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远沉默着,不愿再深思。

如果有一天走到尽头,从这一刻起!

只想找个地方隐居。

不再追求眼中的权力与富贵。

刘备看着从营帐高处走下来的高远,其实他已经猜到了他的思绪。

\"你在想那三百万逝去的士兵吧?\"刘备主动开口。

高远微微颔首,“的确,我正在思考他们。”

“世间万物皆有其生存之道。”他沉吟道。

“士兵注定奔赴战场,将领与王者亦有其忧虑之处。”

“实际上,无人能真正置身事外。”

高远冷笑一声,“主公,恐怕您多虑了。”

“自古以来,唯有权势与财富,何曾有过真正的公正?”

“诚然如此,不过那些不合格的王者与将领,无需过多提及。”

“战争过后,士兵陨落,王与将难道就能幸免于难?”

高远沉默不语,他明白刘备的言外之意——那三百万人的牺牲是必然的。

刘备见状,不再勉强,转身离去。

......

次日,曹操以一百五十万残部,誓与刘备一决胜负。

高远统帅全军,分作五路直扑曹操的阵营。

此役,曹操获胜。

大军压境,洛阳失守。

然而战事并未终结,刘备调集羌胡三十万兵马,一举收复洛阳!

没错,这就是刘备的秘密武器。

羌胡未曾出战,三十万军队蓄势待发,以防曹操攻陷洛阳后,自己无兵可用。

曹操最终选择了撤军。

损失三百万士兵,刘备艰难取胜。

同样是三百万士兵的损失。

这一仗,令蜀地的刘璋、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策皆心惊胆寒。

天下第一与第二的争斗,持续整整一个月,未曾停歇。

虽未能攻克蜀地,但也昭示刘备并未倾尽全力攻打蜀国。

紧接着,刘备挥师长安,一举占领虎牢关。

此战震慑了其他三大诸侯,若以三百万兵力进攻,谁人能挡?

长安城。

刘备等人踏入了这座古城。

天子此刻在曹操手中,被牢牢控制在许昌。作为汉室后裔,刘备和高远踏入长安,心中都有别样的感触。

曹操与刘备的较量落下帷幕。

许昌。

空气中弥漫着冰冷的凝重。

三百万将士的牺牲,使曹操五年内无力再战。

曹操仿佛死去一般,静静地躺在龙椅上。

天子看着曹操那狼狈的模样,想笑却不敢笑,气氛古怪至极。

曹操麾下的文臣尚在,武将却损失过半。

许褚牺牲了。

李子雄率领五十万洛阳军直捣曹操大营。

许褚为了保护曹操英勇就义。

曹操依旧孤独,坐在龙椅上,像风干的肉干。

曹操对刘备的轻视,整个营地的人都心知肚明。

然而正是这个他瞧不起的人,击碎了他的骄傲。

许昌的天空,笼罩着一种奇异的宁静。

与此同时,刘备一行人在长安城中举杯庆贺。

高远从不饮酒,除非是甜酒。

利用这次胜利的东风,刘备再次对高远说:“还在挂念那些逝去的士兵吗?”

高远微微颔首。

“每个人的影响力各异,对世界的改变也就不同。”

“你手握权柄,能为百姓带来公正。”

“设想,若曹孟德此役获胜,世间无我刘备,自然也无你高远。”

“我们都清楚,曹操是个狡猾且粗鄙之人。”

“好事总被他独占,仿佛理所当然。”

“但如果我们胜了呢?”

“高远,终有一日,你会接替我的位置!”

闻言,关羽、张飞、赵云,还有李子雄都陷入了沉寂。

“你有你的抱负,那就坚定地去追求。”

“百姓并不愚昧,谁对他们仁慈,他们心中有数。”

“但别期待他们回报你。”

“然而,总会有人坚定地追随你。”

“人心是相通的,这世界看似深邃,实则浅显。”

“我明白你不悦我冷眼旁观那六百万生命的消逝。”

“但我已年迈。”

“有梦想,就去实现吧!没有你,我刘备只是乱世中的一片浮萍。”

说完,刘备独自饮酒,不再言语。

高远第一次听刘备如此袒露心声。

毕竟他们身处的是平行世界,而非历史中的三国,许多事情因而不同。

系统此刻提示:

大吉,刘备愿意禅让帝位!

高远再次陷入静默,原来刘备的每一句话都出自真心。

高远不愿多言,一千万生命的消逝,令他沉重。

九州之地人口不过一亿,而他的疯狂扩张已使近千万生命陨落。

这种震撼的冲击,亲身经历后,人会显得苍老。

高远感到心中仿佛被撕裂一般。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期盼着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一千万人再也无法睁开眼。

高远心中只剩无尽的黑暗。

似乎在此刻,高远的心灵死去,再也无法复苏。

......

因曹操与刘备的决战,人们公认他们为世上最强大的诸侯。

这场战斗空前绝后,史册必将浓墨重彩地记载。

同时,刘璋、孙策、刘表等人显然无法与曹操、刘备相提并论。

假使三百万人马攻入蜀地,即使是刘璋也无法抵挡。

然而,这场战役使刘备和曹操元气大伤,五年内无法再启战端。

天下格局已定,从某种角度来说,现在天下已然统一。

各诸侯进入内部整治和政务修整的时期。

发展农业与其他产业成为首要任务。

农业和经济的恢复,因东汉末年战乱造成的土地荒芜也在逐渐修复。

那天,高远在长安的街头漫无目的地游走。

金钱对他而言早已不是忧虑的对象,因此在这座城市中,任何东西他都能轻易购得。

他步入一家小馆,独自品味着苦涩的酒液。

其实,高远并不嗜酒,那种醉醺醺、意识模糊的状态他向来避之不及。

他希望自己的头脑始终清醒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