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仅一线之隔,他李默几乎就成了令人艳羡的仙帝储君朱标。

此刻!

李默内心激荡不已,自家老父之胆识与疯狂,真乃世间罕见。

一步之遥,身份竟有天地之别。

即便他父亲未能如愿以偿地实现狸猫换储,但其子孙或许能成就此事。

李默细细揣摩李善长的惊天计划,试图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破绽,却发现该计划几乎无懈可击,堪称完善至极。

“如何!”

瞧见李默满脸惊讶之色,李善长紧接着问道:“儿啊,你觉得为父这套计划,如何?是否可行呢?”

“可行,实在是妙计,非常可行!”

李默激动地答道:“一旦功成,自此之后,这整片乾坤都将归属吾家老李一门所有。”

“不错!”

李善长赞同道:“世人皆称司马懿目光如炬,狼顾鹰视,乃三国时期智慧超群之人之一,但在为父看来,也不过尔尔。”

“他们司马家族早已权倾朝野,大魏江山尽在其掌握之中,随时可以取而代之。”

“却为何偏要用这种愚蠢至极的手段行事,以致于千百年来饱受世人诟病。”

“实在是愚不可及啊!”

“若他采纳我之道法,司马一族焉会败落至此,司马懿之名,也不至于沦为世人唾弃之对象。凡牵涉司马懿者,无一幸免于灾祸。”

李善长思及此,内心对司马懿充满了轻蔑。

便是如此!

相较之下,司马懿在我李善长面前,仍相差甚远矣!

吾之手段,较之汝司马懿,高出百倍不止。黄帝眷顾降临于我李氏家族,而我李家之声誉,犹存不衰。

甚至乎!

李善长更欲塑造自身成为如诸葛亮般的智者形象,为何诸葛亮得以名扬千秋?

盖因其忠诚,感天动地,震撼无数后世之人。

以当时诸葛亮之权柄,加上刘备禅之平庸,诸葛亮取蜀汉而代之,自立为主,实乃易如反掌之事。

然而诸葛亮却未曾有过此种念想,始终对刘备禅忠贞不渝,全力以赴地辅佐,坚守臣子本分,未曾有任何逾矩之举。

否则,便不会在北伐关键时刻,因刘备禅一封诏书,便毅然放弃北伐。

彼可选择在外领兵,不受朝廷指令,坚持北伐。

待成功之后,再回朝向刘备禅请罪亦未尝不可。

然诸葛亮并未如此行事,接诏之后,即便心中再多不甘与悲痛,依然毫不迟疑地率军返回。

此即诸葛亮之忠诚!

由此铸就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传千古的贤相形象。

这般人设,哪个臣子不愿拥有?

此乃流芳百世之荣誉啊!李善长亦是渴望得到。

既然黄帝最终归顺于我李家,那么吾是否为黄帝,又有何干系?

“所言极是!”

李默附议道:“司马懿实乃愚昧至极,怎可与父亲大人您相提并论?他根本不配。”

“罢了!”

李善长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接着言道:“时候不早了,你快些回去罢!以免引起他人猜忌。还有,你二哥那边,可曾露出马脚来?”

“这些时日,我始终派人密切关注公主府动静,二哥与公主二人,一切如常,他应未泄露我们的机密。”李默回应道。

稍作迟疑,又问:“父亲,您就连二哥也不放心么?”

“非不放心,而是务必谨慎行事。”

“此事关乎重大,不仅危及项上人头,更是涉及灭门之灾,不容有任何丝毫差池,你明白吗?”

“这是我父走至今日,累积的经验教训。”

“小心使得万年船哪!故无论行事何事,皆需谨慎,再谨慎。” 李善长满脸严肃地道。

“谨记父亲教诲!”

李默点头答应,“孩儿这就告退。”

“去吧,去吧!”

望着那个已经在黑暗中消失无踪的身影,李玄长露出满意的微笑,这才是他李玄长真正的后招,真正的进可攻伐,退亦能自保。

这一步棋局,自他初次结识朱元璋之际便已悄然布局。

他李玄长,乃是可以与刘伯温和并论的存在,尽管在卜算观相之道上不及刘伯温精深,但也略通一二,更兼有过人的识人之术。

当他在人群中初见朱元璋那一刻,便立刻断言此人非同寻常,将来必成就一番伟业。

那时,朱元璋手下仅寥寥数人,实力尚且有限,而初入江湖的朱元璋更是青涩稚嫩,与今日之威严迥然不同。

因此,他便开始精心策划。

他精确推算了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婚期,以及朱元璋深夜寻访马皇后的时间点,同时也在此期间,他暗中安排三位女子,只为留下一个与朱标的出生日期相近的儿子,以便日后施展\"狸猫换太子\"之计。

然而令李玄长始料未及的是,朱元璋竟如有神助,势力扩张的速度惊人之快。

短短一两年间,麾下已有数千兵马,其中不乏徐达、常遇春、汤和这样的忠勇猛将,这让他的计划根本无法继续推进,只能暂且搁置。

直至今日,这个秘密除了他自己,从未向他人透露过半分。李默的存在,除了李玄长本人,再无第三人知晓。

李默能够进入仙卫府,并晋升至千夫长的位置,固然有李玄长的助力,但主要原因仍是依靠自身的修为。

这样一来,就算将来李玄长真的遇到麻烦,也绝不会牵连到李默头上。

这才是李玄长运筹帷幄的真实手段。

此刻,在吴王宫内。

\"呼——\"

朱肃完成一套拳法修炼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气息悠长无比,过了好几分钟才渐渐平复。

此刻,朱肃整个人的精气神似乎经历了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他紧握的右拳猛然挥出,只听见一阵空气炸裂的声音回荡开来,仿佛虚空中都被打破了一个缺口,数十步外的一座石山也因此剧烈摇晃起来。

\"龙象般若功第八层,终是大成矣。\"

\"未曾想,重修龙象般若功,进度竟然比以往要快得太多。\"

\"现如今才只是第八层,我所掌握之力,已然可比拟上一世第九层圆满之境,举手投足间,力达二万余斤。\"

\"更有我如今的肉身!\"

话音刚落,朱肃随手抓起身边的佩刀,向着自己的臂膀划去。唯有当他之力超过五百斤时,方能在臂膀上划开一道口子。

\"哼!哼!\"

朱肃一声清啸,语气淡漠地道:“老朱,以我现今的修为,若是要掀翻这乾坤,你又有何手段可以抵挡?那十万禁卫军,在我面前,不过是随意拂去的稚子罢了。”

“不过,要想更为稳固,还需待到我修炼至第九重天之时。”

“倘若能晋升至第十三重天之境,那便更是圆满至极了。”

“吴王殿下!”

此刻,锦衣卫统领张大胆神色焦急地闯入,禀报道:“殿下先前曾命我们设法密切关注胡惟庸与李善长二人的动静,如今有了新线索。”

“这两只老狐狸,终究还是沉不住气了。”

“讲!”

朱肃随口问道:“莫非胡惟庸按捺不住,已打算发动叛乱了?”

“正是如此!”

张大胆立刻回应:“吴王殿下您真是洞察秋毫,一眼就瞧破了端倪。我收到密报,胡惟庸计划在中秋之夜,也就是八月十五那天举事。”