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天的十个格子依然都是姜小豆的。

十斤大米,十斤面粉,十斤油切面,十斤紫薯,十斤土豆,十斤五花肉,十斤蜂蜜,十斤百香果,十斤鸡腿,十斤小鲫鱼。

姜小豆一一把东西取了出来,又看了一眼进度条,要接近三百块了,还有两百块,就能升级了。

今天比较惊喜的十斤蜂蜜,姜小豆正好缺蜂蜜,她打算多做一些果酱,不过没有玻璃瓶,她今天去虎爷那里送胡椒粉的时候还问了玻璃瓶的事情,希望李同志下次能送玻璃瓶来。

不过虎爷说了,她要是做了什么果酱,一定要给他留一大批,姜小豆自然答应下来了,除了家里吃的,当然都要全部换成钱了。

鸡腿留着明天问问知青要不要吃炸鸡腿,这可是油炸呢!

或者做卤鸡腿也不错,五花肉、鸡蛋也放进去,卤一锅肉,随便煮个面配着吃,也好吃的很。

小鲫鱼今晚就要做掉了,小鱼不是晒就是烤干,姜小豆打算炸掉,做成小鱼干。

百香果和蜂蜜也很配啊!

要是李同志送了玻璃瓶来,蜂蜜柚子酱,蜂蜜百香果酱都统统安排上。

其他的就和那些粮食红薯放在一起就好了。

姜小豆把东西搬出去,一一放好,晚饭也好了。

羊排被切了一半下来,一篮子的豆角,还有两大片粉条,今晚做出两盆豆角焖粉条啊!

看来他们中午是真的没有吃饱。

姜小豆就还好,不过她也吃了一碗半,这个羊肉一点都不膻,真好吃。

羊排切成小块用胡椒粉和盐蒜头调过味道,在放油锅里炸过,然后豆角和芋头块放进去焖,最后把泡软的粉条放进去。

姜小豆在吃饭的时候,都会边吃边说这道菜怎么做的,那道菜怎么做会更好吃,小华他们就跟看吃播讲解一样,越吃胃口越好。

三妹是除了姜小豆之外在这个家里做饭最好的人,而且姜小豆完全不在意他们要怎么做菜,肉菜调料放在哪里,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用担心不够吃的。

每次看到家里满满的粮食和肉,她们心里的安全感和满足感都会爆棚。

而赵延宗之前留在山里的粮食,在他走的第二天就被赵小弟三妹他们拿下来了。

吃完了满足的晚餐,姜小豆就带着人把小鲫鱼给炸了。做完之后,就洗完澡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饭做猪油拌面,刚好昨天有姜小豆喜欢的油切面,再煮五个鸡蛋,烫了一盘青菜,炒了一盘酸辣土豆丝,早上吃清淡一点,晚上吃大餐。

姜小豆吃完饭,小华他们早就上工去了,她先提着布和大米鸡蛋到菜花阿婆家,把要做的东西要求说了,约好时间,放下东西就离开了。

接着到大伯家找姜阿奶,问了一下土蜂蜜的事,虽然她昨天抽到了蜂蜜,不过以后肯定还是会缺的,超市比较随机,谁知道下次出现蜂蜜要多少。

就像她家辣椒油都要吃完了,超市到现在也没有再出现辣椒油辣椒粉之类的。

还是能在现实中找到最好,这样要是长期做什么也更方便一点。

然后让姜阿奶让松哥和嫂子中午到她家里吃饭,她的鸡蛋可能要的更多了,还有其他的事情要松哥帮忙。

姜阿奶慈爱的答应下来,她保证记得让姜松去,就是不用做什么好的,随便煮个面就行了。

昨天姜阿爷躺在床上还在说,小豆家有好多肉挂在灶台上呢!比他们家过年的肉都多。

不过姜阿奶知道,小豆给他们村知青送过东西呢!怕是那些肉是知青放在小豆家的。

让姜阿爷不要出去乱说。

姜阿爷抱怨,他哪里是那样的人,再说了,小豆他们可是自己亲孙女孙子呢!

姜小豆把鸡蛋的事情解决之后,第三站要去知青点,知青他们可不是每一个都认真上工,一般都有人在,就算不在秦知青她们在,也可以交代一声,让秦知青她们中午下工或者上工的时候去一趟姜家。

要是对方没有通知到,姜小豆吃完饭会去知青点或者地里找她们。

到了知青点,今天秦知青她们都不在,连吕焯也不在,姜小豆只好让这个知青帮忙通知一下。

姜小豆回到家里,打算把大伯娘给的白萝卜做成萝卜条,之前一直没有空做。

把萝卜洗干净,叶子拔掉,中午可以做一个清炒萝卜叶。

萝卜除了上次用来炸丸子之外,都没有用过,还有十五个,姜小豆中午用一根用来炖羊排,一根萝卜两三斤,够用了。

再拿一根用来做萝卜糕,一根用来炸萝卜丝丸子,剩下都做成萝卜条。

萝卜条做起来也很简单,把洗干净的萝卜不要削皮,萝卜皮才是萝卜条的精华,有嚼劲的很,最脆的地方就是萝卜皮了。

白萝卜切成手指长短大小的条,加上盐,用力的揉搓一会,等着出水。

多揉几次,放半个到一个小时,把水倒掉,把萝卜条装到纱布里面用绳子固定好,然后用大石头压着,均匀的压上两天到三天,萝卜条变脆就行了。

要是想放久一点,还可以晒干,这样只要不潮湿,就能放很久。

姜小豆肯定要把萝卜条晒干的,不然很快就会坏掉了,日常感叹没有冰箱的麻烦。

萝卜条做好之后,姜小豆就要开始做午饭了。

先把羊排萝卜汤炖上,羊排还有五斤,她打算用一斤炖汤,剩下的安排知青那里的菜。

五花肉今天打算做一道梅干菜扣肉,切了三斤肉下来,刚好家里有晒好的菜干。

一道萝卜丝丸子,还有萝卜糕。

姜小豆去房间里拿了两片猪肉脯出来,切成小丁。

白萝卜切成丝再放点盐去下水,接着调入面糊,放到蒸笼上面撒上猪肉脯的小丁,要是有腊肠应该会更好吃,蒸熟后再拿出来切成小片放到锅里煎到表皮酥脆。

萝卜糕一整笼,等下拿一半让松哥带回去,给大伯阿爷他们吃。

五花肉过水,再用竹签在皮上面扎孔,在做好调味酱腌制,然后放到油锅里面炸出好看的虎皮,切成片,摆在碗里。

菜干炒用腌制五花肉的那个腌制酱煮到入味,在一起倒在装虎皮五花肉的碗里,最后放到锅里蒸。

瘦肉拿一块出来,切成片调味上浆,放到油锅里炸,糖葱醋调味,简单版锅包肉。

油炸小鲫鱼也摆了一盘。

姜小豆用泡过水的虾仁,蒸了一大盘水蒸蛋。

黄澄澄滑嫩嫩的蒸蛋上面摆了一大的虾仁,鲜的要命。

再炒一个简单的萝卜叶,中午吃蒸大米饭。

姜小豆把饭菜碗筷都摆好了,就等着人回来了,今天三妹和她一起坐,小华小弟一起,小米就和松嫂子一起,松哥一个人坐比较宽敞。

门口传来声音,小华他们回来了,姜松担着一担柴进来,松嫂子也提着一大筐的菜。

小米和三妹也跟在后面。

姜小豆端来水让姜松,松嫂子洗脸洗手,小豆妹妹这么客气,两人可不好意思拒绝。

姜松又看到小华几个人轮着端着盆洗脸洗手,也跟着拿着肥皂搓了搓手。

哎,小豆妹妹家真爱干净,这肥皂泡泡真多啊!好香呀!

松嫂子也想,原来用肥皂洗手这么干净呀!她家要不要也买一块呢!

现在姜松赚钱了,她买块肥皂应该也没事吧!

洗完脸走到了饭桌坐了下来,他们两个才被小豆家的饭菜震惊到。

这个菜也太多了吧!

这个是肉,这个也是肉,连汤还是肉啊!

这个黄灿灿的居然是蒸蛋,蒸蛋上面还能放东西啊!

小豆妹妹不会把所有的肉都拿出来做了吧!

小豆妹妹真是他亲妹子啊!

姜松,松嫂子都很感动,只有小华三妹他们都很习以为常。

先给姜松两人盛一大碗米饭,姜小豆让大家开始吃饭。

姜小豆今天也没有讲解菜,她看着姜松,松嫂子吃的头也不抬,怕讲话会影响他们吃饭,要是噎住就不好了。

怎么这么好吃啊!

姜松每问一句这个是什么菜,都会得到姜小豆的回答,小华他们也会跟着点头。

哦,这个是梅菜扣肉啊!还是先炸后蒸的,这么复杂,难怪这么好吃呢!

这个锅包肉可真脆啊!

蒸蛋真滑溜,上面的虾也很好吃。

还有这个萝卜糕居然是萝卜做的呀!

吃吃吃,吃个不停,除了姜小豆每个人的饭量都是一碗以上,三个男人,哦,小华小弟还只能算男孩。

他们三个都吃了三大碗米饭。

菜和汤也全部吃完了。

今天洗碗的三妹,松嫂子要帮忙,被拒绝了,说大家轮流的今天轮到她。

不过小米会给她的小姐妹帮忙,同样小米洗碗的时候,三妹也会帮忙。

松嫂子被他们说的一愣一愣的。

姜小豆让小弟去泡了两杯草莓果汁过来,他们要是想喝,姜小豆都会让他们自己泡,晚上不要喝太甜的,记得喝完要用水仔细漱口,不然以后就不让他们喝了。

姜小豆去房间里面把记账的本子拿出来,姜松两夫妻也坐直了,严肃起来。

“松哥嫂子,之前让你一个月收一千颗鸡蛋,现在怕是要增加了。”

“还要加,这么多还不够用吗!”

“这个月够,下一个月怕是不够了。”

“啊!”两人不理解。

“松哥我打算下个月搬到镇子上住,到时候会有其他人订。”

就像昨天供销社给江大姐那里也定订了五天送一次,每次两百个,要是要的人多,怕还要更多,她那个同事也跟着订了五天一百个。

这样一个月需要的量就更多了,要是搬到镇子上,姜小豆出门的机会也就更多了,赚钱的机会也就更多了。

“你要搬走,小豆,你为什么要搬走。”

姜松连忙问了出来。

姜小豆在本子上记记写写,她这个原主也是上个学的,差不多上到三年级,后来就不上了。

他们也知道姜小豆会简单的写字算数。

“我要把小华小米送到学校去,我昨天去镇子上碰到成红姑姑了,她也很支持我。”

“啊!去上学啊!上学好,但是也不用搬到镇子上,镇上哪一样不要钱,连吃菜都要钱啊!”

“哈哈,松哥你是不是忘了你家了,我打算让你继续帮我收鸡蛋,一个月两千颗,三天送一次。多一两百颗没关系,你送鸡蛋的送点菜给我们就行。”

姜小豆也不说菜钱,大伯家肯定不会收的。

“那行,你们家菜我家都包了。”

姜松拍着胸脯答应,两千颗鸡蛋啊!现在一千颗鸡蛋一个月就让他家多赚了十几块钱,两千颗一个月不得三十多块。

天啦!一个月三十块钱,这也太多了吧!

姜松还在震惊。

“松哥嫂子还有一件事情要你们帮忙。”

“什么事,你说。”

松嫂子也激动起来,这就是她亲妹子了,她亲妹子也没有让她家一个月收入这么多钱啊!

“我们村里的知青在我那里订了饭菜,七天送两次,差不多就是一个月八次,你来送鸡蛋的时候,帮我把做好的菜交给他们,然后钱帮我收一下,下次送鸡蛋的时候带进来。”

“小豆妹妹你还帮知青他们做菜啊!”

“嗯,放心吧!到时候就说他们拿钱托你到镇子上买的。”

“行,没问题。小豆妹妹一次收多少钱啊!”

“我这里有两波人,一个是吕焯吕知青,他是一个人,不过要的数量是一样的,一波是秦知青温暖温知青他们,到时候我介绍给你们认识,一次每波人收十块钱一斤肉票。”

“十块钱!”

一次十块,两波人不就是二十,一个月八次就是一百六啊!

这么多啊!

也太多了吧!

“那些肉也是很难弄到的。”

“也是,也是。”

姜松夫妇对视一眼,他们这个堂妹太有能耐了。

这个时候门口传来声音,小华出去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