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女尊:我用鉴宝赚大钱 > 第417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木锦之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只道,“嗯,你也进去吧,风大。”

她甚至下意识地做了个挥手的动作,像是在催促他快些进门避风。

钱晓晓最后看了她一眼,终于提着灯笼,转身走进了那片属于他的院落黑暗之中。

灯笼的光晕随着他的身影移动,很快被院墙吞没,只留下门缝里透出的一线微光,随即,那线微光也消失了——门被轻轻阖上,门闩落下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木锦之站在原地,眼前骤然失去了那团温暖的橘黄色光晕,只剩下清冷的、铺天盖地的月光。

寒风似乎瞬间变得更加凛冽,毫无阻碍地穿透她的外袍,让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钱晓晓院门前的小径变得格外幽暗,远处的回廊仿佛隐藏在模糊的阴影里。

她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那寒意直冲肺腑,却让她混沌的头脑更加清醒了几分。

她拢紧了衣襟,独自一人踏上了返回主院的路。

没有了灯笼的指引,月光下的世界显得更加空旷寂寥。

树影在地上张牙舞爪,假山的轮廓如同蛰伏的巨兽。

脚步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孤单,只有她自己的呼吸声相伴。

钱晓晓最后那句“养足精神要紧”在耳边回响,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那些关于大朝会、大凰女、工部、户部、御史台、闫茉白的念头,并未完全消失,依旧像水底的暗藻,在意识的边缘浮动。

但此刻,它们似乎不再具有那种能将人吞噬的压迫感。

钱晓晓那句“重要的是您自己要什么,又能守住什么”如同一块压舱石,让她在纷乱的思绪之海中保持着一丝航向。

她想起木雁攥着点心睡死的憨态,想起钱晓晓提着灯笼在寒夜中静候的身影,想起那碗苦涩却回甘的醒酒汤……

这些细碎的片段,在这孤身行走的寒夜里,竟奇异地汇聚成一种微弱却真实的暖流,驱散了部分刺骨的冰凉。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她低声自语了一句,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力量。

与其在黑暗中无谓地焦虑猜测,不如养精蓄锐,直面即将到来的一切。

自己这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真是,越来越多愁善感。

都到了这地步了,无论三日后的大朝会是鸿门宴还是登云梯,她木锦之,总要去闯一闯。

月光清冷依旧,将她的影子长长地拖在身后。

她加快了脚步,朝着自己那灯火早已熄灭的院子走去。

寒风依旧在呼啸,但她的步伐却比来时更加坚定有力。

心里揣着事,木锦之难得在休沐的日子也起个大早。

窗外天色刚透出蟹壳青,几颗疏星还恋恋不舍地缀在天幕边缘。

深秋的晨风带着刺骨的凉意,从窗缝钻进来,激得她彻底清醒了。

她利落地翻身下床,披上外袍,推门走到院子里。

薄薄的晨雾还未散尽,空气清冽得像冰水,吸入肺腑,精神为之一振。

她舒展筋骨,在青石板铺就的院中空地上,打了一套简单却刚劲的拳法。

拳风带动衣袂猎猎作响,动作大开大合间,仿佛要将昨夜残存的郁气和酒意统统驱散。

几趟拳下来,额头微微见汗,那股因宿酒而起的多愁善感也烟消云散——说到底,还是酒惹的祸,她木锦之向来不是那等优柔寡断之人。

让人端来滚烫的热水,她痛痛快快地洗漱了一番,冰凉的手指浸入热水,舒适得让她眯了眯眼。

换上一身干净利落的深青色常服,束好腰带,她这才觉得神清气爽,腹中也空空如也,抬步便往饭厅走去。

她已吩咐人去唤钱晓晓和叶怀归一同用饭,顺便把昨天折腾半宿忘了交代的事情一并说了。

兴许是她起得太早,走进宽敞明亮的饭厅时,里面还空无一人。

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斜射进来,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食物即将到来的气息。

长条形的饭桌上,细瓷茶壶里温着热茶,壶嘴氤氲着丝丝白气。

旁边一个青瓷果盘里,盛着早上仆从刚从集市上买回来的新鲜果子,表皮还带着晨露的湿润,红彤彤的苹果、金黄的秋梨,散发着清甜的果香。

木锦之随意拣了个主位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目光扫过那些果子。

她的心思又飘远了:山上的野果和山货正是最丰美的时节,秋末的馈赠啊……可惜,边疆战事吃紧,不知此时向陛下告假去山里“办公”,会不会显得太不合时宜?

其实……也不算放假吧?

换个地方处理公务而已,

俸禄照领,赏赐照收。

总比在京城里,每日天不亮就要爬起来去早朝罚站,还要跟工部那些老狐狸唇枪舌剑、斗智斗勇来得舒坦自在。

“大人。”

“安安姐。”

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

抬头看去,钱晓晓和叶怀归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钱晓晓一身素色长衫,步履沉稳,手里还拿着一卷账册似的东西,神色是一贯的沉静温和。

叶怀归则穿着更显活泼的浅色衣衫,脸上带着晨起的红晕,眼神清亮。

看他们并肩而行,步履和谐,也不知是半路恰好遇上,还是叶怀归特意去寻了钱晓晓。

不过见他们相处融洽,木锦之心头最后一丝疑虑也放下了。

这两人所求本不相同,一个求安身立命之所,一个求庇护与陪伴,理应没什么冲突。

“坐吧。”木锦之颔首示意。

两人刚落座,仿佛厨房那边时刻盯着饭厅的动静一般,门外便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几名手脚麻利的仆从提着热气腾腾的食盒鱼贯而入,动作迅捷又悄无声息地将丰盛的早餐摆上桌面。

雪白的米粥、金黄的煎饼、小巧玲珑的肉包、几碟清爽的酱菜小菜,食物的香气瞬间驱散了清晨的微寒,充满了整个饭厅。

摆盘完毕,仆从们又躬身迅速退了出去,留下满室暖香。

木锦之率先拿起筷子,伸向蒸笼里一个皮薄馅大、冒着热气的肉包,稳稳地夹到自己面前的小碟中。

她抬眼看了看钱晓晓和叶怀归,见两人也都拿起筷子,这才咬了一口包子,滚烫鲜香的肉汁在口中迸开,她满足地眯了下眼,咽下后才开口,语气是惯有的直接。

“边疆战事告急的消息你们想必也听说了,”她拿着筷子又夹过来两个两个肉包,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这种时候,婚事上恐怕不宜张扬,得尽量低调些。或者……等我这边的差事处理稳妥了,我们直接回北境去办。”

她说完,又拿起包子咬了一口,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既定的安排。

“是。”钱晓晓放下刚端起的粥碗,神色没有丝毫意外,语气平稳,“本就没打算高调行事。此事自然全凭大人安排定夺。”

他本就是求一个安稳庇护之地,对时局变化早有预料,此刻回答得从容不迫。

叶怀归也连忙放下筷子,用力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乖巧的笑容。

“嗯嗯,安安姐安排就好,我都听你的!”

声音清脆,带着全然的信赖。

木锦之的目光转向钱晓晓,带着一丝交代的意味,“还有件事。你和家中那几人的身契,我离京前已经托可靠的人去衙门打点处理了。不出意外的话,就这一两天,应该就能拿回来。这个你不用担心,安心等着便是。”

钱晓晓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微光,随即恢复平静,郑重地颔首。

“嗯,多谢大人费心。”

他知道,这身契一拿回,他和他家中的亲眷,才算是真正脱离了过去的泥沼,彻底扎根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