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1635改变世界 > 第90章 朝鲜事(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留给我的时间还真不多了呐,本土有必要这么着急么?”李敬天放下信纸,神色复杂地说道。

这封信是陈昊给他的私信,信中大意是关于他李敬天在济州垦殖区的去留问题,最快今年底,最迟也就是明年年中左右,李敬天就必须离任济州垦殖区巡抚之职返回本土了。

虽然不用立时便走,但都轮到陈昊亲自写信过来了,估计自己待在远东时间再多也就是待到1641年初左右,也就是说,他顶多继续在这里执政半年左右,远东新的掌舵人一到,他便将去职回国。

而在他之前,已在远东服役长达三年诸多心腹部下也都调任回国进入本土的整编师服役了,按照本土决议商讨,新的接替人选他的人选大概率是赵德轩了。

赵德轩本人也在济州垦殖区耕耘了近四年的时间,他在本地也是颇具威望的一名官员,本地民众都称其为赵青天,比起只会打仗不太关心民政发展与和谐民生的李敬天而言,济州垦殖区民众更加喜欢亲民的赵德轩。

本土也是考虑到赵德轩发展经济民众是一把好手,加上他叔叔赵昊在背后不断使劲儿,陈昊也不得不认可赵德轩成为了李敬天的接班人了,毕竟未来的济州岛垦殖区注定是要发展的,总不能一直都依靠本土支持呐?

但考虑到赵德轩在济州岛垦殖区任职时间有些长,所以陈昊也不会给赵德轩太多的执政时间,撑死了两三年而已。

定海本土对于海外地区军政官员轮换的决心是相当之大的,任何海外殖民地以及开拓领主要官员任职超过五年就必须轮换,这已经是定海本土的政治铁律了,总理府和议会都是同意的。

李敬天甚至心里都在暗自估计,下一个遭到轮换的百分百就是徐望祖,甚至徐望祖都不可能有满打满算的五年任期,撑死了也就是三四年就得被调回去了,登莱的领土实在是太大了,人口也太多了,徐望祖的威望也是很高的,总理府和议会都不可能放任他长期执政一方的。

而至于他名的副手赵德轩,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估计还要再待一些年头。

而正因为时间不多了,李敬天现在就急于想要搞定目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战争,争取把济州岛垦殖区的控制领土在扩大一些,看看能不能争取一个总督区的行政地位,到时候自己哪怕就是返回了本土也脸上有光呐。

至于李敬天心中另外一些战略畅想,那就只能落空了,毕竟时间已经完全不够了,比如对于日本沿海地区的攻击行动——这种很可能无法在短期内完结的战事,还是等赵德轩上任后再说吧。

不过现在没有时间去动日本了,不代表李敬天就甘心这么草草结束战争了,应金州半岛的求援信息,李敬天现在对于继续进攻朝鲜非常有兴趣。

连借口都是现成的,你朝鲜派遣士兵加入清军战斗序列,并且还从我方进口武器装备走私给清军,最后竟然还敢抵抗定海共和国大军进驻,这便是大罪、可以兴师问罪的大罪!拿出这些罪名作为借口继续进攻朝鲜策应金州半岛友军,就算是传回本土,总理府和议会也不会多说什么。

当然了。任何一场军事行动都要有利益,无论是短期利益还是长期利益,也无论是政治利益还是经济利益,都必须要有利益,否则这仗不如不打,定海人的每一次战争都是由利益推动的。

李敬天继续攻打朝鲜的利益是现成的,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政治利益,通过对朝鲜的军事打击,现在李敬天已经扶持起了李淏这位新的朝鲜国王,文官系统里面也有一个朴敏师作为定海人的头号狗腿子,帮助他们全部占领朝鲜有益于定海人对于东北亚地区的统治和影响。

李敬天干事风格就是喜欢把事情做完,而不是半途而废,他没有兴趣继续保留一个北朝鲜王国让李家父子南北对立,他更想直接控制整个朝鲜,把势力范围推进到鸭绿江,从而继续窥伺满洲,看看能不能阵斩一位满洲亲王再回去。

其次继续攻打朝鲜还有着不菲的经济利益,这几天李敬天透过朴敏师了解了不少朝鲜内部发展的情报资料。

根据朴敏师的的汇报显示,自从朝鲜投靠了满洲建奴之后,朝鲜近些年来的经济发展还是很不错的。

比如根据朝鲜王国内部的资料显示,全国耕地数量已经接近恢复壬辰倭乱战争之前的状态了,目前朝鲜全国约有128余万结土地,也就是一千一百多万亩土地,除去权贵阶层的免税土地和荒地之外,需要纳税的土地约在70万结左右,生产秩序比起之前好太多了,人丁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朝鲜当年的土地计量单位非常难以统计,人家是按照粮食产量计算土地的,而不是按照面积计算土地,一结就代表大约可以产出20石粮食的土地)

朝鲜的人口和田地开垦数增加后,又开始在一六三六年开始接触定海人,伴随着这些年定海人产出的农具以及其它先进生产方式传入朝鲜,朝鲜的农业技术也在稳步提升。

进入现在的一六四零年之后,朝鲜无论是稻米的产量还是质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最重要的还是这边的朝鲜农民实在是太勤劳了,朝鲜农民可以说是定海人见过最温顺听话的一个群体,并且还非常卖力,朝鲜本土也有着整个东亚罕见的抗寒稻种,能够支撑在这个小冰河时代继续维持稻米产量,这也是定海人觊觎朝鲜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谁不想在北方获得一个稳定粮食产地呐?

早在之前定海人就通过李淏和朴敏师两个朝奸秘密购买朝鲜的粮食,这种粮食交易的规模去年已经达到了三千多吨的规模,且还有持续增加的可能,这对定海人的粮食储备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毕竟从朝鲜运输粮食抵达登莱地区的运费可比本土运输少太多了!

而现在李敬天则是干脆把最后的遮羞布都给撕掉了,直接亲自下场武力扶持代理人政权上台,把朝鲜直接纳入垦殖区统治范围之内,以往小打小闹的秘密贸易根本无法满足定海人越来越大的胃口和市场需求了。

现在孝宗李淏赶走了仁祖李倧继位之后后,朴敏师也成功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领议政官位(相当于宰相),两人在定海人的支持之下,开始强力推行的新政,新政内容主要就是税收、贸易、财政、土地这些领域。

其中动作最大的就是在税收方面提出了“大同法”,一改过去征收粮米、正布、木炭、农产品等实物的弊端较多的税收方式,定下了每结地统一征收固定标准现金税或者粮食税的新税制。

农民如果没有足量稻米缴税的话,亦可缴钱,反之亦然,这就是朝鲜版本的一条鞭法,这种新税制的推行无疑极大活跃了商品经济,将大量稻米推向了市场,同时也使得一大批手工业者和商人被解放了出来,可以从事各种工业活动,以繁荣市场。

这样一种局面的形成,自然是定海人在背后不断推动的,因为定海人需要朝鲜成为自己一头奶牛,变成自己新的市场和倾销地。

现在李敬天手上就有大把的银子没地方花出去,拿去变现换来粮食和农产品是最好不过的了,如今李敬天算上过去两年从石见银矿分润的三成利益,还有近期从朝鲜通过战争搜刮的钱财,济州垦殖区手上足足有三百七十多万两银子的现金。

这些钱都是原本应该上交本土的,但却本土也没有拿,而是让李敬天想办法换成粮食支援给登莱总督区和嗷嗷待哺的金州乞活军,本土实在是承受不了上千公里海运粮食支援北方的成本了,让北方两个临近的辖区自己想办法。

在以往的时候由于朝鲜内部保守势力和满清军事干涉因素的存在,使得李敬天进口粮食的贸易规模一直无法有效扩大,甚至在某些特殊时刻,朝鲜官僚们还会下令禁绝这种贸易,这早就让登莱总督区的徐望祖和他李敬天都是十分恼火,哪怕是乞活军的曹永也都嗷嗷叫的想要攻打朝鲜了。

明明朝鲜的粮食生产已经被定海人刺激起来了,大把的粮食廉价的很,可你居然禁绝贸易敢不卖给我,转手就给了满清建奴,这如何能忍?

这一次李敬天攻打朝鲜,背后就有徐望祖的鼎力支持,登莱总督区也派出两余人的兵力帮场子,就是为了彻底撕开朝鲜的国门。

而除了粮食生产外,在万历年间的战争之中,由海外传入朝鲜的烟草、辣椒,甜菜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在这几十年间发展较快。

尤其是烟草,1630年代,朝鲜烟就开始大量传入沈阳,从而导致满清建奴中的吸烟者的比例极高,以至于在大前年一六三九年的时候,皇太极都一度下令禁止吸烟,以减少银钱的外流,同时下令朝鲜禁止烟草输出。

朝鲜禁止烟草输出后,但却没有禁止种植,因为朝鲜人里吸烟的比例也相当不少。于是乎,烟草的种植迅速在全罗道、忠清道、江原道、京畿道等地普及了开来,在供自身消耗的同时,也在继续偷偷摸摸输入到中国境内,以赚取银钱。

满清不喜欢这些华而不实的经济作物,但定海人却是非常喜欢,甚至是现在赵德轩都在公开鼓励李淏和朴敏师大力推广种植这些经济作物,赵德轩本人都打算开始从本土引进设备,在济州岛上建立卷烟厂、制糖厂了。

当然了,朝鲜人目前用来平衡贸易逆差的最好商品,依然还是粮食、山参、木材、兽皮。

这些朝鲜传统的出口商品一直是他们的赚汇利器,野生老山参在定海本土以及江南的售价,都是至少数百两银子起步,上不封顶,简直和抢钱没什么两样。

为了赚钱,朝鲜人竟然都开始人工培育山参了,朝鲜人其实从很久之前就开始人工栽培山参了,在传统的山参产地如江原道、咸镜道之外,朝鲜人于京畿道的开城地区大量培育人工山参,然后再加工蒸造成红参,大量输入明朝还有定海市场。

甚至说现在定海商人都得长一个心眼,防止狡猾的朝鲜商人把人工培育的山参当成野生的卖给他们,因为这其中牵扯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

经过朴敏师的一番汇报之后,再加上定海人自己的调查,综合出来的朝鲜现状让李敬天大开眼界,以前他一直以为这个有着数百万人口的封建国家是个一潭死水、极为穷困的国家,因为他们当初连赎回济州岛的区区二三十万赔款都需要定海商人代为支付。

但现在他认为自己的认识可能存在些许偏差,朝鲜普通农户固然是贫穷的,政府财政可能也的确不是很宽裕。

但以大北小北两班、西人、南人为主的贵族统治阶级却一点都不穷,他们在战争或天灾中不断侵吞农户土地,贵族统治阶级拥有的土地占据了朝鲜土地总额的近一半。

而这些人,在李敬天的眼中可都是上好的肥猪呢!

李敬天刚过来就狠狠宰了一批肥猪犒劳自己,但却还是没有伤到他们什么,撑死也就是挂了一层皮而已,没有触及筋骨。

但李敬天的继任者赵德轩可就不是那么好打发,他看中的当然不是这些人的银钱,而是他们手里握有的农产品、牲畜甚至是劳动力。

这些东西与其留在这些猪狗一般的地主士绅手里发霉变烂,还不如拿来当做定海恐怖资本市场继续前进的燃料,真要是能够彻底消化朝鲜,赵德轩有把握兵不血刃的达成李敬天未完成的所有成就。

所以说,打朝鲜既有政治利益,同时也有绝大的经济利益,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

要知道,面对纸糊般的朝鲜军队,定海人并不需要投入大量兵力,也不需要深入朝鲜腹地,他们只需打破几个郡县、歼灭部分李倧朝鲜政府手上正规军,自家狗腿子李淏王朝就可以完成后续一切了,方便得很。

而到了那时候,再与朝鲜商谈进一步深化贸易之类的事情,彻底消化朝鲜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朝鲜人的优点不止是吃苦耐劳,还有一个挨了打就会长记性的优点,只要你比他强,那他们就会臣服听话,这也是上千年来朝鲜一直没有被中原王朝彻底吞并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他们太识相了,搞得你都不怎么好意思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