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才是康熙震怒的原因,幕后之人只是为了杀人灭口,就肆无忌惮的在龙王庙前杀人,丝毫不考虑会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

“这个小游子,家里有位多病的寡母和年幼的弟弟,出事之后,他家中老母突然有了救命的药,弟弟也被送去了学堂。”梁九功的言外之意,就是小游子背后一定有人指使,并且被杀人灭口了。

康熙冷笑,“你说地点选在龙王庙,是凑巧还是故意呢?”

明知道康熙会因人命发生在龙王庙水边上,还要把人扔在那儿,是不是就是为了激怒康熙,康熙一定会搜查园子,自然就会发现四阿哥强占宫女的事情。

“老八对朕这个皇父可还有丝毫敬畏之心?”康熙怒火中烧。

比起虽然被算计,但还是尽力走流程,把丑事遮掩下来的四阿哥,八阿哥的用心之险恶,让康熙忍不住胆寒。今日,为了算计兄弟,就能草菅人命;明日,为了皇位,是不是就要谋杀自己这个皇阿玛了?

天子之怒的威压让梁九功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

愤怒之后,康熙的右手颤抖得更厉害了,想着太医叮嘱的,中风之症尤其怕焦躁愤怒,康熙只能先尽力平复心情,并把右手搭在了桌子上,他不想任何人知道自己的具体情况,哪怕是梁九功。

康熙有些感伤地说,“朕与胤禩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胤禛和胤禩又是怎么走到了这一步?”

八阿哥从小就是个心思细腻的孩子,他早早就开始体谅良贵人的寄人篱下,讨好名义上的生母——惠妃,讨好自己的大哥。到了能读书的年纪,八阿哥更是不敢有丝毫松懈,他要为良贵人争出个前程来。

可等八阿哥真正做到了,良贵人因为八阿哥的优秀,被封为良妃之后,八阿哥又开始不知足,他协助大阿哥废了太子,又坑了大阿哥,不知道三阿哥的自作聪明背后有没有八阿哥的手笔,他又盯上了四阿哥。

八阿哥最小的时候也曾被孝懿仁皇后抚养过,所以跟四阿哥的兄弟情谊怕是比十四阿哥还要多一些。曾经八阿哥因为写字不好,被康熙嫌弃没有风骨,还是四阿哥手把手教过八阿哥的。

康熙依稀还记得有一日他去尚书房考察诸皇子学问,站在门外向里看。

保清(大阿哥)对学问其实不感兴趣,但为了不让保成(太子)出风头,也皱着眉努力听先生的讲解。两个孩子互相用眼神别苗头。

老三这个小书呆子,根本没察觉两个哥哥差点打起来,只是崇拜地看着老师,这可是当世大儒!

老四从小就喜欢皱眉,古板严肃地像个小老头,那时候跟老八关系好,就跟老八坐一块儿,生怕老八跟不上课程,还会纠正老八写字。老九老十那时候就不喜欢老四,一直搞小动作作弄老四。

老五就是个老实孩子,本来就跟不上,还要操心老九,顶着先生不善的目光,挺直身体想把老九鬼鬼祟祟的身影遮住,不让先生发现。

老七从小不良于行,受苦了,可确实是个本分孝顺的孩子,把自己锻炼得行走如常人一样,骑射也很出色,作战也很勇武。

那时候,康熙还很年轻,阿哥们也年幼。当时康熙看到这一幕又是怎么做的呢?

他大步走进去,先训斥了一番九阿哥、十阿哥,又问了他们几个问题,见两个人答不上来,还在眉来眼去不安分,康熙又是一通责骂,头疼地罚小哥俩去一边站着去了,等钮祜禄贵妃和宜妃带着眼泪淹没乾清宫,带走两个捣蛋鬼。

接着,康熙点起了担忧九阿哥和十阿哥的八阿哥,答得不错,子也有长进;老四就在旁边,也问问,同样说得言之有物,不错,这些日子也不见焦躁之气了,要是骑射能再好一些就好了。

老大指定要跟保成争,为了避免一场硝烟,今日就不问他俩了,问问老三吧,听得认真,先生讲的都进了耳朵,还有了自己的见解。

不忍心看老五和老七失望的眼神,就问点简单的吧!今天挺惊喜的,老五的学问有长进!老七学得也很扎实!

特意被略过的保成和老大都有些委屈,哎,只好夸了两句,做一个好阿玛真难!康熙无奈又幸福地想着。

“皇上,皇上,该起了!”梁九功叫着康熙。

康熙猛得睁开眼睛,“保清、保成......”

梁九功吓得一惊,好好的皇上怎么提起被圈禁的直亲王和废太子了?

康熙看着梁九功尽显老态的脸,才反应过来,刚才是自己做的梦,他没有理会有些惶恐的梁九功,也没有解释自己的话,“已经这个时辰了?更衣吧!”又该上早朝了。

或许是太久没做过这么美好的梦了,或许是过于怀念往日的时光,自那以后,康熙总是忍不住回想起那个梦。

现在,面对野心勃勃的八阿哥,康熙又开始陷入回忆。

“当时只道是寻常。当时只觉得性德这词有东坡先生思念亡妻的意蕴,现在才觉得字字锥心。

说起来,性德已经离开了三十余年了。他才活了三十年,已经这么久了吗?

连子清(曹寅的字)也走了四年了。”康熙最亲近的两位伴读都已经离世了。

梁九功不知道康熙怎么就从八阿哥说到了纳兰大人和曹大人,但他知道此时只能沉默,等待康熙收敛起自己的悲伤和脆弱。

康熙拿起笔再写起了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停笔后,康熙又沉默良久,“词虽好,却伤人心肺,拿去烧了吧!”

梁九功领命就要离开,离开之前,康熙闭目吩咐说,“那小太监是不小心失足溺亡,对吗?”

梁九功停顿了一瞬,恭敬回答,“皇上英明,那地方临水湿滑,天黑又看不清,一时不小心也是有可能的。奴才这就派人去修建围栏,以防意外,”

“嗯,去做吧!”康熙赞同。

梁九功离开前回头,康熙坐在那里看不清表情,但莫名觉得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