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阎解旷拿出三块钱给老大爷,也就拿走了罐子。

当老大爷走了,周围的人没注意,阎解旷也就把罐子收到空间里。

罐子一到空间里,就有水洗干净。

当罐子的污垢被清洗掉,罐子上的花纹清晰入目。

这罐子上的花纹构成了几幅图,一幅是张飞战吕布,一幅是关羽和张飞一起战吕布,最后又加上了刘备。

三英战吕布,画面精致。

“这个元青花几十年之后卖个几千万问题不大。\"阎解旷心想。

三块钱买下这罐子,阎解旷赚大了。

在阎解旷收藏的古董之中,这个罐子应该是最有收藏价值的。

去乌城的车来了,阎解旷也就上了车。

乌城虽然也远比不上京城,但也比疳市大多了。

来到乌城,阎解旷就拿着介绍信去一家旅馆。

太晚了,赶不上去京城的火车,只能明天早上,所以,阎解旷也就需要在乌城住一晩。

在旅馆住一晩也就两毛钱。

京城的旅馆也是两毛钱一晚。

开好了房,阎解旷也就睡觉了。

时间不早了,早点睡觉,明天还要赶早。

这次给阎解放送粮食,阎解旷对这年代的农村也有了更清楚的认知,还收获了些野猪。

最大的收获还是三块钱买的元青花。

马家村,阎解放偷偷溜出村。

只见,阎解放手中一个红薯,还要一小块猪肉。

也就一两多的猪肉。

阎解放想吃肉,半夜也就偷偷跑到村外搞。

阎解旷给的二十斤猪肉,阎解放打算三天吃一斤,也就可以吃两个月。 红薯每天吃,鸡蛋一天吃一个。

到了田里,找了些干草,又用泥土垒了个灶。

生了火,拿出小铁锅。

红薯直接烤,猪肉扔到锅里。

闻到猪肉的香味,阎解放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因为没酱油和盐等调料,味道就差了,但阎解放吃起来还是觉得美味。

吃完猪肉,再吃烤红薯就有点淡而无味了。

\"要是再有点小酒就好了?。”阎解放心想。

但阎解放现在想弄一瓶酒可不容易。

想着自己现在的工分,阎解放打算下个月去供销社换一瓶酒。

工分可不容易得到,所以,每一个工分都要精打细算。

不只是阎解放,村里的人都一样。

平时吃喝可以用工分抵,这是难免的,而拿工分去供销社换东西就有讲究了。

吃完猪肉和红薯,阎解放也是饱了,灭了火,拿起锅就回村。 也没人发现阎解放出去过。

刚回到村,阎解放就看到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在村支书家的鸡笼附近。

阎解放一看身影是陈兵。

陈兵也是京城人,和阎解放一起下乡,被分配到这马家村。

“又偷鸡蛋了。\"阎解放心中嘀咕。

村支书家养了两只老母鸡。

陈兵这大半夜来偷鸡蛋。

每个月,陈兵也就偷三个鸡蛋。

少三个鸡蛋,村支书家也没发现。

这已经不是阎解放第一次看到陈兵偷鸡蛋了,阎解放也没说出来。

都是下乡的知青,要是陈兵偷鸡蛋的事暴露,村民怕是觉得阎解放也不是好人了。 一起下乡的知青,也就是战友。

再说也就几个鸡蛋。

阎解放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在农村的饿不死就很好了。

在鸡笼外转了转,陈兵没下手。

如果鸡笼里就一个鸡蛋,陈兵不会下手。

两只母鸡,每只一个蛋,也能两个蛋。

其实,阎解放以前也想过偷几个鸡蛋。

现在,阎解放心情很好。

赚些工分,一部分用来抵平时在村里吃喝,剩下的一部分就去供销社换些物资。

如今,有红薯,有鸡蛋,还有方便面和猪肉,阎解放可以让村里人都羡慕他了。

“今年就算了,明年再让老三送些物资来。\"阎解放心想。

要是阎解旷每年送些粮食来,阎解放的日子也就好过多了。

农村里日子过不下去的,就要邻里接济,或是亲戚帮衬。

像秦淮茹,她以前日子就紧巴巴,每年还会接济点粮食给娘家,这也是贾张氏对她不满的一个原因。 农村的姑娘嫁到城里,接济一下娘家的并不少。

陈兵回去睡觉了,阎解放也回去睡了。

天蒙蒙亮,阎解旷就醒了。

起了个大早,阎解旷刷牙洗脸就出了旅馆。

早饭还要解决,虽然空间里有粮食,但阎解旷打算尝一下这乌城的特色。

在天还没亮时,就有路边摊了。

不过,阎解旷没有乌城的粮票,所以,买东西就需要全国粮票了。

顾名思义,全国粮票可以在国内任何地方使用。

如今,阎解旷虽然拥有不少粮票,但大部分都是只能在京城使用,出了京城就用不了了。 以前在黑市,阎解旷换了些全国粮票,现在就可以用上了。

在路边摊买了两个包子,还有一个烧饼。

无论是包子还是烧饼,味道都和京城的不一样。

包子皮薄馅大,而烧饼实打实的。

阎解旷的胃口不大,两个包子吃下去也就差不多饱了。

其实,一个烧饼就能饱了。

填饱了肚子,阎解旷就去火车站。

来到火车站,买了票,阎解旷就是等了。

还要等一个小时左右火车才能来。

火车一般都准时准点,但有时也会早一些或晩一些。

坐在车站等,阎解旷看了下手表,早上五点十三。 周围的人都盯着阎解旷的手表看。

这一个手表就要一百多,可以买一辆自行车了。 就是在京城,也看不到多少戴手表的人。

阎解旷不仅是戴着手表,他还很年轻。

像阎解旷这年纪轻轻就有手表,更让人惊讶。

“这么年轻就有手表,怕是某个干部家庭的。” “不可能是他自己赚钱买的。\"

“能戴手表,这条件就不会差。”

“手表真漂亮,我要是也能有一个就好了。”

周围看到阎解旷手表的人心中想着。

阎解旷也不在意别人的想法,他就看个时间,并没有显摆。

在阎解旷的等待下,时间流逝。

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

一个小时,火车也到站了。

当火车停下,车门一打开,不少乘客下来。

阎解旷也就排队上车。

登上火车,按照车票找到自己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