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休远转过身来,看着王鹦鹉温和一笑,答道:“王娘子客气了,在下姓刘名劭,你可以叫我阿劭。能助你一臂之力,是我的荣幸。”

王鹦鹉听闻后,心里暗自思量:“原来他叫刘劭,她深吸一口气,“刘大哥,不,阿劭,之前我态度有些粗鲁,希望你不要介意。我真的很感谢你的教导,你要是不介意可以叫我鹦鹉。”

刘休远因为教导王鹦鹉《女诫》而彻夜未归,这使得身为贴身小黄门的陈庆国心神不宁。他在寝宫内来回踱步,手中执着一盏微弱摇曳的烛火,脸色显得有些苍白,眼神中流露出焦急与担忧。

他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边,心里暗自思量:“太子殿下这一宿未归,若是被人知晓,难免会生出许多不必要的揣测和议论。”他的手指不安地摩挲着光滑的木制烛台,思绪纷飞,既忧虑皇太子的安全,又担心宫中的流言蜚语会对皇太子产生不利影响。

“太子平日里虽行事低调,但这次一整晚在外,万一出了什么岔子……”陈庆国不由得紧皱眉头,心中的焦虑像一团乱麻般缠绕着自己。他望了一眼早已准备好的朝服,期盼着刘休远能尽快平安归来,好让他悬着的心能安定下来。

刘休远辰时方踏入东宫的大门,那时刻正值天边霞光初绽,映照得宫墙金碧辉煌。黄门陈庆国早已在门前焦急地来回踱步,脸色略显苍白,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在晨曦中晶莹可见。

“太子殿下!”他一瞧见刘休远的身影,立刻疾步趋前,一边行礼一边带着浓浓的焦虑与关切道:“您这一夜未归,可把奴婢给吓得魂不附体!整个东宫上下都为此惶惶不安呐。”

刘休远听罢,深吸一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紧迫:“庆国,时辰不早了,今日朝会不可延误,你赶紧去准备朝服吧。”

陈庆国闻声立刻停下手头的活计,恭敬地回应道:“是,太子殿下,奴婢这就去为您更衣洗漱。”说罢,他手脚麻利地从衣柜中取出一套绣龙纹的华丽朝服,又将早已备好的热水和巾栉等洗漱用具一一摆放整齐。

在群臣的议论声中,刘休远仿佛置身于两个世界之间。他一边听着耳边大臣们关于国事的陈述,一边却又沉浸在自己与王鹦鹉相处时的点滴回忆之中,那晚她读书的模样,犹如一幅细腻的工笔画,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头。

“也不知道鹦鹉通没有通过考核?”刘休远内心反复盘旋着这个问题,深知这样的举动将会带来巨大的风险,但对王鹦鹉的关怀之情却让他难以割舍。

上朝的过程变得漫长而煎熬,刘休远努力捕捉每一个对话的关键信息,力求在表面应对得当,不让他人看出他的心不在焉。然而,即使他再怎么掩饰,那偶尔闪现的焦急神色和略显机械的回答,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什么时候才能下朝。 ”

刘义隆凝视着自己的儿子刘休远,敏锐地察觉到了他今日的异样。上朝时,刘休远往常那沉稳冷静、应对自如的姿态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偶现的焦虑与心不在焉。以往在讨论国策时,刘休远的目光总是明亮锐利,如今却显得飘忽不定,仿佛思绪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扯至远方。

“太子,今日似乎有些疲态?”

刘义隆的声音沉稳而威严,看似寻常的关怀之词,在刘休远听来却是如雷贯耳。他低垂的眼帘下,睫毛微颤,掩饰不住内心的慌乱。他连忙故作镇定,强打精神回应道:“回陛下,臣只是偶感风寒,稍作休息便好。”他的手紧紧握住腰间的玉带,汗水浸湿了衣袖。

.....

殷府

在殷府这座巍峨庄重的宅邸中,殷玉莹犹如一朵凌寒傲霜的红梅,娇艳而带着几分刺骨的冷冽。

作为中书令殷景仁最为钟爱的孙女,殷玉莹她的美貌出众,眸如秋水,肤若凝脂,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尊贵与不凡,尤其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人心,藏匿着不易察觉的心机。使得府中的下人们无不战战兢兢、俯首帖耳。

秋日午后,阳光透过翠竹斑驳洒在后院的青石板路上。殷玉莹正慵懒地坐在花厅内,轻轻抚弄着手中的琴。这时,一名新来的小丫鬟绿珠因为不慎打翻了上品龙井茶,瞬间面露惶恐之色,急忙跪倒在地。

贴身丫鬟春容更是殷玉莹身边的影子,一双慧黠的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个不停,她对殷玉莹的喜怒哀乐了如指掌,常以主人之意行事,于无形中为殷玉莹“铲除”不顺心之事。

春容见此情景,眼中瞬时掠过一丝狡黠与狠辣,她疾步上前,尖锐的嗓音在空气中炸响:“绿珠,你这个无用之物,连一杯茶都端不牢稳!还想在女郎身边伺候?真是自不量力!给我掌嘴!”话语未落之际,早已经蓄势待发的两名丫鬟立即响应,对绿珠施以惩罚。绿珠顿时痛哭失声,连连哀求。

而殷玉莹对此并未出言阻止,只是悠然抬眸,唇边勾勒出一抹冷冽的微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继续抚琴,琴音袅袅,与那庭院中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殷府内,尽管中书令殷景仁深知孙女殷玉莹性格跋扈,但他内心却饱含无奈与疼惜。自从长子不幸意外去世后,他越发将对长子的那份挚爱倾注到了唯一的孙女玉莹身上。就连二子殷冲和三子殷淡同样明白,他们对这位失去了父爱的侄女也格外怜惜,常常以兄代父,尽心尽力地呵护着她。

在殷府宽敞明亮的大厅中,中书令殷景仁正端坐在紫檀木雕龙椅上,手中握着一卷奏折,眉头微皱。尽管他知道孙女殷玉莹性格跋扈,对府中的下人时有苛责,但每当想到早年丧子的悲痛往事,心中便无法抑制地对她多了一份疼爱。

“阿翁,您还在忙呀?”清脆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正是他的掌上明珠殷玉莹。只见她身着一身淡紫色的云锦长裙,步态轻盈地走进大厅,眉眼间虽带些娇纵之气,却又不失少女的灵动可爱。

殷景仁闻声抬眸,看着眼前的孙女,眼神里满是宠爱与无奈:“玉莹啊,你又怎么了?是不是又欺负那些丫鬟了?”话语虽然略带责备,却并无严厉之意。

玉莹一听这话,立刻俏皮地嘟起红唇,摇晃着祖父的手臂撒娇道:“阿翁,人家哪敢呢!就是那个绿珠,来府里几个月,还毛手毛脚,我才要让她知道做事儿要有规矩嘛。”言语之间,流露出几分狡黠和任性。

“玉莹”殷景仁缓缓开口,语重心长,“身为我殷家之女,你不仅要有才情,更要有容人之量,尤其对待下人,须知宽厚待人才能得人心,记得有一次,为阿翁研磨墨宝的书僮不慎打翻了砚台,墨汁溅满了新抄写的奏章。我并未责罚他,反而安慰他说无妨。为何如此?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是苛责惩罚。”

殷玉莹扑闪着大眼睛,轻咬嘴唇,一副委屈的样子,偎依在殷景仁身边,低声细语地说:“阿翁,我知道错了,您别生气嘛,我以后会好好待人的。”

然而,在玉莹那深邃无垠的内心世界中,她却独自编织着一盘迥异的心绪。表面上,她应承得恰如其分,内心里却对此抱持疏离与异议。她在心底幽幽地反问自己:“下人终归只是下人,为何要在意他们的感受?

恰在此时,殷冲缓步走来,目光恰好落在了侄女殷玉莹身上。他微微一笑,迈着稳重的步伐靠近,轻轻拍了拍玉莹的肩膀,语气温和而充满关切:“玉莹,尽管人各有位,但亦不可过分苛待他人,莫让阿翁为此费神挂念。”

玉莹闻声抬眸,回应二叔:“明白了,二叔。”

建康宫

在那红墙金瓦的皇宫深处,一间宽敞明亮的教习房,许姑姑手持一卷女诫,准备考察新进小宫女们的背书情况。周围的小宫女们个个低眉顺眼,紧张得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只见梅香被唤上前,她脸色苍白,结结巴巴地开始背诵,可不一会儿就忘词卡壳,只得羞愧低头,双手紧握成拳,显然对即将来临的手板惩罚心生恐惧。姑姑眉头微皱,手中的戒尺毫不犹豫地落在了她的手心里,“啪”的一声脆响回荡在房间内,提醒着其他小宫女们务必要熟记于心。

接下来的小宫女 们情况也大致相同,或因紧张、或因懒散,都无法流利背出宫规,纷纷领受了责罚。

这时,轮到了王鹦鹉。她步履轻盈走上前去,眼神坚定,不带丝毫畏惧。面对姑姑锐利的目光,她从容不迫地开始了背诵:“妇言、妇德、妇容、妇功,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字句如珠落玉盘,流畅且准确无误,每一个细节都被她娓娓道来。

听完王鹦鹉的背诵,姑姑紧绷的脸色缓和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她放下戒尺,微笑着说:“王鹦鹉,你做得很好,看来你是用心记下了这些规矩。

......

建康皇宫的偏殿内,几个小宫女正围坐在窗边,窗外桂花飘香,她们手中各自捧着一本《女诫》,正在低声讨论。其中春桃羡慕地看向王鹦鹉。\"哎呀,鹦鹉,你真厉害!这次姑姑抽查,你都能一字不差地背出《女诫》的内容,我们都羡慕得不得了呢。你看我们,又要罚抄写又要背诵,手都快磨出茧子了,可还是不如你背得那么流畅。\" 春桃钦佩地说,手里还不停地转动着毛笔。

王鹦鹉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针线活,温和地回应:“过奖了,其实背书也并非难事,关键是要理解其内涵,用心去体会每一句话的意义。”

另一位宫女满怀好奇地挤过来,双眼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她瞪大了眼睛,满是敬佩地询问道:“鹦鹉姊姊,你真了不起,是如何做到理解并牢记这么多繁复内容的呢?能不能也传授我们一些秘诀啊?”

王鹦鹉听闻,面带温和的笑容,微微点了点头。她回忆起自己在显阳殿时,侍卫刘劭如何耐心细致地教她读书识字,那些生动有趣的小说情节仿佛历历在目。于是,她以同样的耐心与热忱,开始向身边的宫女娓娓道来她的学习心得和记忆方法。

窗外的桂花树下,花香伴着书香,似乎也在静静见证着这一幕温馨而又充满求知欲的画面。

桂花树下,一片金黄如雨,馥郁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仿佛连皇宫的红墙黛瓦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桂香王鹦鹉身着素雅的宫装,倚在桂花树旁,轻轻拈起一簇桂花,那花瓣儿犹如细碎的黄金,映衬着她皓白的手指,更显得娇艳动人。

“这桂花开得真好”王鹦鹉自言自语,眼神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若是能将这满树的芬芳化作美食,岂不是美事一桩?”王鹦鹉心中暗自思量,决定以亲手做的桂花糕来表达对侍卫刘劭的感激之情。

午后阳光斜照,宫女房的厨房内热气腾腾,王鹦鹉挽起袖子,开始忙碌起来,一边揉面,一边低声念叨:“阿劭大哥平日辛苦,希望这桂花糕能给他带来一丝甜意。”开始忙碌起来。她挑选出最新鲜的桂花,小心翼翼地清洗干净,一边和面,一边低声细语:“阿劭,你可知道,这每一片桂花,都寄托着我对你的敬重与感谢。”

“若是阿劭大哥你现在能看到,定会笑我这个宫女也学做起了厨娘吧?\" 王鹦鹉想象着与刘劭的对话,脸上不禁泛起一抹羞涩而温暖的笑容。

她细致入微地将桂花揉进糯米粉团中,再放入模子定型,最后蒸煮成香甜软糯的桂花糕。一块块晶莹剔透的桂花糕上,花瓣仿佛还在微微颤动,散播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一番精心烹制后,桂花糕出炉了,晶莹剔透,点缀着星星点点的桂花,如同艺术品般精致。王鹦鹉小心翼翼地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