逍点开那个远程操作功能,外面的无人机上面的各种探测器和传感器就开始工作起来,

而对于无人机里面的地磁能发电机则是在晨逍在启动后才装进无人机里面的,只是在无人机没有启动的情况下,这个地磁能发电机发出的电只会传输到无人机里面的超级电容里面而已。

现在随着无人机的启动,地磁能发电机输送到其他地方的线路也打了开来,顿时,整个无人机仿佛是活了过来一般,大多数的功能都处于了待命状态,而那些探测器和传感器则在无人机激活的一瞬间就已经开始工作了。

它们首先是把它们探测到的周边环境传送到三维立体影像里面,并且在三维立体影像里面呈现出来,然后就是计算它们探测到的那些物体的数据,比如颜色、形状、大小和质量等等,

这些数据都会以某种比例的方式还原到三维立体影像里面,并且随着晨逍的点击查看,这个三维立体影像里面会把所有的数据都显示在所对应的位置。

而这些数据,晨逍设计的是可以按照透明度百分之几来显示的,而且还可以选择其呈现的颜色,于是最后,晨逍就直接看到了仿佛摄影师以第三视角拍摄他以及他所在的出租屋一样,所有的影像清晰无比的呈现在了全息影像上面。

包括他的电脑、他自己、他的床铺以及天花板上的电灯等等。看到这种情景,晨逍很是激动,随后他在里面走动几步,发现电脑上面的三维立体影像里面的自己也跟自己的动作一样。

很显然,这其实就跟摄影是一样的,只是晨逍把它们数据转化了而已,除此之外,这些影像是可以转动的,也就是随意转动以调整观察视角,这一点有点像是VR。

晨逍满意的点点头,然后他打开了手机上的微信扫码功能,把电脑上的软件下载到了手机上,在安装完之后,晨逍又用微信登录进了软件里面,在登进去的时候,上面显示出是否手机端和电脑上同时登录提示,晨逍点击了“是”的选项,然后晨逍笔记本电脑上面的画面就出现在了他的手机上。

在手机上,晨逍可以用手指触摸操作,于是晨逍用手指点击了三维立体影像里面的飞行按钮,随着晨逍点开上面的飞行按钮,上面又瞬间弹出了飞行速度、飞行高度、飞行模式选择、飞行方式…等等这些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