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1635改变世界 > 第96章 币制改革(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岂有此理,朕的钱呐!”

“欺天啦!”

大量货币流失海外的真相迅速浮出水面,这让总理府众人震惊不已。陈昊听完后更是一脸茫然,而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则个个愤怒至极!竟然有人敢把手伸向定海总理府,难道他们不知道马王爷到底长着几只眼睛吗?

如此巨量的本币外流对政府来说绝非幸事。实际上,政府在此过程中仅仅获得了微不足道的铸币税收益罢了。然而,在货币流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溢价部分,政府和官方银行却是一分钱也捞不着。

毕竟,作为官方机构必须要信守承诺。既然已经宣称实行一比一的无限制兑换政策,那就必须言出必行。如果官方表面上口口声声说要执行一比一的兑换比例,背地里却让手下的银行暗中进行 1:1.2 的交易,那么这无疑将给政府的信誉带来沉重的打击。

然而,如此众多的本币流失使得总理府此次的币制改革几乎毫无盈利可言。不仅无法收取到预期的铸币税,甚至可能面临亏损的局面。

由于铸造货币也需要花费成本,所以铸造和发行货币的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弥补之前政府在收缴白银时因损耗和成色差异而产生的亏损。

自从定海建国之初一再声明废除火耗以来,官方在收取赋税和关税时对于白银等贵金属货币一概不再考虑火耗问题。

然而虽然官方已经废止,但在民间却并未绝迹,因此老百姓开始持续使用劣质货币来缴纳赋税,特别是那些资本家们的行为尤为恶劣。

若不考虑火耗因素,定海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清除市场上流通的劣币,如此方能保证源源不断地通过铸造新币来收取铸币税。

然而现今民间却狂热地将火耗转嫁至政府头上,自身则安然享受着新币所带来的益处,这样的状况无疑令政府难以容忍。

眼下总理府可谓是有苦难言,数次拒收质量低劣的税款,但均被纳税者以法律为由反驳回去。在法院屡次判决财政部败诉后,总理府无奈之下只得推出新币,期望借此将市面上的劣币尽数淘汰,并逐渐利用铸币税弥补之前的亏空。谁曾想事与愿违,不仅未能盈利反倒赔了本钱。

所发行出去的货币全部都是崭新的新币,但收回来的却仍然还是质量极差的白银和铜钱。

由于火耗等原因,铸币税已经荡然无存,铸币局不仅无法盈利,甚至还面临着亏损经营的困境,这实在令人难以忍受!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总理府的高层们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上,外交大臣王麻子情绪激动地表示,必须严厉惩罚那些从事非法货币交易的奸商,关闭所有的民间钱庄,并取消港口交易大厅的货币挂牌。同时,要采取最严格的措施来控制本国货币的外流,绝对不能让这些宝贵的资源流失到海外!

说起这位王麻子,他其实原本是以外交官的身份出道的,曾经长期担任定海驻明帝国的大使一职,后来因为国内需要被调回国内。

按照王麻子曾经军方走私军备丑闻事件中干出来的事情,几乎所有人不觉得陈昊会把外交大臣这个职位交给王麻子这个曾经不忠的人,总理府外交大臣这个位置可不是阿猫阿狗,算是非常重要的职位了。

但当时陈昊身边确实没有其他合适人选可以胜任这个职位,于是便干脆让王麻子担任外交大臣以观后效。

自从肩负起这重要职责后,王麻子对于陈昊不计前嫌、知人善任的宽广胸怀深感敬佩与折服。从此以后,他全心全意效忠于陈昊,成为了其最为忠诚可靠的心腹之一,再也没有二心可言。

在曾经军售风波丑闻之中被议会资本家卖过一次的王麻子一直都是耿耿于怀,这一次终于找到了把柄哪里还忍得住自己的洪荒之力,立刻就要奋起反击,打断那些人利用新币牟利的路子,让他们感受到被断财路的滋味!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陈昊最终还是否定了王麻子提出的部分建议。毕竟,作为总理府,他们需要依法行事,所发出的每一项行政命令和决策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目前来看,那些从事新币倒买倒卖生意的民间钱庄和私人银行均是合法设立的机构,并无相关法律条文规定新币只能按照官方汇率进行兑换,更不存在禁止其仅限于国内流通的法规。

如果贸然颁布这样限制货币流通的行政指令,不仅会严重损害新币的信用度,还可能使总理府因程序违法而面临各方质问甚至弹劾,后果不堪设想!

一向老成持重的元老级人物财政大臣王福开同样对如此激进的手段表示反对,他认为此举稍有不慎,便会将原本还算稳定的推进币制改革的演变成一场荒唐可笑的闹剧,因此,还是应该稳健行事,避免急功近利。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作为政治老阴逼的陈昊迅,速想到了几种看似可行但实际上却存在风险的方法。

他计划让总理府避开议会的监督,直接向海关下达命令:在对外收取关税时,只接受十足成色的贵金属或新货币。此外,还将颁布一项临时的金融限制令,严格限制本国货币外流至境外,并设定有效期为三个月。

在此期间,新发行的货币不会再像以往那样全额注入银行系统,而是将其中一部分流入银行,而更大比例则会被用于公共支出,作为官员、军人以及国有企业雇工们的薪资发放。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从多个方面共同发力,打击那些企图通过银行体系获取大量新币并谋取私利的既得利益集团。

与此同时,对银行系统内部的整顿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深入调查那些在新币发行过程中涉嫌贪污受贿、失职渎职、滥用职权、违规操作等行为的官员和员工,尤其要严惩那些违反新币发行政策的人。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地治理这些问题。

很快总理府下达的政令就得到了开展,银行系统内部迎来了一场大震动,以往银行接受总理府与议会的双重管辖,很多官员和职员都和议会里面的人藕断丝连,总理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为没什么大问题所有就含糊过去了,可这一次银行竟然联合议会资本家挖起了总理府的墙角,这可就忍无可忍了。

时间才过去短短不到一个星期而已,定海中央银行里就有一名副行长以及数名业务经理因涉嫌贪污和失职而遭到免职,并接受相关调查及审判。

陈昊以雷厉风行之势,将那些隐藏于银行体系内的众多眼中钉一一铲除干净。这一举动令议长戴行知恼羞成怒,他立即发动对陈昊的弹劾程序,指责其身为总理却滥用职权。

面对如此局面,陈昊也毫不示弱,他顶着巨大压力命令财政部继续深入清查银行系统。同时,亲自前往议会出席质询和弹劾听证会,直面戴行知、赵昊等议会巨头展开激烈辩论。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只为扞卫各自的利益。

这场唇枪舌战持续良久,最终陈昊巧妙地抓住机会,以年底即将到来的议会改革和国会扩建等重大事件为筹码,成功迫使议会做出妥协退让。

事实上,议会并没有充分的理由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尽管他们一直试图弹劾陈昊,但却始终未能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他存在程序违法行为。陈昊所下达的命令要求海关对外征收关税时必须加收火耗以收取足额的白银,这一政策针对的是外部事务,并没有违背他之前对国内作出的废除火耗法令的承诺。

毕竟,从名义上来说,宁波仍然属于大明帝国的领土,而对于定海来说,它地处海外。

即使有人想要极力辩驳,也无济于事,哪怕实际上,宁波已被定海实际掌控,但这一点并不能成为在明面上指责陈昊违法的依据。

此外,陈昊向民间银行发布的金融限制令只是一项临时性措施。如果议会认为这违反了程序法理性原则,那么他完全可以选择与对方纠缠不休。

等到争论持续两三个月之后,如果真的证实了该限制令存在程序违法问题,那时再废除也无妨,反正限制令的有效期也就只有三个月而已。

最终,陈昊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将新币中的大部分用于公共开支支出!这无疑是一记击中要害的妙招,犹如打蛇打七寸一般精准狠辣。

如此一来,新增发行的大量货币将如潮水般涌入民间,不再像过去那样源源不断地流进银行。

这一策略的改变,使得原本那些能够轻而易举通过银行获取巨额新币现金的既得利益阶层陷入了困境。

他们曾经依赖的便捷渠道如今已被硬生生斩断,如果还想得到这些新币,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从众多民间持有者手中艰难地搜集,利用新币牟利的成本急剧增高。

这样的决策不仅打破了原有的经济格局,更让社会资源得以重新分配,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对那些妄图操纵金融市场、谋取私利的势力给予了有力回击。

陈昊的智慧与决断力在此刻展现无遗,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作为领导者的卓越才能。

原本,一场币制改革应该成为国家经济迈向高速发展的良好契机。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一帆风顺,反而波澜迭起、问题频出。

这让许多脚踏实地做事的政府官员逐渐明白:治国并非易事,理想主义对于执政者来说只是一种虚幻的概念。因为总会有人借机谋取私利,任何变化和改革都会像蝴蝶效应般引发全局动荡。

幸运的是,身为领袖的陈昊始终保持着冷静清晰的头脑,并未急于求成,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仅这一次金属货币改革便已暴露出诸多问题,这本来应是大获成功的赚钱良机,结果却险些亏本。

财政部的官员们不禁暗自思忖,如果当初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推出全面的纸币改革方案,那么将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呢?他们简直无法想象!

陈昊本来总理全局就忙的不行了,但却仍然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币制改革这项艰巨任务当中。

按常理来说,此类事宜应由财政部的官员负责处理具体事务,根本无需身为国家领袖的陈昊亲力亲为。如今却要他因为币制改革一事奔波于议会之间,并亲自接受弹劾质询,显然是财政部官员的渎职之举。

尽管事后财政部已采取内部整顿措施,但收效甚微。

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因素在于人才匮乏,特别是缺少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

整个财政部包括基础书记员在内仅有一百余人,而其中官僚就占据了三分之一,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士不过区区二十人左右。

如此微薄的人力资源,要推动一个规模达数千万两白银的经济体实施货币改革,实在是力不从心,即便有所作为,也只是略有补益罢了。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陈昊也是束手无策,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增加人员开销,放权给手下人自行招聘人才,钱的事情可以想办法,但人的事情那就只能慢工出细活了,陈昊就算是神仙下凡那也撑死就是撒豆成兵,不可能撒豆成大学生呐!

总而言之,政府机构即便能力稍逊一筹,也绝不能彻底失职,就像这次货币制度改革一样,竟然被议会和民间那些追逐私利的资本集团玩弄于股掌之间,这种状况绝对不能再次发生!

所有的好处都被这些人占尽了,而政府却要承担责任、收拾烂摊子,甚至连总理都不得不亲自前往议会解决问题,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