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捧花人 > 第5章 原生家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了公交,找了最后的两个位置,最后的一排位置比较颠簸,但是暖和。一人剥了一根棒棒糖,蒋佩芸喜欢葡萄味的,钱琳琳喜欢橙子味的,一人含了一颗,塞的一边的脸颊鼓鼓囊囊。

蒋佩芸看车窗外,一溜的学生要么左顾右盼要么低头玩手机,车子开起来看着就觉得晕乎,太阳一照就更晕了。

这些天没有休息好,尤其是那些连续的梦,她觉得自己应该找个时间去问下胡师傅,一次两次可以说是梦,事不过三,第三次还是这么清晰连续的故事,不得不怀疑自己见鬼了,不知道胡师傅驱鬼收多少钱。

旁边钱琳琳推了下她,看过去的时候钱琳琳就开口说:“不……开心?”

蒋佩芸看了下车子里的人,没人注意她们就点点头说:“嗯。”

“有……有人喜……喜欢,还……不开心。”小眼睛还白了她一眼。

她的这个表情让蒋佩芸想起“网红”巧克力熊猫“七仔”。

蒋佩芸就笑了起来,也推了她一把,说:“怎么,还羡慕了?”

“不……我我丑……脸……大。”

蒋佩芸知道钱琳琳这么说也不是自卑的意思,她只是阐述事实,她既不难过也不生气,更不可能羡慕嫉妒恨。

蒋佩芸就伸出手五指张开在钱琳琳面前,嘴巴里念叨着:“福气来咯福气来咯。”然后把手盖在钱琳琳脸上,说:“啪,福气过去不了啦,被大脸挡住啦,贴咱们琳琳脸上咯。”

钱琳琳就咯咯咯的笑,也伸手去贴蒋佩芸脸,说:“也贴咱……咱们佩……佩脸上。”

她们在后边笑,前面有几个人回头看,瞧见是两个姑娘在嬉笑倒也没有觉得什么,年轻就是这点好,只要你不做出格的事,别人都觉得你们什么都好。

“琳琳啊……”蒋佩芸喊了声,又沉默起来,她知道钱琳琳听着,又说:“我以前不知道什么叫原生家庭。”

她歪头靠在钱琳琳肩膀上,叹了口气说:“从有人喜欢我开始,我发现我根本喜欢不了任何人,我怕。”

钱琳琳脸蹭了蹭她头顶的头发,说:“不怕。”

“我知道什么原因,但是我改变不了。”车子过了一站又一站。

钱琳琳也不知道想什么,似乎也感受到她情绪低落,低低的和她说:“不怕。”

开年后的培训班,又来了很多新面孔,有几个只有四五岁,手短腿短的有些可爱,之前已经教过怎么打结,礼仪,拳法,这次开始要教腿法,她们就教基础班,动作反复重复,很多小孩会觉得枯燥,其实要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这点她们两个非常明白,从最开始学到考级,反反复复重复的动作,体能,到实战,也受过不少伤,能把黑带拿到手的,都是狠人。

绝大多数的小孩来这里,作为家长的也没希望他们去比赛拿到多少成绩,更多的是像钱琳琳妈妈那样,希望孩子不被欺负,有一定自保的能力。

很多可能学了这个学期下次就不来了,也有三四年,五六年的,坚持下来的人不多,随着难度的加大受伤也在所难免,所以培训班又额外对女孩子们开设了一门女性防身术,大多是针对男性设计的反抗技巧,最先教的便是钱琳琳的绝招,她曾被培训班老师称为“拆蛋专家”。

顾名思义。

教小孩费嗓子,但是也开心,小孩儿的动作软软萌萌,加上喊出来脆脆奶奶的“哈!哈!哈!”蒋佩芸也开心不少。

培训班两个课程之间时间比较紧凑,但是教的都是一个内容,对于体力充沛年轻好动的蒋佩芸和钱琳琳来说不算累,中午休息时间比较长,她们都可以回家吃饭。

所以周日在家吃中饭的时候,听到屋子外面“呯”的一声,然后是一对男女吵架的声音。

这边邻居之间,一年里面也没几件新鲜事,于是出去看热闹的也不只蒋佩芸和她奶奶。

蒋佩芸端着饭碗一边扒饭一边去看热闹,钱琳琳一家也端着饭碗出来,相互对视了一眼都觉得有些好笑。

蒋佩芸拿着筷子远远的点了点钱琳琳,钱琳琳塞了满嘴的饭,两只手,一边饭碗一边筷子,左右扭了扭算是回应。

又砸了个饭碗出来,才把她们的视线吸引过去,男人在那里骂:“你一天到晚在家里,小孩都管不好,你能做什么你说。”

女的就说:“我在家里我没做事情吗?你吃的饭谁做的?你爹妈谁照顾的,孩子?孩子怎么了,你家的种不好怪我做什么,在家一个个都是皇帝,出去一个个都是孬种,只有被欺负的份,嫁给你老娘我倒八辈子霉了。”

“啪!”的一巴掌,女的被打了一个趔趄,干脆就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嘴里乱七八糟骂些比较极端的话。

动手了周围的人也就围了上去说好话,叫他们有事好好说。但是人就很奇怪,有人拆劝了反而情绪更高涨,女的哭,男的要上来打,被几个男人拦着就更激动了,好似一名梁山好汉要上山打匪般豪情壮志。

愈演愈烈的时候,突然他们家门口扔出了一个电饭煲,啪的一声,盖子摔的老远,里面的内胆也滚了出来,众人看着,内胆滚了没多远,里面的饭也掉了出来,于是锅和盖子分了家,内胆和饭也分了家。接着是桌子被掀翻噼里啪啦一阵碎盘子的声音。

突然全场就安静了。

两个吵架的人也愣住了,家里就一上个刚上初中的男孩子,还没有等大家反应过来那孩子就穿着拖鞋跑了出来,跑的贼快,还跑飞了一个拖鞋,脚也不知道疼,地上还有些血迹,应该是刚才掀桌子的时候盘子碎片给割的。

这会大家都“哎哎”的叫起来,蒋佩芸奶奶赶紧推了推蒋佩芸,说:“快,快,可别真出什么事了。”

虽然吵架大家是看个热闹,但是真出什么事大家心里也都不好过,街坊邻居的那么多年。

蒋佩芸给了钱琳琳一个眼神,两个人放下碗筷就拔腿追了出去。

看到人了,就喊:“哎!!弟弟啊……你慢点,姐姐们跑不动了……哎!!别跑了,肚子疼了……”

前面人是停下来了,但是行为还是很暴躁,对着一棵树又砸又踢,等她们追上,手上脚上已经有点血肉模糊了。

“徐一松!”蒋佩芸情急之下一声怒吼:“你给我停!”

长大了他们关系就一般了,之前还小的时候,这小男孩就喜欢跟在她们屁股后面玩,人性的老套路,小的爱和大的玩,大的最烦跟小的玩,所以天井里的小孩一起玩过家家的时候,这小男孩才有用武之地,扮演孩子的角色,整天喊他们爸爸妈妈……

多少还有点“青梅竹马”的情分在,孩子不一定听爹妈的,但是肯定会听哥姐的那种情分。

男孩是真的停了下来,就开始啊啊啊的吼,然后又对着她们说:“姐,我难受,我说不出的难受!”

蒋佩芸最开始觉得是青春期的少年人,情绪不稳定算正常,于是说:“难受就和姐说说,姐多少能理解你的感受。”

其实她是指父母不和这件事,但是男孩明显不是,他就说:“你们不懂,你们什么都不懂。”

“行,你说不懂就不懂,你要想说你就说,我们先去医院。”

这点上,徐一松还算顺从,穿着一只拖鞋吧嗒吧嗒左右不平的过来了,这会他已经不暴躁了,但是情绪明显是不高,焉不拉几垂着脑袋。

回家路上他父母也赶了出来,本来想张口来几句狠的,但是看到孩子手脚都是血就咽了回去,就问怎么回事,要不要紧。

蒋佩芸说:“还是去医院看下吧,伤口要处理,看要不要打针。”

她们两个从小调皮,所以受伤很正常,有时候被金属伤到去医院包扎还得打破伤风。

但是徐一松看到父母出来情绪又明显不太对,胸口起伏剧烈,两眼含恨。

他父母看了都有些怵,于是就说:“佩佩,你帮下阿姨,带他去趟医院吧?啊?”

蒋佩芸看了下时间,开课是一点半,所以时间是有的,但是只能去急诊,她看了看徐一松的伤口,就点点头说:“好,我们带他去,阿姨你去拿卡。”

有伤确实应该去急诊。

挂好号要等会,里面还有人,急诊伤科是直接处理伤口的,所以如果有人在处理,等的时间也是不少。

这会徐一松更安静了,往旁边候诊的椅子上一坐把自己缩成隐形,来医院的路上也是一言不发,你们要他怎么样他就怎么样,之前那么极端的情绪好像是另外一个人。

这个时候蒋佩芸觉得隐隐有点不太对。

那一天她爸爸妈妈也是刚吵好架,爸爸摔门而出,家在4楼,妈妈就在阳台一直看着楼下发呆,很沉默,忘记了做饭,忘记了收衣服,忘记了她还有个女儿需要照顾。

又突然回过神来开始砸家里的东西,一边砸一边骂,摇晃着蒋佩芸说:“你这个该死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像你爸,你以后也是个人渣吧,你也要去害人吗?我带你一起死了吧。”

那副决绝的态度和极端的眼神让她心底发寒,害怕到极致就哭不出来,只是干呕。

邻居砸开门,看到她妈妈已经一条腿跨过了栏杆,但是她没有再动,而是看着蒋佩芸,哭着又说:“对不起佩芸。”

邻居把她妈妈拉下栏杆,安慰了几句,然后打电话给了她奶奶,又怕她妈妈做出傻事,就一家子轮流陪着妈妈直到奶奶过来。

然后他们就去了精神科,做了一系列的测验,仪器检测,心理评估,确定她妈妈得了抑郁症,挺严重的,人也憔悴瘦到皮包骨,已经需要用药了。

那时候她妈妈也是这样,暴躁的时候伤人伤己,沉默的时候对外界没多大反应,又有时候情绪高昂好像什么都想通了,畅想着以后佩芸怎么样怎么样,一定是个很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