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临近晌午时分,临浦苎萝村的轮廓出现在眼前。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山间的小溪上,波光粼粼。微风拂过,带着些许凉意,轻轻吹走了冬日的阴霾。

山间的树木开始萌发新芽,嫩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庆祝春天的到来。远处的山坡上,一片片山花烂漫,五彩斑斓,给整个山区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山脚下,小溪边隐隐绰绰出现了一些黄土糊墙、茅草为顶、圆木为梁柱的茅舍,与槜李王家村的并无二致。

“琪姐,孰为汝家乎?”王浩轻轻问道。

“此便是,见者乎?彼二人乃便是吾阿爸阿妈也。”施琪螓首探出车窗,伸出春葱般的纤纤玉指指着其中一座茅屋面前的中年夫妇道。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一对逾而立之年的夫妇正站在家门口满脸忧虑、焦躁不安地翘首以盼。那男子的容貌与诸暨苎萝村的西施之父施璟确有八成相似,这也证实了施琪所言非虚。

当他们瞥见王浩抱着女儿渐行渐近时,施琪的父母瞪大了眼睛,看着王浩这位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少年军中将领,他身姿挺拔如松,眉宇间透露出坚毅和果敢。他的目光锐利如鹰,仿佛能够洞悉战场上的一切变化;他的步伐稳健有力,每一步都充满了自信与决心。

此刻,他正小心翼翼地支撑着他们受伤女儿施琪的身体。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惊讶和喜悦,感激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施瑜的脸上写满了惊喜,他不禁向骖车边迈了一步。

“琪儿,汝何往矣?吾与汝阿妈待之已久矣,吾等心忧汝见危也。”施琪的阿爸施瑜难言担忧与关切之色,沉声道。

“今晨吾于双顶山畔采撷本草,不料髀折之。幸得右司马大人助吾裹创且携吾归,承君之恩,感激不尽也。”施琪满含感激地看着王浩道。在自家父母面前,她又是一副端庄文静的嘴脸,将王浩介绍得很正式。

“哦,原来君乃越国右司马大人,草民有礼矣,快请舍内坐。大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之。”施瑜听自家女儿一说,立马肃然起敬,躬身作揖道。言罢,赶紧让开一条路,右手虚引屋内。

施琪母亲施丁氏则站在一旁,眼中闪烁着泪光,她感激地望着王浩,仿佛在说:“谢谢你救了我的女儿。”

“阿叔阿婶不必客套,相逢即是缘。举手之劳,何足道哉?况在下与施姑娘有缘,出手相帮亦属本分。”王浩朗声说道。

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柔,他轻轻地拍了拍施琪的肩膀,仿佛在告诉她一切都会好起来。他的举止优雅,透露出一种沉稳和自信,让施琪的父母感到无比安心。

在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整个世界都只有施琪、王浩和她的父母。感激之情在空气中弥漫,仿佛一朵盛开的鲜花,散发着温暖和美好。

王浩轻声示意停车后,便轻柔且小心翼翼地再度抱起车内昏迷不醒的施琪缓缓走下马车。他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一步一步朝着施家大门走去,每一步都充满了关切与怜爱之情。

王浩谦逊有礼地微微颔首回应后,轻轻地将怀中的施琪转交给其父母。

“今次营中尚有军务待处分,来日定当登门叨扰也。告辞!”王浩躬身回礼后,即大踏步登上骖车。

施琪父母见王浩这么说,倒也能理解。这次王浩撇下军务专程送自家女儿回来,只怕是耽误了不少正事。虽然这次他不能在家中作客,但固陵离此地并不远,来日方长嘛。他们注视着前方王浩的骖车,良久,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望着他们紧紧围绕着施琪走进家门那一幕,王浩心头顿时涌上一阵温暖而又欣慰的感觉。然而,他并未多做停留,吩咐车夫驱车返回固陵大营去。

车轮滚滚,卷起阵阵尘土。伴随着王浩逐渐远去的身影,那辆装饰华丽的马车车轮压过土路时发出阵阵细微的响动声。这声音宛如一首悠扬婉转的旋律,似乎在诉说着他对施琪无声的美好祝愿。……

施瑜将女儿抱进她自己的房间放在筵席上,本想再询问她一些细节,不料却被自家老婆用眼神示意赶紧离开,只得悻悻离开了。随后,施丁氏眼神古怪地盯着自家女儿看了一阵,嘴巴动了动却欲言又止。

“咦,阿妈,汝因何尚不离去乎?吾疲矣,欲小憩片刻也。”施琪疑惑地看着自家阿妈说道。

“琪儿,吾且问汝,汝觉右司马此人如何?依阿妈观之,彼乃千载难逢之佳婿也。尔可悟吾之意乎?”施丁氏意味深长地问道。

被自家阿妈这么一说,又联想到今天她与王浩亲密相处的n个片段,施琪那白皙如玉的脸蛋变得有些绯红。

“阿妈,汝休得胡乱猜测,吾与子越乃姐弟也。吾……吾,勿与尔多言矣。”施琪拿话搪塞着自家阿妈道。

看着自家这俏丽女儿一副含羞带怯的怀春少女样子,作为过来人的她哪还能不明白她的心思啊。可人家这俊逸少年年纪轻轻就居如此高位,只怕自家这傻丫头要抱憾终身了,她只得叹了口气,悄然离开了房间。……

距离二月二大婚的时间越来越近了,王浩留在固陵大营已逾半月之久。这期间,通过飞鸽传书,他一直与会稽城朝中保持着紧密书信来往。

然而,一到夜里王浩除了让自己忙于军务,查看各种竹简,就只有走出中军大帐,抬头仰望着天空那一轮弯弯的弦月了。弦月如弓,恰似家中几位佳人的细长蛾眉,她们那一张张绝美脸蛋依稀浮现在他的眼前,那份深深的思念之情,如月光一样,洒在王浩的心头。……

一天前,王浩如往常一般,看着自南方飞来的信鸽,它如期而至,带来了会稽城越王允常的最新指令,信上说:有急事相商,让他安排好手头事务,速速赶回会稽城。

“现在哗变中受伤的士卒好得七七八八了,军中有辛田,聂礼等在,莫不邪、王霸、吴归三人深受重伤,谅他们也翻不起什么花浪来。姒涛虽废柴,只要他不作死就随他去了,如今也确实该回会稽了。”王浩暗自盘算着。

正月二十五的午后,王浩召集了固陵的大小校官,完成了在固陵大营的事务安排与布防。他坐在骖上,心情急切地赶回会稽城。骖马奔腾,带着他渐渐靠近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