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些村里的老人吃着吃着就掉起了眼泪:“要是那几年有这样的好日子就好了!”

那几年饿死了不少老兄弟老姐妹啊!

有的是为了省下口吃的,硬生生把自己给饿死的~

“老拐叔,以后日子越来越好,大过年的可不带哭的!”

“没,没哭,眼睛进沙子了!”老拐叔有些不太好意思的揉了揉眼睛。

大队长给村里的五保户老拐叔又添了一小碗的稠粥道。

这些老人和没人管的孩子都能多一小碗,这些人本来就都是村里养着的,村民们也没意见。

谁家没孩子?

谁家没老人?

还是说你自己没有老的时候?

人心换人心!

顾青禾自己也多买了两碗杀猪菜回家,这三大碗加起来就是一小盆了。

再加上沈卫东的那一份,把宁老和宁婶儿叫到一起,加上顾优秀,他们五个人都吃撑了也没吃完。

当知道仇小明竟然偷跑过来想要对宁老下手,把沈卫东和顾优秀吓了一跳。

谁也没想到都被绑住了竟然还能给他逃脱了?

宁老:“我没事儿,是顾知青把那坏家伙给,给打跑了!”

他没好意思说是给打断腿脚拖出去了,下意识的就给顾青禾遮掩一下。

没想到顾青禾自己说出来了:“那家伙这回跑不了了,腿脚被我打断了。”

已经拿着扁担往外走的顾优秀脚一顿,放下,又坐了回来:“下回这样的事情让我来。”

“恩,这不是正好碰上了吗?”

沈卫东:“我初二就进城一趟,让县里尽快来人把他们带走。”

这两天是去不了了!

一是雪还在下,再一个就是过年,县里怕是也派不出来人手过来接人。

“咱们俩轮流去盯着。”顾优秀说道。

沈卫东点头:“行。”

仇小明他们可是三个人,难说会又有跑出来的,总不能安排人在那里盯着。

大过年的还是自己去看着比较好,家里这边也不能缺了人。

仇小明竟然敢对宁老动手,这说明上面已经有动作了,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宁老越是有危险。

“宁老您和婶儿别出去了,有人进来您就在灶房里待着,我多给您放几把刀,真有人想要对你们动手的,照着砍,出了事儿我哥担着!”顾青禾真的从柜子里拿出来几把刀。

有菜刀,有砍刀,有镰刀,甚至还有一个手柄大约有5米的长刀。

顾优秀:……果然还是那个亲妹!?

沈卫东、宁老老两口:……夸张了吧?

在四人的坚持下,只留了菜刀和镰刀在灶房里,其他的又塞回柜子里去了。

*

老支书忙完回到家,身上都是一身的雪了。

家里的赶紧拿了扫帚给帮着把身上的雪往下扫。

当看到饭桌上的杀猪菜时,老支书的脸色一下子就拉了下来:“你多打菜了?”

“没啊,就咱们俩多打干啥?”

“别骗我,明显多了!”老支书这么些年从来不多拿村里一粒粮食,他眼看着就要退了,更不想在这个时候让名声受污。

老支书媳妇没好气的一拍他的胳膊:“给谁看脸子呢?这是顾知青为了感谢村里帮忙抓贼给的,大队长家,会计家,妇女主任家都有,对了,那些五保户还有孤儿也有,这丫头是个心善的!”

老支书要发的火咽回去了:“我们家老三去帮忙捉贼了?”

他家老大在县拖拉机厂上班,老二在林场,老三在村里当民兵,老支书当时去的是知青点的,顾青禾院子里捉贼的事情只是听大队长提了几句,他没细问。

“去了,顾知青给他们去帮忙的都各给了两大勺呢,老三家的送来了一勺的量,说是孝敬你的!

对了,这馒头是陈知青送来的,帮忙捉贼的都有馒头。”

陈知青的钱找回来了,他在听说顾青禾请了那些人吃菜之后,就让知青点的帮忙多兑了一些面粉,蒸了馒头给各家送去了。

请吃杀猪菜他请不起,馒头还是能表示一下谢意的。

“这些知青手都松啊!行了,吃饭吧!”

小年轻的一个个都不会过日子。

不过知青那边他也管不了,老支书把酒盅拿起来先就着菜来了一口。

啧~

过瘾!

他媳妇马上又给他倒上了一杯,这让老支书夹菜的手顿了一下:“有事儿?”

他年纪大了,每天每顿只让喝一盅,这次老伴不但没拦,竟然还亲自又给添酒了?

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老支书媳妇儿往炕上挪了挪道:“老大说年后他们机械厂要招临时工,你说让老三去怎么样?”

家里三个儿子,就老三混的最差,老大一提这事儿,她马上就有了想法。

不过家里的这些大事儿,都是老头子拿主意,所以才上心的多给了一盅酒。

就是希望……

希望是没有的。

老支书一听这话,连酒都不喝了:“老大的意思还是你的意思?”

“我,我的,老大说要和你和大队长说,让村里合适的人去报名,我这不是想着……”

想着自家老三先去看看,不行再让别人去吗?

可这话不等她说出来,老支书把杯子都摔了。

砰!

盛了酒的杯子碎了,里面的酒洒了一炕。

吓的老支书媳妇一哆嗦。

老支书指了指她:“你忘了老大是怎么去上班的了?”

“没忘啊,这不是老三混的最不好,就,就……”

“混的不好是他自己,工作找了干不长时间,怨谁?”

“……”

这事儿老支书媳妇也无奈。

老大和老二都有正儿八经的工作,到老三了就是个愁了。

去县里工作不好找,可林场那边缺工的时候偶尔有,有一次就让老三去赶了个巧被选上了。

结果,他倒好,去干了三天跑回来了!

说太累!

因为这事儿,老二在林场提干的事儿黄了,还又找了人说和,另赔了林场一笔钱,才把这事儿给抹过去了。

往后再说起给老三找工作,老支书就烦!

他媳妇以为这事儿这么多年早就过去了,可实际上根本就没过去。

老二就从那次之后,再也没有提干的可能,每次报上名字,哪怕是平时表现不如他的,人家能提,他就提不了。

一次两次还行,这时间长了,老二和家里都离心了。

也就老伴不察觉,还以为老二真的忙,逢年过节的有时候也只让人稍点东西回来,连人都快要不着家了。

他家老大去县里上班,当年路上不太平,被人绑了,差点要了命。

是村里人老少爷们连夜赶去帮忙拼命,这才把老大抢了回来。

这些年只要县里有工作的机会,老大就会和村里打招呼。

不管去的人能不能应争上,这总是个机会。

这也算是给村里人救命之恩的回报,虽然当年每家给了半斤小米了,但对于一条命来说,这点东西少了!

这些年老支书也是报恩村里,一直在和大队长努力多争取一些。

可惜,公社和县里条件就那样,再厚着脸皮也就这样了。

今年要不是突然打了三头野猪,今年的下河村的日子也不好过!

“你去哪里,赶紧吃饭吧,一会凉了,我,我不说了!”见老头子从炕下下去趿拉着鞋就要往外走,老支书媳妇儿连忙道。

老支书转头回来,把桌上的杀猪菜倒出来一半:“我去找大队长商量点事情,你自己吃吧。”

“我,我也去!”一共就老两口吃饭,剩她一个人更吃不下了。

“……”

行吧,反正老两口自带口粮。

结果就是老二好不容易带着老婆孩子回来一趟,桌上的饭菜很丰盛且还温和着,就是他亲爹娘不知道去哪里串门去了好久都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