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立刻为我安排。\"

诸葛隆语气坚定。

接着,他转向两侧的专家问道:\"杨老、庞老,你们没有异议吧。\"

杨震旦和庞世元轻轻摇头,未发一言。

现在,多星一箭项目已转由他们三人共同负责。

项目内容不再仅限于多星一箭,还涉及新型航天器的制造。

上级并未明确指定项目负责人,然而杨震旦专研基础物理,庞世元则负责军事装备的具体制造。

只有诸葛隆的研究领域与项目最为契合。

更何况,诸葛隆还是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热门候选人,这个项目的领导者非他莫属。

\"好的,诸葛院士。\"

赵署长立即着手安排,军用直升机迅速离开科技部,向北京大学的方向飞去。

病房里,张青躺在床上,看着上次整理出的实验报告。

\"嗯,还是有些欠缺。\"张青自语道。

这次的病对他来说,反而成了一种转机。

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使他的智力无法完全发挥。

现在他的头脑清醒,重读了一遍实验报告,立刻发现了许多问题。

瞬间,数十个实验场景在他的脑海中模拟出来。

很多细节方面,张青觉得可以改进。

包括航天器的形态,他也计划重新设计。

谷若琳走进来,看见张青居然在查阅资料,不由得一惊。

\"张工!\"谷若琳收走了所有资料,\"你的身体还没恢复,暂时别看这些了。\"

\"哈哈。\"张青展示着上臂的肌肉,\"我已经完全康复了。\"

谷若琳瞥了张青一眼,确实神采奕奕,精神焕发,与健康时无异。

她几乎不敢相信,这人是钢铁铸成的吧。

连续半个月超负荷工作导致晕倒,居然只休息两天就完全恢复了。

看张青眉清目秀,也不像那种浑身肌肉,体力无穷的莽汉。

张青掀开被子,从床上坐起。

\"好了,谷教授,我们可以开始试验了。\" \"你想多了。\"谷若琳没好气地说,\"你觉得校长和李教授会同意你在基地做实验?\"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养病,我们的指示也是如此。\"

\"暂时不需要去风洞实验室。\"张青摇头道,\"现在需要修改一些理论数据,这是前期工作。\"

\"有个普通实验室和一台电脑就够了。\"

\"谷教授,我能借用你的实验室吗?\"

谷若琳坚决不同意,但张青却像一块橡皮糖,紧紧粘着她不放。

“谷教授,这些数据在我脑海中翻腾,我实在憋不住了。”

“再让我憋两天,我恐怕要被逼疯了。”

“如果你不答应,我就真的跑了哦。”

谷若琳拗不过张青,也担心他冲动之下真的逃离医院,那问题就大了。

“那我们就定三条规矩,第一,只能进行理论计算,不能动手制作。”

“第二,能用电脑做的计算,全都用电脑。”

“第三,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

得到张青的保证后,谷若琳才过来扶他下床。

张青有点尴尬:“谷教授,我又不是残障人士,不用这样吧。”

“少啰嗦,没让校长用八抬大轿抬你去就已经很客气了。”

那边,直升机已在北大教学楼的楼顶降落,高怀德亲自前来迎接。

高怀德当然听说过诸葛隆的大名,他是有望成为华夏首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人物。

这样的大腕到来,高怀德自然不敢怠慢。

“诸葛院士您好。”高怀德与诸葛隆握手,“我是北京大学校长高怀德。”

诸葛隆简洁地回应:“你好。”

他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留着短发,鼻梁挺直,眼神锐利,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不到四十岁就成为两院院士的天才,在华夏也是屈指可数,而诸葛隆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又是一个青年才俊,高怀德心中感叹,近年来华夏涌现了不少青年科学奇才,真是国家之福啊。

诸葛隆环顾四周,确认只有高怀德来接机,不禁皱起眉头。“张青呢?”

他特地要求见张青,此刻看见张青并未出现,心中略感不悦。网站即将关闭,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张总工程师这半个月都在做实验,过度劳累病倒了,现在还在北大医院躺着呢。”

赵署长消息灵通,察觉到诸葛隆的不满,立刻为张青解释。

“原来如此。”

诸葛隆的眉头舒展开来,作为科学家,他对这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十分敬佩。

“诸葛院士先到我办公室休息一下吧。”

高怀德邀请诸葛隆去他的办公室,诸葛隆没有拒绝。

到了办公室,高怀德亲自为诸葛隆泡茶,顺便聊起了北大的历史。

话题一转,高怀德便提到了张青。

“张青同学是个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他在完成可控核聚变项目后,来到我们学校深造……”

高怀德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诸葛隆打断了。

“等等……”诸葛隆一脸震惊,“你是说,他是在完成可控核聚变项目之后才来北大读研的?”

诸葛亮隆只知道张青攻克了可控核裂变的难题,但一直认为那是在北大的成就。

如今听高怀德的语气,似乎这一切与北大并无瓜葛。

换句话说,张青独立完成了整个项目,北大只是坐享其成者。

“没错。”高怀德并未居功,“北大在张青同学的可控核裂变研究中,并未提供多少帮助。”

“他在本科期间,就已经基本完成了项目,并制造出了微型托卡马克装置。”

诸葛亮隆再次惊愕不已!

能完成这样的科研,已令他刮目相看,而张青竟是以本科生的身份做到的,这让他无法相信。

一个本科生能制造出微型托卡马克,简直匪夷所思。

“不知张同学是在哪个海外学府完成的研究?”他随口问道。

高怀德微笑道:“嘉陵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