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云和景明 > 第123章 千年郑国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到宣读完芭侯的罪状,侯府的查抄也已经完成。

云昭明根据调查结果,对受到过芭侯伤害的百姓,进行初步的弥补。

当然,人命关天,是无法真正弥补的,只能在经济上予以补偿。

几乎所有的芭澍百姓,都收到过芭侯的迫害,这里的百姓,只不过住得近。

更有很多百姓听说芭侯已经被抓,不顾路途遥远艰险,也要过来听。

百姓们得到了土地,得到了经济补偿,自然是高兴的。

只是,读完芭侯的罪状之后,当云昭明说要将芭侯带回栎阳城伏法时,百姓们沉默了。

云昭明能够从百姓们的脸上,看到疑惑,看到怀疑,看到受伤,还有许许多多复杂的情感。

百姓们沉默了。

“父老乡亲们,我是云和,想必大家有人听过我,也有人没听过。

我知道大家伙儿长期以来,饱受历代芭侯的迫害,已经不愿意再相信官员了。

但是,相信大家伙儿也知道,玄天国是有好官的,芭澍也是有好官的。

想想死去的张大人,想想还在牢中的李大人,想想偷偷给大家垫付税金的宋大人……

正是因为芭侯不守法,咱们芭澍的老百姓才过得这么苦。

芭侯不守法,咱们得守法。要依《玄天律》治他的罪。

要将芭澍建设成为依据律法治理的芭澍郡,这样,咱们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云昭明知道大家的顾虑,无非是觉得,芭侯是王孙贵族,若是今天不能将他杀了,改日他又回来,便会变本加厉地迫害他们。

整个玄天国,就连先后新收的楚国的几座城和何国的几座城,都已经落实了《玄天律》,唯有芭澍这个地方,还是曾经的封建制度,还是一样落后。

云昭明的这番话,是为《玄天律》在芭澍地区落实打下基础。

“对,我表哥家中就是,分了地,还有封号嘞!”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说道。

大家认识那年轻黝黑的小伙子,自然相信他的话。

“是啊,我姐姐嫁到外面去了,她现在过得可好了,虽说是村妇,却和大户人家的夫人一样呢!”

一名寡妇也不无羡慕地说道。

这下子,百姓之中炸了锅一样,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他们那些在芭澍以外生活的亲戚,日子过得有多好,甚至有知道《玄天律》的,也开始说《玄天律》对百姓的实惠之处。

“父老乡亲们,云和以性命担保,芭澍以后会越来越好。

如今,芭澍通往外面的路已经在修,之后会与外面通商,大家可以买到任何想要的日常用品。

水家大师郑国先生,也来帮助大家治理芭水,以后,就没有洪涝问题了!收成也会好起来!

每家每户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子,可以报名治水。

这不是徭役,是服兵役,按军功论!”

云昭明说完,让人宣读招募修堤坝的种种好处。

百姓终究是朴实,一下子就从对芭侯的恼恨之中,转移到了对新生活的向往之中。

纷纷开始讨论起以后得美好生活了。

说干就干。

睡了一晚,第二天,招募就开始了。

左右现在无战事,云昭明带来的兵,除去必要善后的人选之外,其余人都去跟着郑国修堤坝去了。

郑国一到芭澍,就由云昭明亲自指派的亲兵,保护着在芭澍进行勘探。

如今过去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已经可以开始做基础工作。

招募进行了两天,芭澍地区的壮丁也补上了。

剩下的老幼妇孺,虽然不能参与修堤坝,也跟着送餐食。

芭澍改为芭澍郡,新的郡守已经由栎阳王城委派,还有其他可用的官员,都派来治理芭澍郡。

芭澍郡里,治水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芭澍郡外,四通八达的路修着。

傅虔的骑兵没有派上用场,西戎无事,便也留下来一起加入治水大军了。

修路和治水,目前是玄天国最大的两件事。

云偬、景行、傅九霄,不停地给云昭明和傅九霄加派人手。

原本需要三年才能完成的工程,仅仅用了一年多就完成了。

水工郑国每日在堤坝上来来回回,身边带着年轻的徒弟。

两个人时不时还要下水。

无论何时,总能看到郑国拿着铁尺走来走去的身影。

郑国先生对这次治水相当认真,每一步都仔细检查。每一次开闸放水测试,都十分认真。

要确保新渠和坝能够长久地工作,长久地为芭澍百姓造福。

历时一年零四个月,芭澍渠成功沟通芭澍郡外原本存在的两条大河,芭澍郡得以水路畅通。

芭澍堰也建成了,保证旱时芭澍郡的百姓有水灌溉,洪涝时,有足够的容量可以将水排出。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闸开闸放水时,云昭明十分激动。

傅九霄也从栎阳王城赶来,看开闸放水。

那天,围绕着整条芭澍渠,人山人海,热气腾腾。

每个人脸上都是红扑扑的。

因为通往芭澍的路早已经修好,治水到一半的时候,九州大商闻风而动,都来芭澍郡做生意了。

因此坝下到处都有小摊位,卖甜水,卖吃食,卖伞,卖扇子……卖什么的都有,俨然就是一个热闹的集市。

在云昭明的提议下,由傅九霄首肯,芭澍渠定名“郑国渠”,芭澍堰定名“郑国堰”。

之后的事情,就可以完全交给当地百姓了,由他们去创造芭澍的奇迹。

为了修建郑国渠,玄天国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这件事,并未瞒着六国,不然六国大商也不会望风前来。

只是六国都不理解,玄天国为何要大费周章地去治理一个穷地方,还花费那么多钱,去修建一个什么郑国渠。

在不少人看来,玄天国此举,无异于自疲。

六国有不少人看笑话,等着玄天国穷下来,败下来。

他们就可以吞下玄天国这块肥肉。

然而,想象中的玄天国衰弱并没有等到。

反而等来了玄天国的铁骑。

当云昭明顶盔掼甲,一杆长枪打到城下时,六国才反应过来,玄天国,再也不会轻易破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