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武百官冒着雨,一个个脚步匆匆的往宫里面走去。

相熟的人,也没有过多去议论。

到了宫里面,他们这才抖了抖衣袖,三五成群的讨论起来。

“伊大人,这十八声国钟,可是边关告急?”

张甲第虽然是儒家掌门,但是刚上去没多久,也没多少人信服,所以情报也没有多少。

他看着严松死后,权势最大的尹维,忍不住开口问道。

“我也不知道,边关要是告急,也应该起狼烟才对。”

“可能是这下雨天,狼烟升不起来吧。”和珅忍不住插嘴说道。

其他人像看白痴一样看他。

狼烟可不是露天的,而是建立在屋子里,怎么可能升不起来。

就在他们议论的时候,建元帝带着曹正淳走了出来。

文武百官纷纷站好,对着他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

建元帝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起身。

他没有坐在龙椅上,而是站在一边,像是在等什么人。

文武百官还没开口,就看见一条金黄色的龙,在雨中飞舞,化风雨而行。

有几个靠在门口的官员,看着天上威武霸气的金龙,一个个目瞪口呆,纷纷跪在地上,嘴里大喊:“陛下,龙王来了,龙王现身了。”

其他官员听到呼喊声,也纷纷聚了过来,然后一个接着一个跪在地上高呼:“神龙现身,陛下,祥瑞啊,神龙现身了。”

尹维更是激动的浑身打摆子:“陛下,这才是神仙,这才是真正的神仙啊,我大明有救了。”

建元帝看着天上的金龙,在看着尹维,嘴角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

金龙盘旋了一圈,然后朝着宫门口落了下来。

文武百官纷纷退散,然后跪在地上,准备迎接这雨中飞舞的龙王爷。

等金龙落地以后,爆发一阵金光。

文武百官用余光看见,李长安打着喷嚏,从金光中走了出来。

“那个崽种骂老子,肯定是洛阳或者缪清清这两个狗东西。”

李长安看着文武百官跪在地上迎接自己,有些意外,随后急忙挥手:“诸位客气了,跪着干嘛,快起来,快起来。”

建元帝迎了上去,脸上的表情美滋滋的:“爱卿辛苦了,快坐快坐。”

尹维看着建元帝,在看着李长安,目瞪口呆。

合着你早就知道,那条金龙是安平侯啊。

还没等他说什么,又是一道人影,从天而降,砸在宫殿外面,轰的一声,震的宫殿有些摇晃。

“你能不能控制一点。”

李长安看着傻妞,嘴角有些抽搐:“你这样子落地,万一砸坏了花花草草也不好啊。”

每次看见她那张娃娃脸,再配上一副健美的身体,李长安都觉得辣眼睛。

“主人,傻妞的飞行模式就是这样子!”

傻妞用手指对点,脸上有些委屈。

尹维看见这三米多高的傻妞,很理智的闭嘴了。

李长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建元帝站在一旁,把曹正淳挤到角落里,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他张了张嘴,想和陛下说,这是我的位置啊。

但是想起了建元帝的话,很理智的闭上嘴。

“诸位爱卿,这次召集大家,是因为安平侯有要事吩咐,所以让诸位爱卿辛苦了。”

和珅看着站着跟喽啰的建元帝,在看着翘着二郎腿的安平侯,揉了揉眼睛,有些不知所措。

这么多年没回京城,陛下都玩的这么花了吗。

李长安站了起来,对着傻妞示意,随后打开了 GpS系统。

一道蓝色的光幕,出现在宫殿中央。

傻妞眼里金光一闪,一大串数据出现在地图之上。

“诸位,今日之事,十万火急,本侯就不解释这光幕的来历了。”

李长安指着地图,对着文武百官开口说道:“杨将军应该能看的出来,这是哪里吧。”

杨文广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叫到,有些受宠若惊的站了出来:“这是京城附近的地图。”

他看了一会,有些惊讶的开口:“这也太明确了,这红点,是京城的人员分布吧。”

虽然杨文广多年不带兵打仗,但是这地图沙盘,他还是能看的出来的。

而且脑海里一分析,就能看出红点所代表的东西。

李长安点了点头,对杨文广的回答很满意。

不愧是岭南王,都赞不绝口的武将,有两把刷子。

“这是京城的地区分布图,傻妞模仿这场雨下完以后的样子。”

“是!”

傻妞听到以后,胸口开始发光。

文武百官看见,无数的雨滴从天而降,然后过了一会,就把京城给淹没了,只有几座高山,还能露出一点山顶。

“这场雨下完,京城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湖泊,到时候,会有很多人,死在这场大雨之中。”

李长安指着被淹没的京城,对着其他人说道:“诸位大臣,这不是危言耸听,本侯要告诉大家,这场雨,要下整整半年。”

哗~

听到这话,文武百官哗然一片。

尹维更是忍不住指着他问道:“安平侯,此事不可玩笑,你能确定吗。”

李长安看着他,面无表情:“尹维大人,本侯一向不喜欢玩笑。”

张甲第的脸色阴沉了下来:“浩然兄,要真是如此,大明的百姓怎么办。”

他看着地图上,变成一片汪洋的京城,咬了咬牙,跪拜了下来:“浩然兄,小弟知道你神通广大,还是您救我大明百姓一命。”

李长安看着这位儒家代掌门,伸手把他扶了起来。

当年在岭南的那座马车上,畅谈国事的三个人。

现在已经越行越远了。

王忠贤在严松一案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

而这位儒家代掌门,则是忙碌于政事,让李长安找了几次,都扑了个空。

他看着有些憔悴的张甲第,叹了口气。

“玉阶兄,我这次过来,就是为了和诸位大臣商量一下,如何救灾抗洪。”

李长安看着那些官员,深吸一口气。

“本侯刚到京城,知道你们有些人,心里对我有些不满,但是这次灾情如火,还是诸位配合本侯,救下这京城这些百姓。”

“我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