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漫长而艰苦地跋涉,大约一个多小时后,何大清和他带领的人们终于抵达了那片神秘的土丘区域。

眼前所见证实了他们之前的猜测:这里的确曾经有人类生活过。

这些土丘错落有致、横竖交织,仿佛是一座废弃城镇留下的废墟。

大多数土丘呈现出口字形,宛如昔日人类居住的土屋在岁月洗礼下崩塌后的残存。

毫无疑问,所有迹象都表明,这个地方曾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古老村镇。

终于找到一片可以遮蔽阳光、消暑纳凉之地,大家如释重负。

何大清顾不上研究这座古城的历史背景,急忙将已经中暑的保罗放置在阴凉且通风良好的位置,希望能帮助他尽快降低体温恢复知觉。

其他人则纷纷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息着,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清凉时刻。

此时此刻,炎热的气候令人忧心忡忡。

谁也不清楚其他队伍,是否同样幸运能够寻得这样一处遮阴避暑之地。

或许他们正遭受毒辣日头的炙烤,又或者已经找到更好的栖身之所?

在这诡异多变的罗布泊,一切皆有可能。

好一会儿,队里的两个教授,才有了谈话的兴致。

两人一致认为,这一处残垣断壁,带着浓郁的西域特色,绝对不是华夏先民居住的场所。

光从土丘的风化程度,虽然不能具体的断定此处遗迹的年代。

但遗迹里偶尔寻得的一两片粗劣陶器,却让俩人有了一个大概的判定。

陶片的表层很酥,土锈与陶体也浑然一体,用手指甲轻轻一刮,土锈与陶体表层如粉末状落下。

何大清触摸陶片的那一刹那,系统便提示了何大清。

“产自楼兰古国的粗劣陶片,经过两千年岁月的洗礼,已经风化成渣。”

“可转化零点一古董值,是否转换。”

何大清当然没有转换,哪能缺这么点古董积分。

手上轻轻一用力,陶片瞬间变成了粉末,从指尖缝隙中流逝。

两个教授虽然不是考古专业的大佬,但连猜带蒙的,还真说出了楼兰古城的由来。

这处遗迹不太像是主城,但也是楼兰王国统治整个罗布泊的有力证明。

一处古城,顿时激起了何大清的兴趣,随即就在残垣断壁之间,探索起来。

然而,除了惊起漫天尘土外,遗迹里一点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发现。

要强行说有,只能说发现了一些躲避日头的小动物。

这里已经被太多太多的人们光顾过,有价值的物品早就被古人们拿走了。

就算有剩余的,将近两千年的时光,足以将任何有价值的物品,风化成渣。

灰头土脸的何大清,暗骂几声晦气,回到了休息地。

摸了摸保罗的额头,体温已经恢复了正常。

给保罗喂了一粒药,灌了几口水,何大清也躺在阴凉处,休息起来。

罗布泊这鬼天气,阳光直晒的地表,甚至能超过五六十度。

没有遮阴的地方,没有降温的水源,最多两个小时,便能把一个人活生生的烤成干尸。

日头西斜,古城里的人们,纷纷坐起了身子。

保罗院长也早早的醒了过来,想起中午被晒的晕死过去,现在还有些心有余悸。

何大清站起了身子,开口说道:

“你们歇一歇,我去打个猎,给你们补一补身子。

顺便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水源。”

今天中午搜索古城的时候,好几只小兽向正北方小跑而去。

看那些动物的踪迹,明显正北方是小动物喜欢活动的场所之一。

有动物生存的地方,大概率就有水源。

何大清顺着动物的足迹,追了上去。

夕阳西下,地平线上突然闪烁起了亮眼的星芒。

何大清脸色一喜,应该是太阳照到水面上产生的反光点。

伸手从空间里,把东北虎给召唤出来。

翻身骑到了老虎的背上,何大清用力的一拍老虎屁股,大喊一声。

“大黄,去那边。”

大黄人性化的抗议的咆哮了一声,撒丫子就跑了起来。

滚烫的沙砾,让大黄发出阵阵不爽的低吟。

奈何身上坐的是凶残无比的何大清,为了不被何大清暴打,大黄卖力的跑了起来,汗液很快就浸湿了虎皮。

还别说,大老虎的速度就是快,不到五分钟,就跑了反光地。

何大清拍了拍大老虎的脑袋,自言自语的说道:

“大黄,干的不错,允许你吃一只小羊羔,回去吧。”

何大清挥手,把大黄收回了空间。

至于为什么那么大方,实在是眼前的景象让何大清欣喜若狂。

天知道,这里为什么会出现,一片又一片的洼地,洼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一处巨大的沼泽地。

光是沼泽地,还不至于让何大清欢喜。

这沼泽地上水洼的颜色,跟正常的水坑可不一样。

绝大多数的水坑,看起来都是暗紫色的,淡一些的也有浅褐色。

这明显就是高浓度的钾盐卤水,边上褐色,紫色的盐晶颗粒,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不少动物的风干残骸,浸泡在钾盐卤水之中,给整片沼泽蒙上了不详的面纱。

动物们应该是舔舐了有毒的钾盐或者喝了卤水,毒发身亡的。

这一片巨大的沼泽地,里面的钾盐如果开发出来,制成钾肥,绝对能解决华国人民填饱肚子的问题。

这一处钾盐,足以改变华国的历史,就算称之为华国的立国基石也不为过。

何大清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好一会儿,才冷静下来。

当今之计,先找到一处淡水来源再说,为明天科考队的全面进入,做一个先期准备。

何大清沿着沼泽地的外围,踩着松软的沙土,一路小跑,寻找着淡水的踪迹。

一抹绿色引起了何大清的注意,何大清快步的向目的地跑去。

一处不大的水塘,岸边还有低矮的小树,水塘里的水,几乎可以肯定是淡水,这就是沙漠中的绿洲。

忽然,脚下一阵松软,何大清整个身子都在往下陷。

流动的沙子,掩埋了何大清大半个身子,一下就涌到了何大清的胸口,并且还在往上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