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偷天换日 > 第117章 天下救器(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通过文字得知,原来报母寺一直都藏有一份不为人知的秘密,报母寺乃青巢禅师所建,青巢禅师乃是乌巢禅师的弟子,乌巢禅师乃是曾赠送天葵剑于大宋赵家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那位大和尚,乌巢禅师常喜居于树上鸟巢之中。

青巢禅师之后有阴巢、晴巢,无奈阴巢晴巢两位禅师都非常短命,过早而亡,晴巢传至我师父为羽巢,师门传法甚严,每五位禅师后面都以一个巢字命名,传承了五位之后,再以佛图命名,如此循环往复,故尔老衲名号佛图僧。

之所以如此,正是便于守护和传承我派的师命——寻找我佛留在南瞻部洲的救器盂盆。所谓盂盆,实是佛祖座下弟子目犍连地狱救母盛食物时的一只古碗,乃我佛至宝。

佛经有言我们今生所处的世间在佛经上叫做南瞻部洲,南瞻部洲部众自无始劫以来,众生生来由于诸业力缘故,加之习气所染,便有贪嗔痴疑谩等诸毒,而南瞻部洲众生又由于博闻强识、聪而好思,故佛法易于在南瞻部洲上传开。

经上又云,世间万物有生便有死,天地有成便有坏,人有三灾八难,天地有成住坏空。

人生百年,有起有落,有喜有悲,是谓劫难。天地亿万年,沧海桑田,山崩地动,天雨地旱,海枯石烂,也是谓劫难。

佛经上有记载,天地有劫难,时间之久,凡夫俗子不可想象,在过去大劫——庄严劫时,天地大坏,阿弥陀佛为救度众生,曾许下四十八愿,并在南瞻部洲留了一个救世法器——盂盆,救离众生脱离苦海。

盂盆将众生救离了苦海后,便也淹埋在了南瞻部洲,沧海桑田,从此不知所踪。据恩师所留的这本秘记所载,庄严劫过后,众生重新繁衍,再造人伦,众生便也来到了现在的劫——千贤劫,而未来众生还要经历星宿劫。

传言在现在的千贤劫中,众生由于习气所染,依然要面临三灾八难。在与自身的习气斗争中,在与天地的斗争中,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有大能伏羲女娲在带领族人改造天地时,在中土震旦国的一处山川中又无意中发现了盂盆。

之后又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人们日益变得私欲膨胀,骄横、懒惰、好色、噬杀,恰在这时人们又遇到了数千年难得一遇的滔天洪水之灾,伏羲女娲两位圣人运用盂盆,带领族人顺利度过难关。

度过难关后,伏羲女娲依据盂盆的万化精妙,从此创立了新世界,因此人们也将伏羲女蜗尊称为圣人,创世神。

伏羲女娲离世南瞻部洲后,盂盆从此又不知所踪。又过了若干年,有蚩尤祸乱世界,中土世界出圣人黄帝,有风后献盂盆于黄帝,黄帝运用盂盆,联炎帝,败蚩尤,一统华夏,后期的黄帝求法悟道,将盂盆幻化成了炼制仙丹的丹炉,藏于黑多山。

盂盆藏于黑多山,时至帝舜大治天下时,天地又遇大灾,天发大雨,洪水肆流,地变汪洋,山成河海,禹接圣令,子承父业治洪灾。

禹乃黄帝玄孙,为求治水之法,登黑多山祭拜先祖,遂得盂盆。禹得盂盆后,船行白多山,令人万万意想不到的是,禹所乘之船忽地被洪水打翻,盂盆从此淹没于白多山的洪水中,再也未现过世。

所幸禹在得盂盆后,在船上便已知晓盂盆的秘密,进而后来终平水患划古九州。禹皇翻船的地方是白多山,也称覆船山。

老衲此次去覆船山,正是为寻找消失的盂盆……。

和尚说完这些后,又道:过去劫久远不可知,就连黄帝、大禹之事都是虚无缥缈,无从可考,老衲不是三岁孩童,也非修到了五眼六通之能,就何能确说大禹覆船之物怎么就是我佛家至宝,又说到是今世佛陀坐下弟子目犍连尊者的地狱救母法器?

我佛之说创立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天竺国悉达多王子,与中土的道家风马牛不相及,两国相隔万里,文化不同,人物也不同,华夏国道家黄帝求道的丹炉怎么会是天竺国佛家目犍连尊者的地狱救母法器?这又从何说起,又有什么证据?

和尚自问,然后又继续自答道:王爷与老衲相交已有十载,深知老衲是佛门中人,从不打诳语。

让老衲深信确有此事的是,是老衲师门中,历代禅师都有一个规矩,就是务必真实准确地记录自己如何履行先师的遗命的。

按照恩师留下的无字簿册的指点,老衲翻阅了所有本门先师们的笔记,方知事情的来龙去脉。

禹王翻船,盂盆从此消失于世间。人世轮回,沧海桑田,禹皇谢世后,天下始有家天下制国家夏,夏过出商,商亡周出,周之末年有圣人出,圣人西出函关,从此不知所踪。

又过了数年之后,在中土之国的西方,有天竺之国,出了一位大觉者,见天竺众生陷入苦海,不能自拔,遂创立佛说,普渡世人,此大觉者正是我佛佛祖释迦牟尼佛,修得五眼六通之能。

那时佛祖到处传法,尔时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渔夫,心感佛陀说法的精妙,便受戒随佛主出家修行。渔夫慧根深厚,没多久便证得天眼通神通。证得天眼通后,渔夫遍观世界,瞧得其母竟在饿鬼道中苦楚煎熬、食不果腹、痛苦难受。

母子连心,渔夫见母在恶道受苦,心痛如刀割,便使神通向母进献美食,无奈美食一到母亲跟前,母亲一拿起,美食即刻便化为了火炭,烫喉伤肤,进食不得。

渔夫甚是哀伤难过,别无它法,便向佛主请教,想我修得神通之力,却不能救度母亲身在饿鬼道之苦,请问恩师该如何是好?

只见佛主答道,徒儿未随我出家修行时,在恒河中打渔,是不是打到一个盆形的古碗,可用此古碗盛饭食,我再送你一束优昙婆罗花,你将此花连同饭食一同放入古碗中,于七月十五日众生念佛之时,将古碗放在有荷花盛开的地方,你母自然便会脱出渡出饿鬼之道。

渔夫按照佛陀的说法,依法奉行,后来果真将母亲渡出饿鬼之道,此渔夫正是目犍连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