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1635改变世界 > 第69章 登莱(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昊离开即墨境内之后,刚进入高密县境内之后,陈昊欣慰的发现这里情况好了不少,基层乡镇甚至可以看到定海军队固定巡逻的身影,在距离高密县城二十多公里的时候,当地县令也在定海大兵的陪同之下等待迎接陈昊的到来。

高密县长李景涛是被定海人到来之后紧急提拔起来的一位县令,原本他只是高密县一个主簿而已,县官死于流民暴乱之后,李景涛就带着人竭力维护秩序,一直到快要崩溃的时候,定海大兵过来了,李景涛也根本不管来的到底是不是朝廷军队了,只要是能够镇压住快要崩溃的地方秩序那就都行。

定海军队入驻高密县三个月以来,李景涛也一直兢兢业业的配合驻军恢复地方秩序以及农业生产,和那些县令流官不一样,李景涛可是高密县本地人,别人能走但他走不了,这里可是他的故乡所在,他的家业还有全部亲人都在高密县城,在本地他还算一个风云人物,可要是真的乱起来家破了被裹挟他乡,那他可就是一文不值的流民了。

李景涛配合着高密县驻军的一个定海步兵连成功稳定了整个县的稳定,伴随着后续定海人拨付的各类物资器械,县衙也开始卖力的赈灾,发放各类农具还有种子竭力帮助民众恢复春耕保障今年的收成,李景涛这三个月忙前忙后功劳不少,被徐望祖了解到之后,徐望祖也感觉这是一个人才,便破格提拔其为县长主政一地。

今日李景涛也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前来迎接陈昊的,因为他从驻军还有来自登州府的政令中获知,即将到来的这位爷可是定海人的头头,官职比那位天王老子徐望祖都还更大,属于绝对惹不起的存在,一定得伺候好了。

不过令李景涛惊讶的却是,初见陈昊的过程并不复杂,陈昊骑在马上远隔几十米就非常客气的下马步行过来了,见到了迎接人群之后也是满脸和蔼,李景涛以及一众乡绅非但不用磕头,反而被陈昊一个劲儿的握住手摇晃打招呼,这种定海礼节也让一群人有些无所适从。

李景涛初次看到陈昊,也被他一米九的个子吓了一跳,身材魁梧满脸凶相,要不是身上那一身甲胄威武不凡,不知道都还以为是山大王下山了。

见面之后陈昊就邀请李景涛一块骑马,一边慢腾腾赶往县城一边聊天,陈昊的聊天方式也是天南地北的各种扯,下至春耕每户人家有没有种子,上至明朝官场环境,人文地理当地民俗文化,各种事情都聊,搞得李景涛都快词穷了,不知道这位爷到底想知道什么。

陈昊通过闲聊这种非正式的工作问询了解到了高密县相当多的情况,高密县这边的春耕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但与以往不同的却是高密县今年开始规模种植玉米花生甜菜此类作物了,小麦了种了不少,但经济作物的种植却大幅度增长了,这也是陈昊的意思,种粮食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成本,种经济作物才是王道。

政府花了这么多钱投入,前后累计拨款三十万两银子采购各种物资投入登莱地区,可不全都是为了赈灾种粮食的,来年总不可能运几百船粮食回去填帐吧?江南的粮价可便宜得很,反倒是北方粮价贵的不行,但粮食再贵也贵不过油料白糖。

在陈昊的指示之下,登莱地区只需要保障今年基本粮食供应,其余的土地尽可能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争取尽快产生效益,很多本土无法开展的农业计划都可以放在登莱地区进行,毕竟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大有可为,本土所需的各种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还有工业所需的资源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一行人慢悠悠到了县城之后,陈昊也透过李景涛的嘴巴获悉了高密县境内的基本情况了,了解完大概之后,陈昊就被迎接到了县衙接风洗尘。

餐桌之上,各种山珍海味全都被端上来了,什么红烧鲍鱼、葱爆海参、拔丝苹果、糖醋里脊等等佳肴摆满了一桌子,开餐前每人一碗燕窝漱口,甜品也都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珍品。

“来来,总理,您尝尝这油爆双脆,正宗的鲁菜做法,这可是特地从莱州城请来的大厨才会烧呐!”李景涛一个劲儿的介绍着餐桌上各种珍馐。

陈昊一脸严肃的指着桌上的美味说道:“这这这..........大灾之前,过分了呐!”

陈昊一开口,满堂作陪的宾客都是脸色一僵,纳闷难不成这位定海总理还是清官不成?

随即陈昊接下来的话又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下不为例,民生多艰,你们为官一任应当造福一方嘛!”

场面话说完之后,陈昊就毫不客气的撸起袖子开吃了,吃之前一口一个过分了,吃起来之后全场就属他放得最开,一口气就能干掉半个四喜丸子,足足半斤重一颗的肉丸子他两口一个就没了,一条糖醋鲤鱼他直接夹了半条在自己碗里面,一副吃相震惊全场。

陈昊在本土的时候日子过得不说有多清贫但也谈不上富余,他当了总理之后每月薪水足足有五百两银子之多,但奈何陈昊有事儿没事儿就喜欢搓两把,经常输的溜光,平日里吃饭最多的就是去总理府食堂蹭饭,大食堂的饭菜质量最多也就是管饱,谈不上什么口味。

若是陈昊想出去下馆子,无论他走到哪身后至少都是四五十号人护卫陪同,总不能你老大一个人坐里面吃香喝辣的,小弟在外面喝西北风吧?每次出去下馆子陈昊都得一口气请几十号人的客,请完还没有报销只能自费。

像今天这种高大上的席面,陈昊已经很久没尝过了,吃得舌头都快咽进去了,其他宾客都还以为饭桌上能够谈点事情,试探一下这位定海大佬,亦或者这位大佬会借着吃饭给他们来个下马威,谁承想这么大一个人物,来吃席竟然是认真的,全程没开口说话,一个劲儿的往肚子里塞东西,实在是令人.........

酒足饭饱之后,陈昊也没有兴趣继续聊什么了,拍了拍屁股就走人了,一旁的参谋长王福开同样也是吃干抹净就走人了。

曲终人散之后留下了一众风中凌乱的县长以及官绅们,没见过这么不要脸,吃光喝光什么都不表示一下,抹抹嘴就走了。

“这这这........招待这一千多号人呐,足足花了大家一千二百多两银子,他们真就吃完走人了?”

李景涛也是一张嘴巴合不拢,感慨道:“这定海人怎么回事儿,请他吃饭,他真的就只吃饭呐?”

众人大骂这群丘八无耻,但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嘴巴上过过瘾而已,本来下了血本想要借着这一顿饭试探一下口风,看看能不能捞到什么便宜,再不济也能试探一下对方的态度,可万万没想到呐!

李景涛也无奈只能熄灭了一些小心思,老老实实听话干活算了,这伙人大智若愚规矩极严还是别逆着他们来算了。

李景涛现在也是一个县长了,他打听过了县长一级的正职官员在定海人的体系里面算是正五品级别的官员,属于是下级官员的巅峰,半只脚步入了中级官员的层列,每月薪水至少都是一百两银子,这可比起明朝的官强太多了,明朝知县撑死也就是七品官,一年到手的俸禄现银不过几十两银子还不如现在的月薪多。

定海人对于官员系统非常大方,没有官吏之分,只要是衙门机构的人员全都是吃公粮有品级的公务员身份,哪怕就是最低级的衙役文书也都能评一个九品身份重新录用。

定海人入驻登莱二府之后,第一个月就开始重新召回基层官吏还有所有乡长里长,不够的就重新选拔,成了村、乡、镇、县四级机构,灾民们的口粮都还没有着落的时候,官僚系统就恢复了运作,被重新征召启用的官员们刚上任就领到了第一个月的薪水。

不然你以为凭什么三个月就能够恢复登莱二府的基本秩序?凭的就是和大人那句至理名言,救民先救官,别管这些官吏素质多么低下,有多么贪婪,只要有秩序就行了,一套完善的官僚机构才是实施统治的根本,这是军队无法办到的事情。

定海人不管你有多贪婪,只要秩序稳定就足够了,反正你贪得再多也不是你的,来年随便整一场反腐风暴,不又全都收回囊中了么?

如今登莱二府都已经建立起了最基础的政府机构,村长、衙役、文员等等这些最基础的全都从九品,然后就是乡镇警务所民兵队长这些人一律正九品,副乡长、乡长从八品到正八品,副镇长到镇长从七品到正七品,以上这些就是基层官员体系,属于是定海人独特新设立的机构。

再往上的县衙就更加复杂了,明代县衙三班六房,三班指皂、壮、快三班,都是衙役;皂班主管内勤,壮班和快班共同负责缉捕和警卫,站堂,呵道,门卫,传案,催科等,分属于皂班,壮班,快班分步快,马快,始为传递公文而设,后以缉捕为主要职责。

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书吏房。吏房掌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等;户房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房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兵房掌军政;刑房掌刑法、狱讼等,工房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定海人将三班改造划分为了县办公室、县武装部、县治安局,六房也改成了人事科、民政科、教育科、建设科、法院、农业科,除去法院被独立出去了之外,其余科都隶属县衙,科长、治安局长、等正副职务就是从六品至正六品。

一个县最牛逼的就是正副县长以及法院法官,从五品至正五品,定海人将以往没有被纳入皇粮体系的吏员衙役全都纳入正式体系之中,不计成本的先恢复了对登莱二府的基层统治,然后通过这些爪牙实现了对登莱二府的实际统治和掌控,不管现在目前这套体系有多烂,至少有比没有强大,再烂再黑暗的秩序也比没有秩序更好。

定海人投入在登莱地区的资源有三分之一都砸进了官僚系统重建上面,大量的读书人还有以往没有正式身份的小吏衙役全都被赋予的正式的管制身份记录在册。

这一套做法虽然成本投入极大,对于那些快饿死的难民而言非常不公平,但是却极大改善了登莱二府的无序现状,最快速度达到了统治目的,登莱二府的精英以及高层人士也全都被拉拢到了定海人这边。

有了秩序和统治手段之后,剩下的各种苦活累活才会有人干有人管,上面的政令才有落到实处的机会,否则管靠徐望祖手底下一个区区不过五六千人的混成旅到处撒芝麻,恐怕到明年登莱二府都是一团乱麻毫无秩序可言,毕竟军队只能占领,管理还是得靠政府文官才行。

陈昊就是以前上过当,曾经天真的以为大兵们可以管理好地方,结果闹出来银行去抢劫客户,警察局的警员比悍匪都还吓人这些无厘头事故,现在陈昊下定决心军政分离,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情,贪污渎职都无所谓,反正最后抓了该审就审该发配就发配嘛,贪得再多也是我的。

目前登莱二府的官员们对于定海人这种全新的统治方式都还处于适应阶段,类似李景涛这样的官员比比皆是,谁都不反感,但就是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适应,都想从这片迷雾之中最先找到机会然后脱颖而出。

至于定海人与明朝之间的事儿,官员则是不想管,反正都是当官,给谁当不是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