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工业大摸底:摸出来个南天门计划 > 第1069章 他们不只要钱,还要我们的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69章 他们不只要钱,还要我们的命!

“我们战略性放弃大豆种植领域,原以为鹰酱Zb会就此罢手。”

“只可惜我们把他们想得太好,鹰酱Zb巨鳄一上来就不是只冲着咱们的大豆去的,它们要的是整个大豆产业。”总局长愤慨道。

“大致是03年底,正值黑宫对龙夏巨大贸易顺差感到不满……”

龙夏被迫在大豆进口政策上释放善意,组建贸易团前往鹰酱采购大豆。

龙夏贸易团是03年底去的,而就在贸易团动身前的03年第三季度,鹰酱农业开发署调低了大豆库存和产量数据。

说是当年温度和降雨的影响,总之冠冕堂皇,他们宣布大豆减产。

而此时的市场感受到了大豆的稀缺,大豆价格开始上涨。

总局长说道:“在贸易团去之前,先炒作一轮大豆稀缺的议题,当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领导觉得鹰酱为了赚钱,这一点无可厚非。”

“但殊不知这背后可是既要咱们的钱,还要咱们的命!”

双方交手的第一回合,就已经有国际粮商开始惜售大豆并抬价。

而期货市场的投机者开始集体做多大豆期货,其中最显着的便是芝士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在03年8月原地起飞。

价格从6月最低的509鹰分每蒲式耳,一直涨到12月的800鹰分。

大豆出现稀缺,价格刺激下疯涨也属正常。

面对持续上涨的价格,很多龙夏企业开始减少进口用量,用库存大豆来维持日常生产。

虽然咱家派了贸易团过去,但也不一定要买,毕竟价格凶猛。

这也是为什么03年下半年,龙夏对鹰酱的大豆进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玩国际贸易,咱们的企业没有经验,认为此次涨价潮很快就会过去,耗着,看谁先坐不住。”

总局长说道:“只是在苦苦支撑了几个月,还是咱们龙夏企业先坐不住。”

“首要原因就是咱家大豆下一批得隔年的9月才能收获,根本等不起。”

龙夏和鹰酱的大豆大致在9-11月收获,而南半球的雨林国、帕斯雄鹰国大豆可早在3-5月收获。

所以在整个龙夏面对大豆库存紧张的情况下,且国内产大豆下一轮收获遥遥无期时,大豆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圈子开始恐慌。

龙夏没有大豆了——这种消息开始蔓延在微妙的情绪下,龙夏企业开始向海外出手。

大豆贸易谈判进入关键,鹰酱坚持采用芝士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础。

即便高价,也没有打消龙夏企业大量采买的意愿。

确实家里没粮,揭不开锅了。

“当年有一批企业已经和国际粮商谈好意向,签字仪式在芝士加哥期货交易所举行,鹰酱各大媒体到场。”

总局长回忆道:“我记得当时Abcd四大粮商的代表都有出席,但当时没有敲定大豆单价,只说了个大概。”

“为啥不把价格说死?这样不是更利于咱们采购吗?”黄毛问道。

陆慎为小声解释:“大豆的定价方式是期货价格加升贴水,当场只敲定了升贴水。”

“升贴水?”

“【升贴水】是【升水】和【贴水】的简称,也就是商品现货和期货的价格差差价,包括运输费、税费、保险费、仓储费什么的。”

陆慎为耐心解释,身旁的粮食老总嘀咕道:“什么都不懂,竟然还跑来参会。”

“小声点,别打断局长忆苦思甜。”

“懒得和他们计较。”

陆慎为权当旁若无人,总局长上面讲着,他在下面做“注释”。

“怎么说呢,比如某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为10万每吨,但商品真正运过来的实际成本一算,怎么得有个13万每吨,这个差值3万就是当时谈判双方代表敲定的数。”

黄毛似懂非懂点了点头:“嗯。”

升水价差敲定,但具体大豆按什么价格,还得看到时候大豆期货的价格。

再算上升水或者贴水,所以当时需要大量采购大宗商品的企业,都会用套期保值的操作。

龙夏代表团在鹰酱签下大单的消息被疯传,进一步刺激大豆价格。

从03年12月到04年4月,大豆价格继续一路猛涨,从800鹰分每蒲式耳直接冲上1000鹰分每蒲式耳,创出了近16年的新高。

而与此同时,龙夏大豆采购代表团的战绩也新鲜出炉,以每吨4100块的价格达成协议。

“本该是皆大欢喜的时候,出事儿了!”

总局长神情肃穆,那是大豆战争彻底溃败的开始。

大豆价格出现了历史上最有节目效果的反转,04年5月起国际大豆价格突然暴跌。

分别在5月和6月完成了两次直线跳水,直至当年9月才有所回暖。

但很快又被打落神坛,一直到04年11月才平稳。

大豆期货价格从1100鹰分每蒲式耳跌落到500鹰分每蒲式耳,形成事实腰斩。

“当时的国内外很多分析师给出了诸多大豆暴跌的原因,比如南鹰加地区大豆丰收,鹰酱大豆播种扩张什么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都是鹰酱的阴谋,它们仅凭鹰酱农业开发署5月份的月报就一改之前持续的悲观态度。”

总局长叹息道:“还记得之前大豆为什么涨吗?就是鹰酱农业开发署报告提到了蓝星大豆预期减产。”

03年8月的判断是供给遭受天气原因大幅下降,而04年5月之后该月报的倾向性完全掉头。

甚至鹰酱国内出现了大量不明来源的大豆库存,供给大幅攀升。

国际大豆价格在鹰酱农业开发署的利空预期下,当场跳楼。

之前鹰酱各界炒作龙夏大豆需求论炒了半年多,鹰酱本土大豆吃尽了一切利好,甚至冲上历史高位的1000鹰分。

而现在大豆产量暴力拉升,无限量供给,价格直接崩盘。

总局长掩面悲伤道:“原本还能勉强撑着的国内大豆市场瞬间崩盘,大量资金准备跑路。”

“尽管我们当时用了些干预手段,但警惕情绪蔓延,鹰酱农业开发署对大豆的供需预测转向引燃了暴跌的导火索。”

(pS:蒲式耳是鹰酱期货交易所粮食商品的计数单位,粮食种类不同,蒲式耳对应的公斤数也不同,1蒲式耳大概是24公斤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