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武百身披铁甲,站在滨州城头,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军帐,心中豪情万丈。

只用了一天,他的大军就如秋风扫落叶般攻破了滨州,这样的战果,足以让他在任何时候都骄傲不已。

“报——”一骑快马飞奔而来,马上的传令兵一脸尘土,却难掩眼中的兴奋,“大王,隋将军那边有消息了!”

武百眉头一挑,沉声问道:“说,隋择的沧州打下来没有?”

传令兵摇头,气喘吁吁地回道:“隋择他……他兵分两路,分别在乐陵、无棣受到了宋军的顽强抵抗,目前还没有攻下沧州。”

“什么?”武百闻言,眉头紧锁,“这隋择,一万大军还兵分两路?他这是何意?为何不合兵一处直接攻打首府?”

身旁的马乡解释道:“大王,隋将军或许有他的考量。”

“兵分两路,或许能分散宋军的注意力,寻找突破口。”

武百哼了一声,显然对这个解释并不满意。就在这时,远处尘土飞扬,又一队人马疾驰而来。

为首的正是谭猛。

他手中拖着一个衣衫褴褛、瑟瑟发抖的中年男子,正是滨州知府。

谭猛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大声禀报:“大王,滨州知府已捉拿归案,请大王定夺!”

武百瞥了一眼那知府,冷冷地问道:“你便是滨州知府?”

知府抬头,眼中满是恐惧,颤声道:“正……正是下官。”

“你可知罪?”武百的声音如同寒冰一般。

知府浑身一颤,连忙磕头如捣蒜,“下官知罪,求大王饶命!”

武百冷哼一声,没有立即回答。他环顾四周,看着这座刚刚被攻占的城池,心中感慨万千。

战争,确实是国家政治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为国家带来安定和富强,但也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牺牲。

武百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谭猛说道:“将他带下去,严加看管。”

“待我们稳定了局势,再行处置。”

谭猛应了一声,拖着滨州知府退了下去。

武百再次望向远方,那里是隋择战斗的方向,他心中不禁有些担忧,隋择是他的得力干将,但若不能迅速拿下沧州,恐怕会对整个战局产生不利影响。

“报!大王,有紧急军情!”又一骑快马飞奔而来,打破了武百的沉思,这次的传令兵脸上带着一丝惊慌,“隋将军在乐陵遭遇宋军伏击,损失惨重!”

“什么?”武百大惊失色,“具体情况如何?”

“隋择率领的一路大军在乐陵遭遇宋军精锐伏击,双方激战良久,我军损失惨重。”

“隋择已率残部突围,但目前下落不明。”传令兵气喘吁吁地汇报道。

武百心中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隋择的失利不仅让他们的攻势受挫,更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局的发展。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立刻传令下去,大军前往乐陵增援,务必找到隋择的下落!”

“是!”传令兵领命而去。

旌旗猎猎,尘土飞扬。

武百率领的天虎军正迅速行军,目标是前方的沧州。

战士们的铁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步伐坚定,气势如虹。

武百骑在一匹黑色的战马上,眉头紧锁,仿佛在思考着什么。他忽然开口说道:“马乡,我觉得宋军在沧州早有准备。”

马乡策马靠近,疑惑地问道:“大王何出此言?”

“战前我们的情报显示,沧州顶多有五千兵马。”武百分析道,“但隋择的一万大军,在兵分两路的情况下,竟然在乐陵和无棣都遭遇了顽强抵抗。”

“尤其是乐陵一战,隋择损失惨重。”

“我想,宋军在沧州附近的兵力,恐怕远不止五千。”

马乡闻言,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难道宋军把精锐调过来了?”

“这是必然的。”武百肯定地说道,“如果他们不把重兵调到宋齐边界,那我们的军队岂不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他们不会坐视我们如此嚣张的。”

谭猛策马从前方奔来,大声报道:“大王,前方二十里就是无棣了!”

武百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天黑之前赶到无棣城下!”

大军立刻加快了行军速度,铁蹄如雷,尘土飞扬。

战士们士气高昂,对于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了期待。

天虎军行进到无棣城外不到五里的地方,武百拿着望远镜,锐利的目光扫过前方。

突然,他眉头一皱,望远镜中出现了一群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逃兵。

从他们的旗帜和装备来看,这些逃兵显然是隋国的军队。

马乡也注意到了这群逃兵,他策马靠近武百,低声说道:“大王,前面是自己人。”

武百放下望远镜,沉声说道:“拦下来。”他想知道这些逃兵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会如此狼狈。

随着武百一声令下,天虎军迅速向前推进,堵住了逃兵的去路。

逃兵们原本惊慌失措,但看到是齐国的军队,都纷纷停下了脚步,脸上露出劫后余生的喜悦。

一个领头的将领挣扎着走到武百马前,激动地说道:“齐国盟军终于来了,再不来我们就完了。”他的声音沙哑而疲惫,显然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奔波和战斗。

武百看着这个将领,沉声问道:“你们遭遇了什么?”他需要了解前方的战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将领叹息道:“宋军有很多,太多太多了。他们像是从四面八方涌来,我们根本抵挡不住。”

他的脸上满是恐惧,显然对那场战斗仍然心有余悸。

武百皱了皱眉,继续问道:“你们的大王隋择呢?”他需要知道隋择的下落,以便协调接下来的行动。

将领低下头,声音低沉地说道:“被打散了。”

“我们拼尽全力突围,但还是没能找到大王。”

武百深吸一口气,心中明白局势的严峻性。他必须迅速做出决策,以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他扫视了一眼疲惫不堪的逃兵们,大声说道:“兄弟们,你们已经尽力了。”

“现在,跟我们一起重整旗鼓,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逃兵们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纷纷振作精神,准备与齐军并肩作战。

武百则迅速调整战略部署,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在无棣二里之处,黄沙漫天,风尘滚滚。武百率领的大军,如一条巨龙蜿蜒前行。突然,前行的军队停下了脚步,一种异样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

只见前方,一片黑压压的骑兵队伍出现在视野之中,那是宋军的骑兵,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武百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身经百战,却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骑兵阵容。

“大王,这是宋军精锐啊!”身旁的马乡一脸凝重地说道。

武百紧皱眉头,目光如炬。他深吸了一口气,紧握手中的长刀,大声喝道:“狭路相逢勇者胜!杀!”

话音未落,武百便一马当先,率领着大军冲向宋军骑兵。马蹄声震天响,尘土飞扬,两军迅速接近。

宋军精锐骑兵共有两万人,他们铠甲鲜明,长矛如林,气势汹汹。为首的将领名叫王普,是一位身经百战的猛将。他目光冷峻,手中的长剑闪烁着寒光,仿佛要吞噬一切。

说起王普率领的这支军队,可是宋朝针对齐国的威胁特意成立的安东军。为了打造这支精锐之师,宋朝将京城的精锐部队和各地的精兵都调集到了一起,一共三十万人。而眼前这支两万人的骑兵队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战斗力比之前武百所遇见的任何军队都要强大。

两军相撞,瞬间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武百挥舞着长刀,左冲右突,勇猛异常。他的将士们也紧随其后,与宋军精锐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战斗异常惨烈,双方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武百虽然勇猛无比,但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他也感到了一丝压力。

然而,武百并非等闲之辈。他深知,要想打败这支强大的宋军精锐骑兵,必须运用智谋。于是,他在战斗中不断观察和分析敌人的弱点,并寻找突破口。

终于,在激烈的战斗中,武百发现了一个机会。他率领着一队精锐骑兵,出其不意地绕到了宋军的侧翼,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宋军精锐骑兵虽然强大,但在武百的突然袭击下,也不免有些手忙脚乱。

武百趁机率领大军发起了全面的反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响,宋军精锐骑兵节节败退。

王普见状大惊失色,他连忙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试图挽回败局。

然而,武百的军队已经占据了上风,他们士气高昂、斗志昂扬地追击着溃败的宋军精锐骑兵。

就在这时,战场局势骤变。王普的副将姚忠,率领五千重骑兵如狂风般直接冲入场中,这股突如其来的力量,立刻扭转了战局。

姚忠的五千重骑兵,个个身披重甲,手持长矛,犹如钢铁洪流般无情地冲向武百大军的一侧。他们的冲锋,如同雷霆万钧,势不可挡。就连武百本人,也被这股强大的力量冲到马下。

然而,武百并非等闲之辈。他反应迅速,就在落地的瞬间,直接拔剑反击。只见他的长剑舞动如风,将冲向他的宋军骑兵一一击退。

但就在这时,从后方又杀出来一队宋军长矛兵。他们手持长矛,步伐整齐,如同一道道利剑直插齐军的后心。

武百心中暗叫不好,他意识到自己的军队已经身处宋军的包围之中。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局面,一旦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然而,身为领袖的武百并未因此而慌乱。他深吸一口气,稳定了心神,然后高举长剑,大声喊道:“兄弟们,撑住!我们齐军儿郎,何时怕过?今日,就让我们与宋军决一死战,杀出一条血路!”

残阳如血,照耀在无棣城外的辽阔战场上。此刻,宋齐二军的士兵们,正在这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进行着殊死搏斗。

战场上,硝烟弥漫,箭矢如雨,每一次金属的碰撞声都伴随着生命的消逝。宋军的攻势如潮水般汹涌,而齐军则在苦苦支撑,他们的阵型在宋军的猛烈攻击下,已经开始出现了裂痕。

武百,这位齐军的勇将,此刻已经杀红了眼。他骑在黑色的战马上,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左冲右突,试图撕开宋军的包围圈。他的身影在战场上如同一道闪电,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敌军的哀嚎和鲜血。

然而,齐军的劣势越来越明显。随着战斗的持续,他们的兵力逐渐被消耗,包围圈也在不断地缩小。武百心中的焦虑越来越重,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突围,齐军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就在这时,一个骑兵从一侧突然冲出,长枪闪烁着寒光,直取武百。武百反应迅速,挥枪抵挡,却还是被那股巨大的冲击力从马背上掀了下来。

“砰!”一声闷响,武百重重地摔在地上。

这时,马乡从乱军之中奋勇杀出,直接冲到武百面前。他挥舞着手中的大刀,每一次挥砍都带起一片血光,为武百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紧接着,谭猛也身先士卒地冲了过来,他手持双戟,如同猛虎下山般凶猛。

二人一左一右,如同两尊战神般护住了武百。在他们的掩护下,武百也重新站了起来,他挺直腰杆,目光坚定,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无不胜的将军。

三人并肩作战,共同抵抗着宋军如潮水般的攻势。他们的身影在战场上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即使面对宋军的人山人海,也毫不畏惧。

马乡一边挥舞大刀抵挡敌军的进攻,一边急声对武百说道:“主公!现在局势对我们十分不利,我们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武百此刻已经杀红了眼,他怒吼道:“胜负未知,撤什么撤!我武百岂能轻言放弃!”说话间,他手中的宝剑再次刺穿一名宋军的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