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带着超市到七零卖盒饭 > 第27章 姜小豆去大购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一大早姜小豆就起床了,没有想到赵三妹也醒了过来,两人相视一笑,轻手轻脚的穿好衣服,推开门板,钻了出来。

姜小豆把昨天准备好的紫薯挑出三斤来,削皮切片放到锅里蒸。

今天要给知青那里送的是红糖鸡蛋发糕,姜小豆要准备三份红糖鸡蛋发糕的量。

面糊准备好,加鸡蛋和红糖加水搅拌到能挂住筷子的程度,放在一旁醒发一会。

接着又舀出三份面粉,加上白糖和一点菜籽油,放了油之后,糕点会更加细腻软嫩。

三斤蒸好的紫薯和三份面粉混合在一起做成紫薯鸡蛋发糕。

玉米鸡蛋发糕也准备两份。

知青那里订了一份,家里当早餐要吃掉两份,供销社定了五十个,也可能要更多,五十个就差不多两笼了。

这样还剩三份,不知道虎爷那边还要不要,不要的话,姜小豆打算去编织厂和医院附近看看。

八笼的发糕浩浩荡荡的,一下子就用掉了二十来斤面粉,要不是赵延宗送了一袋五十斤的面粉过来,她也不会这么有魄力蒸这么多。

发糕放一个锅就能解决了,另一个锅要再煮点别的,不然不够吃。

猪油拌面吧!

姜小豆对油切面虎视眈眈很久了,虽然也就得到它一天而已。

姜小豆让赵三妹去院子里,割一把小葱进来。

洗干净切成葱花,等下拌面吃。

有了发糕,拌面每个人大半碗应该够了。

姜小豆用手抓了六捆面下去,差不多三斤左右,想了想又抓了一把,赵延宗的胃口大概比较大一些。

面放进去煮开,再加两次冷水滚开才会熟。

准备六个大碗,姜小豆把猪油罐拿了出来,一碗一勺猪油,其中一个碗多半勺。

每个碗再加一些盐进去,加一点点面汤,让赵三妹把切好的葱花放进去,然后把煮好的面一份份的捞出来,倒入大碗里。

两个人一起快速搅拌,让面快速的猪油融化掉,猪油拌面就做好了。

姜小豆把锅给洗了,把他们要吃的发糕拿出来,准备吃早饭了。

小米已经被香味唤醒了,小华和赵小弟自然也一样。

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好的起床方式啊!

赵小弟惊奇,不是所有人都是在骂骂咧咧声,晚上晚睡早上还没有睡醒就被叫起来了。

赵小弟整个人还有一些迷糊,可是身体的本能已经坐到桌子上拿起筷子了。

姜小豆切了半个发糕,还有一大碗猪油拌面装到篮子里,赵三妹拎过去,准备给她大哥送去。

“三姐,你去哪里啊!”

赵小弟迷迷糊糊的说道。

“给大哥送去。”

“哦。”

你这是怕忘了还有一个大哥了吧!

赵三妹很快就回来了,甚至把空碗都带回来了。

“吃的这么快啊!”

赵三妹笑了一声说。

“大哥嘴巴大,吃的一直都这么快。”

姜小豆在心里笑了,果然是亲妹,损起来不带怕的。

大家坐下来,吃拌面了。

猪油拌面可真好吃啊!

这面条黄黄香香的,好像是鸡蛋做的,和猪油小葱搭配在一起,太美味了,而且滑滑的很容易就被吞下去了。

难怪大哥一下就吃完一碗了,赵三妹边吃边想。

又掰了一大块发糕吃了起来。

五个人一起吃饭,今天可以吃到两种口味的发糕了,一种是玉米鸡蛋发糕,还有一种是新品紫薯鸡蛋发糕。

紫薯蒸出来的发糕紫红色,看着很好看的样子,味道也不错,口感比其他发糕更沙一些。

吃完早饭之后,赵三妹今天负责洗碗,其他人该喂鸡的喂鸡,该扫地的扫地。

姜小豆边把发糕拿出来,边交代赵三妹,看他们中午要做什么菜吃。

她今天去镇子上买东西,中午怕是赶不回来,要到下午,或者更晚一点,让她中午负责做饭。

赵三妹表示没有问题,要是晚上小豆姐姐晚回来,她晚上还可以做饭。

姜小豆夸她很厉害。

知青的那一份发糕准备好了,姜小豆又放了切好四小块紫薯发糕,让她们尝尝看,能不能接受这个口味的新品,以后要是有了紫薯,也可以安排上。

姜小豆先去把发糕给送了,又说了紫薯发糕的事,受到了秦如芳热情感谢。

居然还有新品,真棒,而且还是免费尝尝,姜小妹可真是好人。

姜小豆送完发糕后,换回空篮子,就回到家中,把中午可能要用到的食材拿出来给赵三妹。

也不知道她们中午要吃面还是吃饭,姜小豆都准备了。

姜小豆告诉赵三妹放米和面粉的地方,看她中午会做什么就做什么。

菜家里还有大伯娘送的大白菜,还有几颗西红柿,一顿差不多就能吃完了。

拿了十颗鸡蛋出来,用来煮汤或者炒蛋都可以。

还有灶台上面挂着三斤排骨,中午让小华回来砍掉煮来吃,一天都吃完也没有关系。

小华和赵小弟的房间里有芋头和山药,用来炖排骨或者直接煮都好吃。

事情都交代好之后,姜小豆就准备出门了。

她把带了三十块钱,还有一些零钱,把票全部带上了,准备来一个大购物。

发糕装了两个背篓,她一个人拿不了,要等着赵延宗一起。

赵延宗早就在门口等着了,看到姜小豆温柔又细致的和三妹交代着,他静静的等候着。

等姜小豆说完准备出门了,他才走了出来。

“可以走了?”

“嗯,赵大哥,你帮我拿一个背篓。”

“两个都拿过来吧!”

“不用,不用。”

不等姜小豆拒绝,赵延宗就一手一个把背篓拎走了,姜小豆手上就剩下一个篮子。

“你去坐牛车,我走路比较快,到供销社汇合。”

“哦,好。”

姜小豆也知道,就自己这个步伐,肯定会拖累人家,赶紧去坐车了。

两个人一人坐车一人走路,不过没有想到的是,居然还是赵延宗先到目的地。

姜小豆快步走过去和赵延宗汇合,两人一起先去供销社。

先到柜台江大姐那里,果然江大姐刚好在。

姜小豆拎着篮子走了过去。

“同志您好。”

“您好同志,为人民服务,你要买些什么。”

“您好,江大姐,您还记得我吗,我是前几天受了您帮助的姜小妹啊,就是买了糕点的那个。”

姜小豆在一旁比划提醒道,糕点,我带着糕点来了。

“哦,是你啊!”

江大姐一下热情起来,是那个卖红糖发糕的小妹啊!

那天的红糖发糕可真好吃啊!

她一带回去,儿子女儿都爱吃的很,一直嚷嚷着,妈妈下次要多买一些。

连她爱人的爹娘也说松软香甜的很,他们的牙齿也能咬呢!

还好她有先见之明,和姜小妹定了下一次,不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到呢!

江大姐对着她同事一个眼神,同事了然,那么巧就是上次也买了二十个发糕的大姐。

江大姐带着姜小豆到一旁的角落里,赵延宗也跟了过去。

江大姐调侃道。

“这不会是你对象吧!”

姜小豆不好意思的脸红。

“是我家堂哥。”

“哦,是堂哥啊!”江大姐拉长声调看了一眼赵延宗。

赵延宗什么表示都没有,在这里一切都是姜小豆做主。

“江大姐来看看今天的糕点吧!”

“行,看看,我最喜欢红糖鸡蛋发糕了,你有没有带来。”

“有,江大姐您看,有红糖鸡蛋的,玉米鸡蛋,还有新品紫薯鸡蛋的,先送您一块尝尝。”

“那我不客气了,就尝尝。”

“您和我什么关系,您不尝我还觉得您见外呢!”

“唉,你这个妹子就是客气,那我就尝尝。”

江大姐拿起一块紫薯鸡蛋发糕咬了一大口,果然又香又甜又软,好吃的很啊!

这次紫薯那就也带一点,各种口味都好吃呢!

“妹子,这次买二十块还送一块吗!”

江大姐吃完一整块发糕问道。

“送,送,当然送了。”

“好,大姐就喜欢你这样大气的姑娘。”

姜大姐三种口味都要了一些,紫薯发糕十五个,玉米发糕十五个,红糖发糕三十个,她果然喜欢更甜一点的东西。

也是这个时候谁不爱糖呢!

送的三种刚好一种一个。

江大姐美滋滋把糕点藏了起来,换她同事来买。

她同事也是大方的来了六十个,照样送了三个,她这位同事更喜欢紫薯发糕,其中三十个都是紫薯发糕,这样紫薯发糕差不多就卖完了。

居然就剩下了二十几个了,没想到发糕能卖这么快。

剩下要先送到虎爷那边去了,她还欠冬子三个发糕呢!

姜小豆卖完发糕后连忙靠近了江大姐,问问今天有没有瑕疵品可以买的。

江大姐果然说话算话,留了三米不要布票的瑕疵布,是染坏了,红色和蓝色掺在一起了。

姜小豆一看,原来是渐变色啊!

拿下了。

然后还有两块肥皂,拿下。

一个磕破漆的搪瓷杯,可以拿下。

其他就没有了。

姜小豆又问了一下有没有暖水壶,就是这么刚好,最后一个。

姜小豆直呼好幸运。

暖水壶六块五,这也太贵了吧!

大米面粉一斤才一毛到两毛钱,这暖水壶得值三十多斤大米了吧!

而且票还很难弄,姜小豆本来还要犹豫,突然旁边有个人也想买暖水壶,姜小豆马上把钱和票递了过去。

拿下,都拿下。

接着姜小豆又把布票拿出来,只买到十米的布,没有棉花。

油也买了,接着打了两斤的酱油,买了一斤醋,火柴买了十盒,有钱了,要消费。

看到了花生,可惜这里什么都要票,算了算了。

在旁边的赵延宗拿出了一张半斤的糖票,称了半斤大白兔,大白兔可算的上现在特别奢侈的糖果了。

贵的很,一斤要快三块钱了,买两斤多就够一个暖水壶了,奢侈,太奢侈,看着她也好想吃啊!

没有买到棉花,姜小豆和赵延宗只好带着买到东西离开了。

姜小豆和江大姐约好,五天后她再来,到时候再送今天这样的量来,姜小豆高兴的答应下来,江大姐也说好了,要是有好东西,会给她留着。

姜小豆和两个售货员大姐打了招呼就离开了。

现在到小巷子里去找虎爷,本来姜小豆还想到买豆腐,赵延宗说等下让冬子带着去,更便宜一点,姜小豆点点头同意了。

能省一分钱是一分钱,现在五分钱就是一颗鸡蛋呢!

到了虎爷这里,果然剩下的发糕都被他们包圆了,姜小豆又说了下自己要的货,虎爷让人下去准备了。

要买一百斤面粉,五斤红糖,一块五的肥肉割两斤,一块二的瘦肉割了一斤半,白糖买了两块钱。

差不多就把姜小豆身上的钱花完了。

怎么有一种赚了不够花的感觉呢!

姜小豆托冬子买了六块豆腐,打了一壶豆浆,刚好用她今天新买的水壶,先用热水烫半个小时,再把豆浆灌进去。

要是时间允许的话,姜小豆打算烫至少一个晚上的,不用现在急着用就算了。

虎爷发现了姜小豆做的糕点真不错,打算和她每三天订一批,虎爷要的量就多了。

这样一小块,他三天就要五百块,先卖看看。

姜小豆同意下来了,不过她没有人手送进来,希望虎爷能派人去村里拿,她可以便宜一些。

最后交易自然谈成了,散卖的情况下,姜小豆一块发糕是一毛,一笼三十个,就是三块钱,虎爷按照八分一块收的,一笼就是二块四。

虽然赚的少了,不过方便了许多,而且有人来拿,也方便了她。

虎爷派人来取货的时候,还会带着姜小豆要的物资送过来,这样姜小豆以后就不用辛辛苦苦的出来提大堆重物回去了。

双方把价格定下后,在赵延宗的面前定下了契约。

姜小豆就又做成了一笔生意。

姜小豆还拜托虎爷要是有塑料鞋和棉花,希望能给她留着,她要买的。

她把需要的尺码告诉了虎爷,虎爷让手下人登记了一下。

现在的姜小豆已经不是小客户了,而是一个和他有着几百块钱交易的人了。

未来交易还可能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